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神     
除了眼科医生,大概要数警察习惯直视人的眼睛了。眼科医生是在眼睛里找生理上的疾病,警察则是在眼睛里找心灵上的疾病。警察直视嫌疑人时的目光是赤裸裸地与其瞳孔相交,好像在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我喜欢琢磨人的眼神,大概就缘于警察职业。老人的眼神浑厚,中年人的眼神平静,恋人的眼神妩媚,孩童的清澈,盲人及呆傻人的无遮无拦,官场人的浑浊,犯罪分子的虚弱。人说眼睛是“灵魂之窗”,这话很形象,也很恰当。每一双眼睛都似一个窗子,灵魂或美或丑,或善或恶,就是透过窗子展现出来的。心里坦荡的人,眼睛的窗子是大开的,灵…  相似文献   

2.
伪小人     
说真话不容易,让人相信真话也不容易。如果我说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就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你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不是刻意矫俗傲物装装名士?是不是故作朴素想混入下一届领导班子……他们问来问去,怎么也不觉得这只是个服装的问题。我无论怎样真实地招供,也不会得到他们的核准。这些人不相信也不容忍现在还有人斗胆不向往不崇拜不眼睛红红地追求名牌奢华,他们已经预设了答案,只需招供者签字画押。他们不能使招供者屈服的时候,就只能瞪大眼恍然大悟:世故,见外,城府深,这号人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哈哈哈。  相似文献   

3.
反扒高手     
《中国保安》2000,(4):35-35
有贼掏你的裤兜怎么办? 战术一: 反扒假想:扒手跟在你的身后,趁机伸出右手偷你的右裤兜,想偷你的钱物。 反扒模拟:当你觉察到扒手偷你的裤兜时,你要迅速左后转身,并且左手向左搂开扒手的右手。动作不停,用你的右掌砍击扒手颈部左侧。 反扒要领:转身向左后撤右步,转身快速,搂手要及时,砍扒手颈部要快速、准确、有力,力达右掌外缘,掌心向上。 战术二: 反扒假想:扒手走在你的身后,趁机伸出右手偷你的右裤兜,想偷你的钱物。 反扒模拟:你感觉到扒手偷你的裤兜时,速向左后转身,撤步,并用左手向外搂开扒手右手。 动作不停,…  相似文献   

4.
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为企业家的所有条件。你已经阅读了别人的成功故事,他们大获成功,这令你感到不安。你工作得很出色,人们总是说你前途无量,但是.你已经厌倦了接受平庸的人发出的平庸命令。而凡,为什么所有聪明的想法都是你的,但荣誉却总被别人得到?什么时候你能得到一次大幅提升——有可观的工资上涨.得到期权奖励和巨额奖金呢?“再等等,”他们总是说。“再等等。”是自己当老板的时候了。然而,如果你现在的工作舒适而安逸,每月定期领取工资,在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工作.有一个高效率的秘书,还有一种在基础稳同的大公司工作的安全感.那么.住你辞上这份好工作之前,我有些告诫的话给你。  相似文献   

5.
总是迟到的人也应该被划入"不靠谱"之列。守时对很多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无法克服的难题。 如果不刻意观察,你会以为迟到是人们的通病,堵车、回去取东西、记错约会时间、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等等,都会是迟到最好的理由。但是如果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守时的人总是守时,他们似乎永远时间充沛;而迟到的入总是迟到,他们几乎总是时光苦短。对后者而言,无论他们怎样安排好充裕的时间,好让赴约变得从容,但他们依旧会是约会上最后的出现者。 心理学家让一皮埃尔·温特指出: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入注目”。迟到者以迟到来自视高于别人。因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会不断地想到自己。  相似文献   

6.
人人做事离不开环境,生活离不开环境,谁都希望有个好环境。好环境是做事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对环境往往缺乏辩证的理解,认识的片面性又往往导致了自己破坏自己的环境。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就是把自身和环境绝对地割裂开来。这样思考的人,往往总是片面地、一个劲地埋怨环境,对自己没有半点检讨。他们还不懂得“自身也是环境”的道理。有人会不以为然地反驳道:环境是客观的,自身是主观的,你怎么把两者混在一起?是的,你说的很对,两者不能混淆。但如果我说的是在一定情况下环境和自身这两者之间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7.
泉溪 《今日民族》2007,(1):34-35
印象中,在外界看来,云南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充满了魅力的,尤其说到少数民族,他们总是眼睛一亮。我能读懂这亮亮的眼神。解读每个民族有不同的方式,如抽象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文学艺术等形态。  相似文献   

8.
关于领导,人们已经写得太多了,以至于很难再写出或谈出新意,或者很难完全避免陈词滥调。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大多数人将会说:“当我看到了领导我就知道了领导。”领导者常常是想象中的人、有效的交流者、有效的决策制定者和知识分子;他们尊重并重视个人和他们的尊严;他们许诺为组织服务并服从不可强迫的命令;他们要百分之百的诚实和正直:他们是平易近人的;以及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教师。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5,(11):49-49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曾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一个学生问他:“政坛历来充满欺诈,在你的从政经历中有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台下的大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了起来,他们知道,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谎。  相似文献   

