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互联网上点击“百度”,查询“统筹城乡”一词,这一词涉及相关网页高达187万多个。毫无疑问,当今,“统筹城乡”已成热词,广泛出现于报刊电视、会议文件之中,出现频率之高,为近年来少有。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7,(11):71-71
重庆成为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试点区;重庆成为全国首个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国务院批复重庆规划总规首次明确重庆五大定位;统筹城乡重庆确定今年11月4日为首个“农民工日”;今年前8个月处分648人限问题干部一月内悔过;重庆地铁拿到“准生证”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继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百万大移民之后,要解开的又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我们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有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严婷 《当代党员》2008,(2):63-63
2007年12月28日,沙坪坝区委组织部拉开了“三方互动谋发展、城乡统筹促和谐”共建活动序幕。活动由沙坪坝区级部门党组织牵头,对口联系的社区、村党组织共同参与,旨在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在党务人才等方面,城市支持农村;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城市和农村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城市与农村互学互享。  相似文献   

5.
成都新土改     
舒炜 《廉政瞭望》2011,(11):20-22
政府:还权于民 “至今,涉及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农户有212万户。”2011年5月,成都市统筹委一名处长告诉本刊记者,“到2010年10月,成都的第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结束。”让时光倒流至2007年的6月7日,成都获批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时成都自2003年开始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已经推进了近5年。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山东省诸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精神,大力推行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初步走出了一条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城乡差距高位徘徊,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呈现新特点,城市自身问题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应该改变过去单纯的“农村+城市”、“工业+农业”的模式,从城乡平等、全面系统、因地制宜、历史发展的视角,走“政府主导+城乡互动+多元融合+重点突破”的城乡统筹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正值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周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成都以自己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明证了这一路径的广阔前景——成都是统筹城乡改革的发源地;成都是“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9日,在成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关于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新鲜出炉。  相似文献   

10.
<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多次出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个月后,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又对重庆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新要求。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客观分析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我们不难发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城市和工业,难点在农村和农业,关键在减少农民。  相似文献   

12.
随着6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改经体[2007]1248号”文件的下发,重庆作为惟一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重庆视察工作时的讲话中进一步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重庆下大力气搞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如何举全市之力,搞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调研和方案制定,抓紧做好规划编制等工作,进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统筹实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重庆工作的主线和主题。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乡统筹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已成为当今各国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城乡统筹工作在时间上毕竟晚于国外,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诸如“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上海模式”等典型,但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国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拟从“理论预设”和“实践经验”两个纬度,探讨国外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晓忠 《思考与运用》2007,(10):58-58,57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五个统筹,核心是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果重庆能够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就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经验。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比较发达,农村比较落后。全市3100万人口,三分之二在农村。这种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再加上大库区,又处内陆腹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具有示范效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到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的真正平等,是中国当前正在破解的一个大课题。作者就中央确定重庆成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了专题采访。在2007年4月26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央同意重庆设城乡统筹试验区》文章。该篇文章被东南亚多家媒体转载。现将文章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09,(2):24-2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任务。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新”在哪里,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它与传统的基层党建格局有什么区别?专家认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新格局,新就新在“统筹”二字上。就是要求我们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促进城乡“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党建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0,(11):F0002-F0002
2007年以来,沙坪坝区围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由79个区级部门党组织牵头。分别与119个社区、86个村党组织开展“三方互动”共建活动,探索以城带乡、优势互补。促进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向农村流动。2007年以来,全区共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1200多场,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班285期,举办农民工夜校讲座110场。  相似文献   

17.
你好! 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喜讯传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的衣办主任,我和全县人民一样感到热血沸腾,但几个月以来,却感觉雷声大雨点小,面对“试验”二字,我真的感到很困惑。  相似文献   

18.
谭德成 《当代党员》2009,(10):54-55
近年来,万州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的工作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城乡支部手拉手”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以“万名党员心连心”为平台,统筹城乡党员帮扶群众机制:以“干部群众面对面”赶场便民服务为载体,统筹城乡便民服务;以“党内帮一帮温暖工程”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去年,循化县紧紧围绕打造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目标.以“五大措施”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县确立了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休闲胜地和生态园林城市”定位。提升品位。增强城镇文化软实力。按照“西延东伸、南改北扩”的县城建设思路。完成投资4.23亿元,实施了积石大街道路西延、民俗风情一条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运用》2007,(8):F0003-F0003
2007年8月30日,备受关注的首届“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高层论坛”在我市隆重开幕,中央国家机关、川渝两地有关专家学者,有关方面负责人聚集一堂,研讨统筹城乡发展大业、共商川渝合作发展大计。探索统筹城乡之路,共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共同打造国家重要增长极……历史赋予了重庆和四川诸多共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