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据问题是审查逮捕强奸案件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审查逮捕强奸案件时,应重点审查是否"违背妇女意志"的证据;注意引导侦查方向,促使侦查机关完善和固定证据;对于疑难复杂案件,要综合判断证据,注重保障人权;依法打击敲诈勒索或诬告陷害的"被害人"。对几类特殊强奸案件的审查逮捕,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强奸案件因其复杂的证据架构和易变的言词证据,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翻供、被害人改变证词、证据链条不完整等情况,成为审讯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强奸案件的审讯极具复杂性,当前这种审讯对策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必须深化强奸案件审讯对策的研究。强奸案件的审讯要求包括在审讯之前,做好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收集工作;在案件性质认定上把握好罪与非罪以及强奸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差异。强奸案件的审讯对策主要包括熟悉案件材料,制定讯问对策;注重讯问细节,获取隐性证据;询问被害人应讲究方式方法;广泛收集证据,准确认定犯罪;适时使用证据,巧妙利用暗示,及时揭露狡辩;注意合理化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法律上,轮奸虽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作为强奸罪的加重情节,但该类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量刑重,是应该予以重视的一类案件。2006年以来,我市发生28起轮奸案件,在强奸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不容忽视。笔者整理案件资料时亦发现轮奸案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受害人、物证特征等多个因素有异于一般强奸案件。遂把这些轮奸案件资料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强奸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是开展侦查、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法策略进行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打击强奸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强奸案件被害人的陈述,是开展侦查、预审,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它在案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询问被害人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确保不枉不纵,以便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强奸犯罪活动,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不容忽视的课题。一、要研究被害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强奸是一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刑事犯罪。我省近几年逮捕的刑事案犯中,强奸犯比重均占第三位。强奸属于阴私案件,知情面小,证据来源少,所以被害人如实的告发与陈述,对认定案件、证实犯罪和犯罪人至关重要,然而,有些强奸案件中的被害人,由于多方面原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和询问,使得预审阶段  相似文献   

7.
苏珊·俄利希的《再现强奸》一书研究熟人强奸案件审判过程中的语言实践。作者认为整个审判过程都受着最大抗拒这个潜在标准的引导。这种支配案件审理的意识形态指导着强奸案件审理中的语言实践,试图将被害人的一些反抗性策略解释为同意性的性行为。这种主导性意识形态在具体的关于性暴力的庭审语言实践中渗透、流通。通过分析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的语言可以看到,女性被强制性的体制建构为缺乏、无效的主体,强奸迷思仍然深刻镶嵌在庭审各环节的逻辑预设中,是庭审各方依赖的意识形态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8.
系列强奸案件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刑事案件,能够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侦查系列强奸案件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到的一个手段是诱惑侦查,而诱惑侦查又是一种饱受争议的侦查,批评之声甚多,因此,很有必要从合理性、可行性以及使用的原则等方面对诱惑侦查在系列强奸案件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并予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品格证据规则作为基本证据规则长期存在于英美的刑事诉讼实践中,其核心在于避免刑事审判中不公正的偏见对案件客观事实的发现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此项制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对其争议颇多。美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强奸盾牌条款",对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名声采用了有限可采的办法,即一般不采用,但存在例外规定。基于证据性质、被害人保护等诸多因素,我国应该明确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相似文献   

10.
婚内强奸是当前理论界争论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司法实务界也存在不同的立场,但由于婚内强奸行为与普通强奸行为的确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由此,有必要对婚内强奸进行不同的规制,将其作为自诉案件处理,并可以对之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1.
婚内强奸问题曾引起社会各界包括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婚内强奸的实质是宪法中的性权利和民法中的配偶权之间的权利冲突。具体案件中,委任法官通过宪法利益衡量的方法来判断婚内强奸中的罪与非罪,是解决婚内强奸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强奸残疾人案件不断发生。被害人有幼女,有成年人,甚至老人。强奸残疾人案件,社会影响极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此类案件中,案犯多利用被害人无防范能力,思维、语言有障碍等弱点,对被害人施暴,给被害残疾人心理、生理上造成极大损害。如案犯宋××(59岁)、郭××(76岁)均系某县敬老院被收养的老人。二犯于1993年2月以来,在敬老院内以给糖果吃等手段引诱,分别多次将一名随父母到敬老院的弱智幼女赵某奸淫。由于被害人生理上的缺陷,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使违法犯罪分子更加有恃无恐。如1985年入冬的一天,案犯房××窜至本屯王××(耳聋)家,乘王妻郭××(哑人)熟睡之机,将郭强奸。此案直至1992年4月才接到报案。  相似文献   