10.
友凡 《今日广西》2010,(9):48-48
当今职场中,总是少不了繁忙的身影和迷茫的眼神。假如突然间叫职员们停下,问一句:“你为什么工作?”不少人都难免哑然。他们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这也是一个问题——工作嘛,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为什么。也许觉得这虽说是个问题,可答案是明摆着的——养家糊口呗!  相似文献   

11.
在变幻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盼得到幸福。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未必人人都能了然,于是常常有人忽略自己拥有的幸福。   其实,在日出日落的更替中,幸福随时都会环绕在你身边:伴着落日的余辉,与恋人牵手走在花丛草地间,畅叙着心中的情感,你是幸福的;捧着一簇康乃馨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友人,望着那些目光凝重失去健康的人们,你会从那痛楚的眼神中感受到拥有健康的你是幸福的;面对失业的友人,还有那些下岗的人们,知晓他们生活的困顿情形,你不再为自己没有工作而苦恼,在你的感觉里,拥有“饭碗”的你是幸福的;清晨出门,爱…  相似文献   

12.
答应过眼睛     
刘湖 《今日广西》2008,(13):75-75
从两个人穿过斑马线,我就注意上他们。他们穿着同样款式和颜色的运动服,同样款式和颜色的运动鞋。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咧嘴笑时,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年轻的父亲走在前面,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又回头,好像开一句玩笑,小男孩就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之所以说他们是父子,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完全相同的穿着和非常相似的长相,还因为,男人看男孩时,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父亲特有的慈爱和关切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为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交通和购物环境,确保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针对近年来街头、公共汽车等场所扒窃一度猖獗的治安现状,《广州日报》记者随广州市反扒队员采访、报道他们的事迹,并对扒窃手法进行揭秘,以引起善良人们的警惕和防范。   第一招“拥门”。这是扒手惯用的伎俩,他们善于乱中下手。公交车一靠站,扒手经常是挤在人群中,拼命往门前挤,但眼睛却四处张望,手到处摸,或是伸进事主的衣袋扒钱包和手机,或是拉开事主提包的拉链掏财物,或是将事主挂在裤腰的手机偷走。等乘客都上车了,他们嘴里嘟囔“搭错车”掉头下车,到一…  相似文献   

14.
识贼     
扒手一般在车站便显露出与众不同,他们或站或蹲在站台最后,眼睛盯着乘客的背包或衣兜,寻找下手对象。此外,团伙作案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作案者往往三三两两,到站台时并不一定站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一旦有车来,这些人并不一定抢着最先上车,而是走走停停,左顾右盼,甚至上车中途又下车。上车后喜欢挤来挤去,喜欢站在门口,以便作案后迅速逃跑。乘客在车上对胳膊上搭着衣服、拿着报纸,并借此伸过来挡住视线的人要留神,扒手大都是上边遮挡,下边动手行窃。对斜着肩膀半哈腰,像系鞋带、捡东西又明显角度不够的,也要小心,因为这是…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12,(11):76-77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每天都会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此问题,美国著名的脑健康医生丹尼尔·亚蒙就提出了“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每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会对社交情境感到害怕的人的普遍特点。这些人常常觉得别人在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外貌、服装、谈吐等。  相似文献   

16.
工作狂姚龙———访陕县党外副县长姚龙□本刊记者常红晓在陕县,一提起党外副县长姚龙,许多人准会说:“姚县长有能耐,最平易近人。”今年四十有四的姚龙站到你面前,稍胖的身材,满脸红光,炯炯的眼神,直盯着你,他对你说:“我这个人,没活干着急,有活干更着急。我...  相似文献   

17.
从我推动实习生计划的第天起,就有很多人在质疑我们这样做是否值得?甚至说,公司不也经常猎取别人培养的人才么?每当这时,我总是对他们解释说:企业自己培养的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与企业一起经历风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一场对迷信和伪科学的反击正在神州大地上展开。实事求是则是我们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武器。一切迷信和伪科学都是违反实事求是原则的;只要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底,迷信和伪科学将无处容身。一、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信仰马列主义,而不信迷信和伪科学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行动的指南。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意志按信仰的指使去行动。美国当代哲学家悉尼·胡克说:人类是奇怪的动物,他们即使在为活命而斗争的时候,也是在他们为某种信仰所鼓舞时才斗争得最卖力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不…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下的中国谈论信仰不是一件时髦的事。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人几乎百分之百地有过信仰,但他们在为信仰付出热情和劳作之后,发现自己被迫面对失落和荒谬,于是便把信仰当作骗人的符咒抛弃了。拜物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缺席,以至于你现在同某个中国人谈论信仰时,他很可能以一种只有在注视恐龙和白痴时才会有的目光注视你。没有信仰成了神经正常的标志,而有信仰则被当作某种精神上的疾病。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们现在处于“后信仰时代”。如果你追问这些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时,他们会说:“信仰意味着把一生交给渴望而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20.
有多少优秀的人才长年在一个位置上停滞不前,是他们不再努力,还是缺乏才智?都不是,而是他们没有展示出他们的潜力,他们的形象就让人相信:“他不适合更高的位置!”人们总是相信,工作效率、能力、可靠性及勤奋工作是让他们有机会提升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仅有这些条件,你就能在工作中被提升。忽略了对整体形象的塑造,会既得不到上司的注意,也得不到同事的承认。那么,成功形象的秘密是什么呢?只有展示出一个与期待的职位相符的形象,展现出一个可信、有潜力、值得信任的形象,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司和同事才能相信你适合更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