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社区风险评估是灾害管理工作的起点,是防灾减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风险”,风险是一种介于安全与灾害之间的状态,风险可能转化为灾害,所以风险的存在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风险评估就是要针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进行评价,通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9):48-49
社区风险评估是灾害管理工作的起点,是防灾减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风险",风险是一种介于安全与灾害之间的状态,风险可能转化为灾害,所以风险的存在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风险评估就是要针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进行评价,通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省充分认识到做好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利用率先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乡镇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础,通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试点等,扎实做好新时代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10):12-13
社区是政府管理的最基层单元,也是防灾减灾与风险防范工作的根基,做好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是提高区域和国家综合风险防范能力的核心,也是完善“自上而下”与“白下而上”综合风险防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我国社区减灾工作正有序推进,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区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起步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3,(12):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区域灾害风险日益加剧,社区综合减灾实践与协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和防灾减灾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作者在系统收集国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的发生"面广量大",并表现出"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的时空发生特点.而应对地质灾害风险最好的方法便是群众自我判定与群测群防.因此,居民如何正确识别地质灾害风险、采用何种方法应对以及地方政府或城乡社区怎样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规避灾害风险损失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作者在系统收集国际灾害风险评估(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作者在系统收集国际灾害风险评估(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从我国自然灾害的客观实际出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此次普查将查明主要的灾害风险隐患,摸清我国主要承灾体、历史灾害和减灾资源(能力)底数,评估全国、省、市、县不同尺度的灾害综合风险,建立风险隐患和减灾能力数据库,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各级部门合理规避灾害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各级政府制定和优化应急救助、救援、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方案等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摸清风险隐患底数,是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的基础。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是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提高我国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正1月25日,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组召开与国务院普查办评估组的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评估工作对接会。震防司相关领导、国务院普查办评估组组长和成员、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相关专家、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重点对地震单灾种评估与综合评估在技术规范、数据、产出成果(危险性、风险评估、重点隐患评估)方面的衔接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针对地震房屋详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试点调查类工作基本完成气象部门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承担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沙尘暴9种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试点调查类工作基本完成,全国普查数据成果总体填报率超过90%。中国气象局已明确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相关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作者在系统收集国际灾害风险评估(信息)平台资料的基础上,从概况、特点和启发等方面对各平台进行了梳理与思考。本期将对高分辨率的灾害风险解决方案(Katrisk平台)和全球风险评估(数据)平台(GAR平台)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尤其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为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强化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研判与评估能力,2021年,受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委托,四川省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在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开展四川省暴雨-地质灾害链典型区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社区层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叶宏 《中国减灾》2010,(7):26-27
<正>如何在社区层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社区层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12月28日,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专家组召开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工作视频会。会议听取了试点"大会战"中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工作情况,研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中相关工作进行了提前考虑和谋划。中国地震局为确保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0.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反腐倡廉建设,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管理对策选择,达到有效预防腐败的目的。加强民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是民政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政惩防体系行业构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