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2,(10):94-94
张珏芙蓉在《湖湘论坛》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全面建设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跳出强政府——弱社会模式,重新定位应急状态中政府与社会的角色与分工,公法私法化的背景下,私法相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运用,为行政权的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我们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反应迅速运行良好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应是线性因素与非线性因素的有机结合.混沌理论与政府公共危机的内在契合性打破了实践中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藩篱,为这种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李书巧 《理论月刊》2012,(6):97-101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势在必行。市场与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府相比,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专业化、资源动员、行动和视角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发挥危机预警和宣传、社会动员和资源监督、稳定社会心理、关注弱势群体等功能。但我国非政府组织由于受到法律法规、传统管理模式、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优势和功能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和困境,需要从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自身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危机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修宪的内容之中。文章针对加强我国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问题,就建设现状、框架构成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未来公共危机的防范与处置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政府在实践层面的某些失范导致了政府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危机。回应公共权力合法性危机的前提是厘清其理论基础与历史发展路径。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工业化转型决定了公共权力的变迁实质上遵循了韦伯式合法性的理论轨迹,延续韦伯式合法性路径需要理性制度与公共权力供求平衡为前提,这也是重申官僚制工具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维军 《长白学刊》2009,(2):105-108
我国正处在一个风险制造和风险不断增加的社会转型期。风险是与危机相关联的,风险的社会层面是社会风险,危机的社会层面是公共危机,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云南省“孟连事件”暴露出当前公共行政体制中农民利益诉求机制存在着的问题,这极易导致以群体性突发事件为表征的公共危机。因此,政府应更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是指公共危机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政府及其管理者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危机善后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政策前沿     
《今日中国论坛》2008,(7):62-62
——一个政府决策人员,仅有处变不惊还不够,他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决策能力直接决定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浅谈如何提高政府处理危机决策能力》为我们政府决策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进入转型期之后,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率大幅提高,这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为此我国需要构建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其中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共危机应对中有着政府及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应对还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应对框架与程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日益频发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期待着政府进行危机管理,而如何运用有效的公共政策,应对公共危机则是政府危机管理的起点和基本手段。西方业已成熟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主要是利用这一理论探讨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应对框架与程式。  相似文献   

11.
SARS危机以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的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体系受到了普遍的质疑。随着政府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警务在训练、应急备勤、信息披露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而言,应急警务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应急警务研究提供了必需的理论依据;在行动逻辑、法律规制、组织建构、应急技术等方面为应急警务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找准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炳良 《群众》2009,(1):55-56
根据现代化进程规律.我国目前正处在公共危机的多发期。许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加上近年来受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公共危机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为避免公共危机带来的损失.政府应该认清自己的职能.明确定位,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当前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导致危机状态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产生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都有很大差异 ,从而使得政府应对的措施和手段也有所不同。此外 ,相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阶段对政府应急管理措施的要求也都不同。本文系统地讨论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制度的思路 ,旨在为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基础性的背景框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症结突出表现为科技化和专业化水平低。原因在于公共危机的多样化、政府能力的制约、思维意识方面的问题、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人民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的缺乏等。鉴于此,转变观念,培养专业化管理队伍,以科技化和专业化为中心实现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必行之策。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福利型政府的危机日趋凸现,政府充当保姆提供公共产品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的合理性受到置疑。本文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例,结合广州市东山区华乐街在提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从提高公共产品效率的有效途径出发,论述社会准公共产品非政府供给的可行性和提供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处置及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高频率发生期,且发生的公共危机在不断地显露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仍处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探索阶段,缺乏有效的措施,尚未构建完善的体系.根据近几年公共危机处置的教训,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经验,我国政府不仅要明确危机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的制度和组织规划,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危机控制管理体系.同时更加稳健地推动信息公开,尤其是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卢红屹 《传承》2008,(8):112-113
本文以2008年1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雨雪灾害天气为切入点,在阐述公共危机和政府形象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公共危机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在风险社会如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勇 《传承》2011,(3):74-75,77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针对中国政府传统应对危机的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以及缺乏长效的政府-企业-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指出中国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应急管理亟待特别设立专门法律程序。并结合我国将进入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转轨的新契机,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重点发展战略,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