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木 《检察风云》2006,(5):50-51
2005年12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陕西西部国际车城有限公司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法人王权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判令陕西西部国际车城有限公司将犯罪所得退赔被害人。这起震动整个西部地区、牵动千余受害者、非法融资6千多万的大案尘埃落定。当2005年5月24日王权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逮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直到开庭审理,围绕这起案件有许多的议论,到底是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法律界和社会上有不同说法,法院的定性对此可说是一个了断,一正社会视听。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809佛山邮政储蓄案”主犯何丽琼在听法院一审宣判。涉案金额逾13亿元的“809佛山邮政储蓄案”近日一审宣判,主犯何丽琼因贪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四罪,被判处死刑;主犯陈琦丽因贪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4名被告人分获4年至5年不等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3.
王红兵 《江淮法治》2013,(13):40-41
案例一被告人王某,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王某在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为经营收购粮食、种植兰花、工程建设等业务,采取出具借条,定期支付利息的手段,向社会不特定的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671.8万余元未归还,给存款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被告人王某在2010年以月利率30%向汪某借款56万元未归还。庐江县人民法院经审理,于2012年10月11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2,(9):4-8
吴英,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07年3月16日被逮捕,2009年12月18日,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2010年1月,吴英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1年4月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始二审吴英案,吴英所借资金究竞系用于正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5.
韩松 《法治纵横》2011,(16):63-65
2011年7月8日,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作出了一审判决:该法院以被告人李湘铭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运输枪支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骗取贷款罪,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相似文献   

6.
骆灿  俞敏 《检察风云》2006,(19):50-51
2006年8月9日,经检察机关抗诉,广西北流市法院对备受当地民众关注的该市融通典当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100多万元一案作出改判,认定主犯刘桥黎不属自首,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认定俞伟、梁晓君、温玉妮三人属从犯,有立功表现,以同罪各判处有期徒刑2年及罚金2万元;追缴四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未退还部分260多万元退赔给47位被害人.  相似文献   

7.
刘闯义 《检察风云》2005,(18):48-49
2005年6月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吉林市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的纳士塔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一审判决。长达3万字的判决书,宣告了刘国民、杨向明、侯林坤等23名被告人经营了半年之久的“纳士塔”彻底崩塌。此案件涉案金额1.23亿元,受害群众4887人。65本卷宗,摞起来2米多高,记载着刘国民等被告人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8.
法治焦点     
浙江银泰集资诈骗涉案55亿浙江丽水银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季文华等6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抽逃出资一案,涉案金额逾55亿元,日前被浙江省丽水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主犯被处死刑。2003年至2008年,被告人隐瞒公司连年亏损真相,通过高价竞买土地、媒体宣传等各种方式,向不特定社会公众进行非法集资。国家发改委启动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在接  相似文献   

9.
【基本案情】2008年6月16日,在被告人夏某的介绍下,被告人周某某以每克650元的价格分两次卖给被告人牛某毒品海洛因31.86克。当日晚7时20分许,被告人牛某乘车返回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毒品已收缴)。本案一审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夏某、周某某有期徒刑8年;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被告人牛某有期徒刑1年。三被告人均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由审判员段某、吴  相似文献   

10.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1,(6):7-7
宁铁中院 运输毒品系列案被告人一审被判无期 2011年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李营海运输毒品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李营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11.
2020年2月25日,全国法院第十二期"现在开庭"全媒体直播活动聚焦一起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上诉案。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利用互联网远程庭审系统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决维持一审判决中犯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部分,撤销一审判决中犯非法狩猎罪部分,以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上诉人方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相似文献   

12.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对李雪松等5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进行了一审宣判。50余名投资人代表旁听了当天的宣判。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雪松于2006年10月成立北京天安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并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伙同该公司副总经理何大庆、财务总监程志敬、业务主管陈名山、魏春燕等人,在来取得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先后向北京、河北  相似文献   

1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行为的实质非法性、公开性、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和还本付息的承诺四个特征。构成该罪不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为构成要件,应当以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融资管理法律规定"作为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应当结合该罪的犯罪客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认定。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委托理财,应当从合同是否存在保底条款、合同的签订是否针对不特定对象、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是否造成投资人损失四个方面综合认定。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应当从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行为人的经济能力、筹集的资金的实际用途和去向,是否实际归还等方面综合考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具有特别法和普通法的竞合关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特别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罚。  相似文献   

14.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或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具有办理存款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相似文献   

15.
王茜 《法人》2023,(5):87-88
<正>4月2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派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派生集团”)和唐军、张林等46人犯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数罪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派生集团被罚16.1亿元,原董事长唐军、原总经理张林被判20年刑期,罚款合计近一亿元。2022年12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市场罪数罪并罚,判处派生集团罚金16.1亿元。  相似文献   

16.
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不服重审(一审)判决再次上诉,二审撤销原判,宣告上诉人无罪。本案被告人沈义,原北京神州工业公司总经理,1992年6月因涉嫌一起非法集资案被羁押,1993年4月被捕。1995年4月,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在任职期间...  相似文献   

17.
最高法院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供了操作性标准,但是相关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界限仍然值得探讨。其中,"存款"的概念应当基于金融业务理解,"公众"不宜量化,融资人的主观目的是判断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重要标准,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正常经营活动更不宜以损害后果作为定罪与否之根据。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莆田市中级法院近日对全国首例网络文学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涵江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姚国祥、刘开山以侵犯著作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2,(9):9-9
吴英案不构成集资诈骗罪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吴英案被泛称为涉及非法集资,这个说法稍微有点笼统。通常理解的非法集资,就是刑法概念上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个罪名长期受到法律界人士诟病,曾轰动一时的企业家孙大午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牺牲品。但是,法律意义上的非法集资不光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有集资诈骗罪,本次法院判处吴英的罪名就是集资诈骗罪。  相似文献   

20.
苏亚 《法制与社会》2012,(9):108-109
随着民间融资市场的飞速发展,各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频发,理论界关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研究颇多,本文拟结合办案实际谈谈对于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