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英 《中国妇运》2008,(10):45-46
为策划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宣传报道计划,研讨确定《中国妇运》2009年宣传报道计划和重点选题,表彰2008年《中国妇运》优秀通讯员,研究2009年《中国妇运》宣传推广工作,全国妇联办公厅于2008年7月13日至17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办公厅副主任王思梅、云南省妇联副主席陈洁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妇联的通讯员和编辑部人员共32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何鸿娟 《中国妇运》2011,(10):40-41
7月的河南骄阳似火,7月的郑州热情奔放。2011年《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于7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全国妇联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秀榕特意发来书面致词,书记处书记张静多次听取会议准备情况,全国妇联办公厅副主任权国安到会并讲话。会议表彰了2010年度《中国妇运》优秀通讯员。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的通讯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何鸿娟 《中国妇运》2009,(10):44-45
9月的高原,风光无限,9月的青海,天高气爽。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2009年《中国妇运》通讯员工作会议于9月9日——1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张静,青海省妇联主席马海莉出席会议,来自各省区市妇联的通讯员参会并进行了研讨交流。原全国妇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妇运》编委会副主任王思梅作专题讲座。《中国妇运》主编郑晨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沈淑济  梁平 《中国妇运》2002,(10):11-14
这次由全国妇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中国妇运》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省区市妇联统计员、《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5·31”讲话精神,认真开展统计和通讯员工作的业务培训,提高妇联统计工作和《中国妇运》的办刊水平,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全局以及妇联的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何鸿娟 《中国妇运》2010,(10):32-34
八月的兰州,风清气朗,瓜果飘香。在这孕育收获的美好季节里,2010年《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于8月3日~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6.
初看《中国妇运》,质朴得很,并不起眼,是放在手边用来作为查阅资料的工具书。然而,自从我担任《中国妇运》通讯员之后,不起眼的它却屡屡给我带来惊喜。每每看到有浙江的文章被选登,我打心眼里高兴,这是通过《中国妇运》来展示浙江各级妇联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也是通过《中国妇运》这个平台向全国宣传我们浙江啊。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5,(9):47-47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经全国妇联书记处研究决定,《中国妇运》从2006年起实行免费赠刊。赠阅范围将分为省、地、县三级,并适当照顾中西部贫困地区及大型企业女职工委员会等。具体赠阅方案将于今年年底前通知各地。《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主办的惟一工作指导性刊物,是妇女工作者的得力助手。2006年《中国妇运》将继续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报道面宽、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信息及时准确的特色,欢迎各地妇联继续踊跃投稿。《中国妇运》通讯员要继续恪守职责,做好《中国妇运》稿件的组稿及联系工作。2006年《中国妇运赠》刊…  相似文献   

8.
幸有当年     
与《中国妇运》结缘始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刚刚大学毕业到河北省妇联工作,领导安排我做文字工作并担任《中国妇运》(当时刊名《妇女工作》)通讯员。从此十多年间,直接接受这一刊物的业务指导,不仅锻炼了文笔,开阔了眼界,而且对后来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6年11月6日至8日,《中国妇运》编辑部在厦门市召开了妇女工作理论研讨会。到会妇联主席及从事妇女工作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共13人,提交论文10篇。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新时期妇女工作理论进行研讨,同时对如何办好《中国妇运》“工作研究”栏目,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工作研究”栏目是《中国妇运》的特色栏目,作为全国妇联指导工作的刊物,办好这个栏目,有特殊重要性。《中国妇运》有责任帮助各级妇女干部,尤其是基层妇女干部,提高对妇女工作的理论认识,对经验性的东西进行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  相似文献   

10.
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表彰《中国妇运》发行先进单位的决定《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用以指导、研究全国妇女工作的机关刊物。做好《中国妇运》的发行工作,对更好地宣传、指导妇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妇联领导十分重视《中国妇运》的发行工作,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是一份深受妇联干部特别是基层妇联干部喜爱的刊物,浙江省妇联办公室历来重视《中国妇运》发行工作,把《中国妇运》的发行作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指导妇联工作、服务妇女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来,《中国妇运》就是我心中那一片永远青青翠翠的竹林。 初识《中国妇运》是在1991年,那时我刚调入山西省妇联做文秘工作,那时《中国妇运》还叫《妇女工作》。办公室的《妇女工作》遂成了我案头、手上、枕边的最爱。  相似文献   

