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理论重要的基础节点,在社会主义长河中具有标志性的实际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辩证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下的理论宣言书。党的十九大在新的战略要求下对中国特点进行了理论描述,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特点紧密相连,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共产党宣言》在新时代走中国道路的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要辩证批判的吸收其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2.
正170年前,《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先进的建党学说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在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5,(1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马克思理论的成熟。同时《共产党宣言》文本在语言表述、思想深度、方法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化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需求提供了借鉴意义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有"当代价值",此一问题需要结合时代、实践和文本进行理解和把握。在后《共产党宣言》时代,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语境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更多地讲新话,更好地用学术讲政治,进一步提升践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本领,进而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中,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全球化问题,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等历史背景出发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形成了对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关于全球化思想的深刻见解。全球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政治自信,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6.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理论层面,还应包括理论指导和实践层面,而深化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之一。中国共产党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停留在“只知道一点点”这个层次上呢?这有主、客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历时性的角度、共时性的角度、发挥师生互动的角度,加深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以特定历史背景为存在依据,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前提。《共产党宣言》所体现的革命变革情怀、批评反思视角、实践发展指向以及人民大众立场等内涵,是对无产阶级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深刻诠释,同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有深刻启发。鉴于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在话语表达和诠释方面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语境、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语境。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共产党领袖对《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共产党宣言》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深刻影响和重要作用。《共产党宣言》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原理,二是基本观点,三是基本方法。《共产党宣言》的精神真谛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实事求是精神和与时俱进品格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哪一本书,像《共产党宣言》这样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精神永远指引并鼓舞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千秋伟业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其中阐述的科学理论,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宣言》不仅顺应历史前进的需要,而且具有科学严密的理论基础,其中提出的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和政治要求等,深刻影响了后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处的不同阶段,不断丰富和促进《宣言》的中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宣言》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慧  朱京 《党史文苑》2007,2(2):65-68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理论层面,还应包括理论指导和实践层面,而深化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之一.中国共产党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停留在"只知道一点点"这个层次上呢?这有主、客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历时性的角度、共时性的角度、发挥师生互动的角度,加深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是保护和强调无产阶级利益的先进的政党,始终以科学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最终目标。因此,马克思强调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要加强对共产党人的思想教育,要保持党的纪律,保证党的团结、联合与统一。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九大着重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要注重思想建党,以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政党观是当前我国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和实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冀里栋 《世纪桥》2023,(4):33-3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责任,是国家思想政治建设的战略、固本和铸魂工程。在高校中,大学生辅导员队伍是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的主要引领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分析在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索未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的有效途径,为指导高等学校辅导员进一步开展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引导教育,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响广泛深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蕴含着"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和如何建构"的逻辑理路。具体体现为:以"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和挑战"为必要性依据、以"人类交往凝结成的共同利益"为可能性支点、以"整个人类的合作共赢"为方法论原则。这一理路承接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即《共产党宣言》中的"类思维"方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的根本思维方式;《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交往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的"联合"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为契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引向深入。黄坤明指出,重温《共产党宣言》,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贯通起来,深入理解《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中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及其根源的揭露与批判,又有对工人阶级如何进行反贫困的未来思考。新时代,我们要以《共产党宣言》中的反贫困思想为指导,始终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共产党的人民公仆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摆脱贫困意识,以及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应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大学生涵养文化自信的学习路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整合大学生涵养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构建网络思想文化平台,不断拓展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网络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准点,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境遇为映射点,在客观分析两者间理论关联度和现实契合性的基础上,聚焦思想政治工作痛点与难点,瞄准困难大学生帮扶质量提升的目标,从现实观照、目标确立、组织架构、管理标准、步骤流程五个维度,探索困难大学生学情与帮扶质量提升的创新实践,解析新时代高校困难大学生帮扶工作质量提升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方法,以期为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21,(5)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同撰写的极其伟大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成熟的理论学科而诞生。《共产党宣言》作为世界上的首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所表现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等特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前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新时代研究《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内容以及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民立场”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类解放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力量源泉。《宣言》中的“人民立场”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诉求,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终极指向。《宣言》中的“人民立场”集中体现在其鲜明的政治立场、科学的实践基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等四个维度。全面分析和阐述《宣言》所确立的“人民立场”,对于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持久生命力的价值真谛,准确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内涵,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离不开《宣言》的科学指引和精神鼓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宣言》的理论基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理论和实践双重形态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从"两个必然"到"四个自信",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高度自信;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立场的坚持和发展;从"世界历史"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宣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