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一些村民委员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将属于本村管理的国有土地、村集体所属土地,非法转让、占用、毁坏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农村大量土地被非法转让、占用、毁坏,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涉及土地问题的上访案件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农村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一般非法转让、占用、毁坏土地的行为,都是经过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的。村民委员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特别是农民委员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目前争议很大。例如,对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将本村所属的土地非法转让他人的行为,能否构成单位犯罪,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增多。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越权批地、违法批地,一些单位或个人未批先占、占而不用或非法转让、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也不断出现。但从司法实践看,这类行为却很少得到查处。江苏省在1998年仅立案侦查了一起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件,而且最后还是以贪污罪一罪处刑。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立法缺陷即是其一。修订后的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根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除了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  相似文献   

3.
为依法惩处破坏土地资源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五亩以上的; (二)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为依法惩处破坏土地资源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五亩以上的;  相似文献   

5.
土地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姜爱林,陈海秋一、土地违法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土地违法行为,亦称“土地非法行为”,它是指土地管理相对人(或称行为人)不履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其性质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土地违法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先后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将非法占用农用地和徇私舞弊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等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畴。但现实中违法占地、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本文结合广州市番禺区的实际情况,根据该院办案掌握的情况和办案经验,对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查处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犯罪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和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矛盾突出,国家先后出台或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将非法占用耕地和徇私舞弊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等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畴。但现实中非法占用农村土地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一些地方领导越权批地、违法批地,造成大量耕地被乱占滥用,土地资源遭受巨大破坏。本文结合近年办理非法占用土地犯罪的案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和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洪石 《法制与社会》2010,(36):253-254,272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秩序与国家、集体或个人合法的土地权利,客观要件是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非法占地?什么是土地侵权?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村民甲与村民乙、村民丙相邻。三人均有宅基使用证。村民甲为办旅店,未与乙、丙协商,强行在乙、丙院内各盖房一间,村民甲的行为是非法占地还是土地侵权? 有人认为甲的行为侵犯了乙、丙的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侵权。有人认为甲的行为是超过批准用地数量用地,是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是非法占地。 笔者以为甲的行为既是非法占地又是土地侵权。问题的关键是非法占地和土地侵权两个概念是相通的!非法占地必然导致土地侵权,不是侵国家的权,就是侵集体、个人的权。 所谓非法占地是指: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所侵犯的客  相似文献   

12.
李丹 《法学》1990,(11)
当前,一些地方买卖、变相买卖和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国有土地之风泛滥,某些单位、个人利用土地投机活动牟取暴利。然而刑法却没有将上述行为规定为犯罪,出现了法律后滞、打击不力的现象。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作些粗浅探讨。一、把非法转让、倒卖土地行为纳入刑罚制裁范畴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四年来,全国已有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各级国土管理部门也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规,大力整顿土地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3.
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成立的时空条件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并非实施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就构成犯罪,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时空条件。 由于我国是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国家,土地的权属、性质在宪法中就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  相似文献   

14.
正刑法第228条规定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属于空白罪状,其特点在于某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需要参照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确定,加之土地使用权问题涉及民法、行政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往往在一个案件中交织着多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在实践中适用及认定争议一直不断。本文以刘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被判无罪案为切入点,浅析本罪的若干争议问题。一、关于土地转让违法性的判断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公布日期]2005.12.26[施行日期]2005.12.30[文(令)号]法释[2005]15号[类别]刑法为依法惩治破坏林地资源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的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2月19日发布了《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范人民法院审理破坏林地资源犯罪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相关问题。解释主要对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进行其他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6年第6期《请您当律师》栏目中刊登的《本案应由何地法院管辖》一文介绍的案情,我认为,本案应由海南省高院受理。一、A土地局划给海南B公司3000亩待开发的土地的行政行为是违法的。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5条和第48条等法律规定,只有国务院才有批准征用耕地1000亩以上,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的权限。所以,A土地局划给海口B公司3000亩土地的行为是违法的;A土地局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划给海口B公司土地3000亩的行政行为无从二、海口B公司将这3000亩土地中的400亩转让给海南C公司的行为是非法的。海口B公司是在没有按照我国…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法律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集中体现在1986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中。该法对各种各样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均仅规定了要承担的民事和行政责任,而没有规定刑事责任。当然,早在1979年制定的《刑法》对此更无相应条款。由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不论情节有多恶劣,后果有多严重,社会危害性有多大,只要没有“煽动群众闹事、阻挠国家建设”的行为,就无法对其论罪处罚。这个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9.
违法行为也是法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法行为是否属法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长期以来,法学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法律行为不仅仅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也应该属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种。在行为之前冠以“法律”二字,就赋予了行为特定的内容。顾名思义,我们可以把法律行为理解为是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法律行为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1)为法律所允许的行为;(2)不为法律所允许的行为;(3)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不  相似文献   

20.
审理不服乡政府土地行政处罚案件应区分“骗取批准”的四种情形张宏久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士地,限制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