13.
黄洁 《中国妇运》2001,(3):19-20
我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妇联,做妇女工作13年。相处多年,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妇运》是指导妇女工作的一面旗帜,是做好妇女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妇女工作者学习提高的教材、工具书,是妇女工作的展示台,是创新探索的摇篮,是交流融通的媒体,是我们离不开的好朋友。 《中国妇运》刊登的中央和全国妇联领导在不同会议、不同时期的讲话精神,是我区制订工作计划,找准主攻方向,提高工作水准,总结工作经验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所以,我区专门为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订了《中国妇运》,以利领导了解妇女工作,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妇女工作;在每次…  相似文献   

14.
权国安 《中国妇运》2011,(9):33-35,29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中国妇运》走过60年的历程,大家相聚在这里,共谋《中国妇运》的发展大略,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全国妇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秀榕特意发来书面致词,已经印发给大家,请大家认真学习。书记处书记张静同志本来是要出席会议,但由于临时工作调整不能亲自前来,但她还是非常关心,多次听取会议准备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在这里,我就学习秀榕主席书面致词、张静书记的指示,做好《中国妇运》编发工作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份报刊杂志能坚持50年并越办越好,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的机关刊物,在中国妇女理论和妇女工作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妇运》以妇女工作和妇女组织管理为其定位,以实用性为其生存基础50年来她在全国各级妇联组织中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种报刊杂志所不可取代的。 在《中国妇运》上,我们可以了解我们国家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基本政策法规全国妇联最高领导关于妇女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整体工作安排在《中国妇运》上,我们能够看到全国各地妇女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中国妇运》上,我们也能够看到专家学者对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历经60年风雨,拥有了与时代同行、与妇女同步发展的60载辉煌成就。60年如一日,《中国妇运》沉淀积累记录了一个甲子的妇女事业。她大处有党政领导关心妇女事业,有妇联辛苦镌刻的座座丰碑;小处有妇联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有各级妇联人工作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0,(9):47-48
在西部大开发的滚滚热浪中,《中国妇运》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会议在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银川市召开。   来自全国 23个省区市的 30名代表聚在一起,诚恳而热烈地探讨如何切实做好 2001年《中国妇运》的宣传发行工作。   风尘仆仆正在西部地区搞调研的田淑兰副主席特意赶来参加这次宣传发行工作会议并讲了话。   会上,田副主席讲了此次西部之行的许多感受,阐发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妇联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田副主席极富见地的讲话使同志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受益匪浅。   谈到《中国妇运》的宣传发行工作,田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省份,在订阅《中国妇运》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全省各级妇联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使《中国妇运》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认识,统一思想。几年来,我们之所以在《中国妇运》发行上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与我省各级妇联干部对《中国妇运》在妇女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我们认为《中国妇运》是全国妇联主办的一份从宏观上把握妇女运动,反映妇女工作的指导性刊物,它紧扣时代脉搏,面向改革开放,集理论性、政策性、信息性、务实…  相似文献   

19.
在金秋送爽的新世纪第一个秋天,在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圣地江西,在江西省妇联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中国妇运》编辑部召开了通讯员培训研讨会,这标志着《中国妇运》通讯员队伍的正式建立。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妇联的近3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研讨会。(一)正在江西调研的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本刊编委会主任田淑兰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她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结合这次调研中的亲身感受,就目前妇女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存在的问题谈了重要意见,并着重指出妇联系统要高度重视调研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又开始了,我们不禁想起姚大哥与《中国妇运》杂志的那段有趣的情结。去年底,报刊杂志征订工作结束了,我们工会的同志突然发现《中国妇运》杂志漏订了。《中国妇运》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越办越好,是反映“半边天”愿望和呼声的刊物,领导决定赶紧补订。姚一鸣今年54岁,1990年调到局工会生活女工部工作,由于他办事干练沉稳,热心女工工作,乐于助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姚大哥”。几年来,他一直负责《中国妇运》杂志的订阅和发放,而且他还是《中国妇运》杂志的忠实读者,加之,姚大哥对北京熟悉,自然这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