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采取BOT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改变了村容村貌,村干部转变了观念,干群关系和谐了,未来的小刘杖子村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小刘杖子村党总支书记尹鹏权对未来充满信心。2014年3月,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党委选用域外能人、企业家尹鹏权担任小刘杖子村书记。上任伊始,尹鹏权了解到,村部破旧,面积小,办公设施陈旧;村里  相似文献   

2.
<正>“大棚菜管好,日子错不了;产业做支柱,农民才会富。”走进朝阳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墙上的标语格外醒目。10多年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0元。2014年,村党组织先后领办创办了农峰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店地王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发展甜椒产业,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1780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甜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凌源市采取"党建统领、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为主要路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3个,10万元以上的村有86个,5万元以上的村有194个。坚持党建统领,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2014年以前,全市有157个村属于无资源、无产业、无收入的"空壳村",有230个负债村。针对这一现状,凌源市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4.
正坐落在辽冀蒙交界的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10年前人均年收入尚不足1500元,可如今,小甜椒形成大产业,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3万元,2013年集体收入突破130万元,社会总产值实现1.5亿元,村集体10年累计收入超千万元,而且带动了周边三省六个乡镇7000多户农民致富,书写了中国新"椒傲"。如此巨变缘于范杖子村有一个好书记——侯鉴,他和村党组织一班人通过领办创办农峰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了强村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几年前,朝阳县波罗赤镇卢杖子村和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集体经济呈"空壳化"状态。年轻人杨喜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新的"两委"班子干劲十足,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宋东奎,男,满族,1973年1月出生,2004年7月入党,凌源市刀尔登镇兴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凌源市百利有限公司总经理、凌源市兴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凌源市刀尔登镇柏杖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得"朝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朝阳市劳动模范""凌源市脱贫攻坚先进村干部暨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3月份,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在辽宁省委宣传部工作的薛钊主动申请到乡村工作,任朝阳县羊山镇鲁王杖子村第一书记。鲁王杖子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没有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属于典型的"空壳村"。薛钊上任后克服村集体没有一块土地、没有一分资金的困难,坚持走"产业兴村"之路,为鲁王杖子村持续稳定脱贫和振兴发展寻找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笔者采访了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事迹,不禁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的回信中所说的话:"希望村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把生产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  相似文献   

9.
正大方县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合作社带富功能,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为农业赋能,依托主导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  相似文献   

10.
正着眼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麻江县以"先手棋"抓牢"主导权",做足做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预热升温。"换届工作进展如何?离任干部有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发展……"麻江县委组织部调研组每到一处都与镇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两委"换届工作进展、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部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这是《石阡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下达到县域18个乡镇310个村(社区)的战略目标。发展村级集体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石阡县以"强基兴业促稳惠民"工程为抓手,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优化组织建设,延伸服务触角,将"民心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营口市委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党建引领,坚持"试点先行",建好用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孵化池",示范带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先后选育试点项目150个,其中省级项目36个、市级项目99个、待孵化项目15个,"孵化池"为富民强村增添了强劲动力。强化顶层设计,精准布局"孵化工程"。市委牢牢树立"一盘棋"思想,整合力量,明责建制,以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资金库,打造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培育、发展、推广的"孵化池"。一是明确"合力攻坚"工作思  相似文献   

13.
正兴城市积极探索抓基层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日趋壮大。自2017年以来,转化"空壳村"99个,全市237个村中有215个有集体经济收入,占总数的90.7%。突出党建引领,凝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兴城市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动,下好"一盘棋"、打好"组合拳":一是靠实责任。建立市委联席会议制度,制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村集体经济发展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因此产业造血功能,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曲麻莱县六乡镇在县委号召下,走特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脱贫之策,持续打好产业基础,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帮群众拔掉"穷根子",切实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凌源市围绕解决当前村级"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缺乏能人等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千人计划",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全方位"选"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上,全市243个行政村按照"一职一备"的目标,积极从农村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9):29-29
<正>为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通榆县建立"四项制度",有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规范运作。一是建立民主理财制度。各村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村级支出审核,严格村级财经纪律。全面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加大群众参与管理村集体经济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正>张北县按照"农村要脱贫,集体经济要破零"的工作思路,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紧紧抓住光伏扶贫的政策机遇,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发挥"火车头"作用作为重要抓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张北荒山荒坡较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理想基地。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张北县抢抓国家光伏扶贫机遇,结合贫困村的特点,选用村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来,村级集体经济的"空壳化"成为村级党组织转变职能、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的一大阻碍。"想办事,没钱;不办事,老百姓不满意",村级党组织为此左右为难,解决"空壳化"的问题,成为摆在村级党组织面前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近年来,朝阳市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与实践,利用现有资产资源,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原则,探索建立了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历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和自我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动力。打好村集体经济"破零"这场硬仗,要强化组织领导、选优配强队伍、发展实体产业、注重监督  相似文献   

20.
正巨鹿县始终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重要任务,持续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采取项目化管理、精准化扶持、公司化运营"三化"模式,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项目化"管理明责任。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建立291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台账,实行项目化管理,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召开全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明确县直部门责任和11个乡镇区增收任务目标,形成全县大抓村级集体经济责任体系。各乡镇区立足本地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