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重要发现】2016年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为75.6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积极理性的态度热爱、认同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时代创新精神是支撑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两大支柱,公众对建党立国精神的认知与认同有待进一步加强。受访者体现出较强的民族文化包容性,但国际文化发展意识仍有待提升。对中国历史、综合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制度的认同,与文化自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调查时间】2016年9月—2016年11月【问卷发放】  相似文献   

2.
罗成雁  官秀娟 《创造》2019,(3):14-20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的心理状态和深厚感情,表现为主体对其文化身份和文化规范的高度认同。从文化领域"自我教育"到作为"四个自信"更基础的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文化建构主体、整合集体的功能,以文化的身份认同和规范性层面实现主体的文化治理。文化兼具治理对象和治理手段的双重属性,以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和民族认同,使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文化自信逐渐突显出独特的治理性内涵,成为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新方略,并由此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传播,离不开对文化的自觉自信。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型历史和时代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强大功能,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提高其与现代性的融合性,实现功能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碧鸿  陈媛 《岭南学刊》2009,(2):106-109
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还包括对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要坚持社会文化主导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异等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是互促共生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作用,对于凝聚和团结民族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文化自信,发扬民族精神,对内要不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对外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  相似文献   

6.
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文化认同构建起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心理、精神信仰和价值归宿。中华文化认同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历史记忆进行认知、接纳、传播和创新的过程。当前,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给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我们应当重视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存在的困境,并探索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0,(5)
正国家由民族组成,民族由文化支撑。因为有了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多民族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进入21世纪,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四个自信"的发展原则,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华夏文明一个整体的承载意象,同时也可以具象化为每一个细化的分支表达内容。作为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纵贯南北东西,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何以能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它是源于对本国文化的"根"与"魂"的高度认同,源自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文化自信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文化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相随。回望几千年文明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积极应对各种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9.
盛敦荣 《中国发展》2013,13(3):38-4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和内生动力.书法教育具有育人育德、文化认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创造价值的社会功能,开展书法教育,将大大增强国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书法教育,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该文认为,书法教育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书法教育制度保障;与资源整合相结合,在创新活动载体中提升书法教育成效;与中国文化传播相结合,促进世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认同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任勤顺 《前进》2016,(12):52-54
正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而富有生机,归根结底就是传承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阐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11.
公安文化自信是公安机关及广大干警作为公安文化主体对其所处其中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以及其所创造的公安文化的价值认同、情感依托和坚定信念。公安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及道德规范、忠诚警魂及英雄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重要精神文化成果,规范执法、热情服务、文明礼仪的职业行为文化,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人文管理文化,公安文化的历史实践以及现实实践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是公安机关坚定公安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基于心理优越性和行为坚定性的文化表现。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力量源泉,其支撑不是星星点点的文化成果,也不是零零散散的文化著作,而是具有深厚底蕴、丰富内容、合理结构和开放精神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形态,是具有深刻文化根基、文化内涵和文化理想的复合体系,是当代中国之所以可以并且能够实现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固有的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本、民族复兴之基。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理解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与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建构民族复兴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14.
英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英雄文化在历史传承中赓续优秀文化基因,在民族复兴中汇聚爱国主义情感,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坚守人类正义的崇高境界。新时代的英雄文化具有人民性与个体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伟大性与平凡性相统一的特质。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能够提振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精神动能,为筑牢文化自信提供坚实依托,为培育时代新人厚植丰沃土壤,为维系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巩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基石。  相似文献   

15.
同为游牧民族,相近的生活方式,加上民族交往中对于自身和对方文化的共同认同,蒙藏两个民族形成了长时期的和谐相处格局,因此一定程度上使文化认同扩展至其他民族,形成多元文化认同是民族和谐关系构建的关键。结合蒙藏关系中的双重文化认同形成,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实地体验、加强他民族精神信仰了解,以及对其他民族语言文化认同等方式扩展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和谐关系建构。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自觉践行,二是来自于比较对象,通过和别的民族文化进行比较而得到的心里优越感。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国自信的力量之源,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一起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话语体系。围绕着文化自信,我们应当弄清楚四个维度:一是何为文化自信;二是从何坚守文化自信;三是为何要坚守文化自信;四是何以坚守文化自信,才能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保持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没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同建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同应国家一体化建构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归根到底在于对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以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系统,以及看待世界与事物的独特思维方式等的自信,在于对这些中华文化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核心理念和独特的精神气度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对人类、民族和国民的价值和可能贡献在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引领人类的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凝聚价值共识,培育民族精神;赓续礼仪之邦的传统,塑造现代公民和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9.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之魂,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抗震救灾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所要回答的是"我们是谁",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深层的基础.积5000年文明史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正视和珍惜并努力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