13.
所谓强奸就是男子违背妇女愿意愿,采用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他手段,使其敢或不能抵抗,强行与之婚姻以外的非法性交行为。我国规定强奸属刑事犯罪。强奸多为预谋作案,案发现场多位于室内,但发生在野外偏僻的地方的也不少见。一般强奸案件往往缺少目击者或者其他证人,但在强奸现场、嫌疑人及被害人身上都可能会有作案时留下的许多痕迹和生物证据。故对强奸犯罪现场及被害人进行及时、全面、仔细勘查检验以发现、固定、提取有关犯罪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成功检验的2例强奸案报道如下。案例1:2005年5月某日晚上,某市区发生一…  相似文献   

14.
强奸案件的证据采信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颇受争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直接证据的稀缺。针对强奸案件的证据收集和运用中所存在一系列的疑难情形,司法机关不必追求证据之间无任何矛盾,而要从全案证据出发,采取"自由心证"与"相互印证"相结合的证明方法,并运用对质制度,做到完整证据链条支持下的内心确认即可。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男人们大都外出打工,安徽省怀远县个别乡村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发生强奸妇女、抢劫,盗窃案件。犯罪分子见到什么抢什么,遇到什么偷什么,凡是遇上男人不在家的,就强奸、轮奸妇女,甚至有时在屋外看到屋内只有妇女在家,竟然明目张胆地在屋外喊门,如果不从,就用石头、砖块砸玻璃窗户进行威胁……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5,(1)
<正>呼格吉勒图18年沉冤昭雪引发人们反思。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发生强奸杀人案,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很快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时年18周岁。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赵志红所交代案件中就包括毛纺厂厕所女尸案。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呼格吉勒图案,25天后宣布了判决结果:原审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18岁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凶手,仅仅用了61天,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案发后的第十年,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主动交代了其犯下的第一起强奸杀人案,而他对案件表述的准确程度远远超过了此前被执行枪决的呼格吉勒图,"呼案"真凶浮出水面。案发后的第二个十年,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  相似文献   

18.
强奸案件的“立案难、取证难、讯问难”在公安机关几乎人所共知。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就必须在解决“三难”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这已成为刑侦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想就以往办理的强奸案件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一、立案难解决对策强奸案件立案难的原因是假案多,假案一般均有被控告人即句B罪嫌疑人”,且“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必有一定的利害冲突。强奸案本来在很多情况下就真假难辨,令人莫衷一是。正如清代办案名家王又槐所云:“夫奸情最易诬捏,强与和罪名轻重悬殊。”(《论犯好及因好致命案》)解决强…  相似文献   

19.
近期,全国各地曝光多起女童性侵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部分儿童家长的些许恐慌与不安。当希望的花蕾尚在萌发,身边却有如狼恶人虎视眈眈,屡伸魔爪竟易如探囊取物,敢问为人父母者,情何以堪?案件基本情况2010年至2013年,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性侵女童案件11件13人,其中强奸幼女案件10件12人,猥亵儿童案件1件1人。这些案件中,被告人犯罪时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80%,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0.
风扬 《民主与法制》2013,(26):26-28
2013年5月24日。安徽省潜山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小学校长涉嫌强奸幼女的案件。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已知受害者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如今19岁,已经结婚,但无法生育。有谁能想到,这起案件的被发现。竟是由孩子之间的一个小游戏而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