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在我国现有耕地的情况下,无法根本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惟一的出路就是要实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不从农业转移出  相似文献   

2.
洪银兴 《群众》2009,(1):13-16,20
江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的三农问题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解决得比较好。特别是创造了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市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但是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在进一步扩大。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不能单纯靠非农化、城镇化来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是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问题。笔者采用问卷发放的形式,对浙江海宁农村的劳动力情况和农民的转移意愿做了调查,发现我省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状况不容乐观。农民转移意愿非常强烈,农业生产存在诸多隐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西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地规模经营却面临一定困境,主要有农地流转问题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难转移、农民传统小农意识深重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完善等。笔者通过分析江西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及问题,探讨了江西农地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可行性,并提出江西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努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无农不稳。农业是基础,我们必须要把农业做强。""农民、农业的问题,最终汇聚于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的问题。""一切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惠于民,而农民是人民中最大的群体,我们要想办法让农民更富。"……"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焦点热议之一,今年依旧如此。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几天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展开  相似文献   

6.
重构农村社会意义重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致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通常认为,大投入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农村稳,农村稳则国家稳。但在基层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困惑,国家出台惠农政策不少,对"三  相似文献   

7.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我们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一、必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我们常常讲精兵简政干部要分流,企业提高效益必须减员,实际上,推进农业现代化也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的分流问题。“人往哪里去?”我们认为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有四:第一,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地就近消化一部分剩分劳力。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直接服务的二三产业,例如装卸、转运、加工、制箱、运输、包装、销售等各方面的各…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应以农民为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实质又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途径有三个方面:第一,不应走把农民集中到大城市去发展工业的路子,而是让农民把工业引进农村来脱贫致富;第二,应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重视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第三,要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积极拓宽农业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偏差、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以及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解决“三农”问题出路在于:工业反哺农业,加大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治本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的各种资源向优势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搞活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宝  李晓霞 《前沿》2005,(6):60-62
“三农”问题是全国上下关注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加收入问题。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素质偏低,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要多渠道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于晨 《创造》2004,(6):14-15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迄今为止80%人口是非城镇人口.由于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基本问题.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稳定农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上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长久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各种矛盾、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浮出水面,作为社会问题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了当代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政府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为的同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过高的转移成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提出了政府提供更佳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新东方》2006,(11):41-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则是拓展农民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人主张主要靠工业扩大、城市扩容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有人认为要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本文拟就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剩余是相对剩余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每年均有大量劳动力外流,甚至出现“民工潮”现象,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农村已出现了大量绝…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02,(3)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多年来,我们常熟市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农村现代化建设之路。1987年9月,常熟市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我们进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结构调整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解决好当前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差,结构调整起步晚,调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武汉市新洲区从实际出发,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进行结构调整,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004年迎来了8年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好水平。新的一年区委、区政府面对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还不优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等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实现“都市农业大区”的目标,在科学规划、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特色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农村劳力转移等方面都有新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7.
论农民非农化的基础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农民非农化。农民非农化的实现途径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是起点,农村城镇化是保障,农民知识化是基础,三者的发展应当形成合理有序、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郭霖 《江苏政协》2013,(11):46-48
<正>去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和环境。这说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会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会引发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因而要深入探讨和努力构建化解这些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协调机制。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发的利益冲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切身福祉与公平正义,关系到亿万城镇  相似文献   

19.
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  相似文献   

20.
组织农民去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提高农民市场经济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走出一家一户搞农业的困境,争取把农村的问题解决在经济领域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正抓紧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以更好地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组织化水平,规范和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主持人:要提高农民综合增收能力和农业竞争力,农业产业化就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经济存在哪些制约农民增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