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槐花思绪     
不经意之中,窗前的槐树枝上迅速挂满了串串槐花,嵌隐在片片绿叶之中。淡淡的花香穿过了纱窗,飘进屋里,沁人肺腑,牵动着我的思绪!槐花虽然没有夺目的惊艳,但它年复一年的应允着四季,陪衬着花红柳绿,静静地提示着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告别了那片云,那片树,那片深深的眷恋。我选择了保安,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保安员,从此,我便与保安结上了情缘。六年前的那个七月,高考后的我,面临着高额的学费,看到母亲那憔悴的眼神,我毅然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我被安排在乡政府部门上班。凭着自己的写作功底,我的工作成绩日益突出,很快便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我也为此而感到骄傲,从此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日子,也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感觉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 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地说。 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边买好多的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还记得故乡小溪边,柳荫下,有一块母亲的洗衣石,这是一块厚厚的麻石,质朴、洁净,安详地睡在溪边的沙子上,表面十分的光滑,那是母亲用岁月洗去的……小溪在我家老屋前流过,只记得麻石是父亲从山上背回来的。母亲常年就在这块麻石上,洗着父亲被汗浸透的汗衫,为我揉搓着儿歌,棒槌下不知打落了多少个岁月的心愿。后来我进城上了高中,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这块美丽的洗衣石……每一次回家,母亲便为我把衣服洗好、晾干,让我第二天带回学校。一次,我回家时已经很晚,母亲借着微弱的月光来到溪边,一不留神,踩翻了一块石头,“扑嗤”一声摔伤了腿,痛了半…  相似文献   

5.
警官信箱     
警官信箱公路旁的树被风吹倒将人砸伤,能否起诉公路管理段?编辑同志:我父亲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大风吹倒了公路旁的一棵已经枯死的护路树,我父亲躲闪不及,被树砸伤,花去医疗费一万多元。树木尾县公路管理段管辖,有许多树已经枯死,但公路段一直没有砍伐更新。我...  相似文献   

6.
罐罐饭     
刚记事时,奶奶时常拿一个拳头般大的小土罐罐,装上一小把米放在灶窝里煨,喂刚刚断奶的妹妹。每当此时,我和两个弟弟总是围在奶奶身旁,努力吞咽着口水。偶尔也得沾点妹妹的光,吃上一口或者几粒那极富诱惑力的米饭,故而印象特深,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们一家七个农业人口,尽管母亲苦死苦活,就连八十高龄的奶奶也尽其所能地参与苦工分,但分粮时别人家用人挑马驮,而我家,母亲用一个小提篮提还时常装不满,年底分红,不但分文不得,还要倒补社里一笔钱,日子困难到了极点,红薯拌饭吃那是常有的事。好在父亲是工人,干的是重体力劳…  相似文献   

7.
小槐树     
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巡逻在美丽的校园一股淡淡的清香,沁入我的心房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芬芳莫非是家乡的槐花香啊,小小的槐树上串串洁白的花正含笑开放给这美丽校园增添缕缕清香我忘情唤着这来自家乡的槐花香深情望着这久违的“老乡”  相似文献   

8.
我的公安老爸田娟“妈,爸爸回来了吗?”每次从外面回来,我进门的第一句话总是这样问,同的眼光朝电视机望去:如果父亲在家,电视机上便端放有那顶佩戴国徽的帽子,国徽程亮,帽子一尘不染,为家里带来一份特有的庄重;而总在厨房忙碌的母亲,便会用喜悦的声音告诉我:...  相似文献   

9.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父亲还健在。只是今天,当我重温这些文字时,他已经离开我们半年了。我时常在夜晚,想起安睡在家乡小山头的父亲,想起依依不舍守着那个简单的家的母亲,想起他们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我会感动于我们父辈婚姻的纯粹与牢不可破。感动,想念,以至于泪下……  相似文献   

10.
<正>母亲和父亲结婚时,在村口边种了十棵椰子树。到我懂事时,有次回家叔叔接我们进到村口,指着那几棵椰树告诉我,这是你妈妈成亲时种的。我很惊喜,跑过去这摸摸,那看看。树已长成丈多高,粗壮、挺拔、葳蕤,树尾结了串串青青的椰果。长大后我想起此事,又有点纳闷:父母结婚时,怎么会想到种椰树来纪念的呢?后来从叔叔那里,我才断断续续知道母亲的些事情。母亲的家庭在解放前是干革命的。外祖父是地下交通员,以卖猪仔的身份为掩护走村串户,收转情报,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琼崖纵队那  相似文献   

11.
怀念母亲     
湛楚清 《广东民政》2011,(12):59-59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时常萦绕在我们心中。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和家人专程来到母亲坟前祭奠,不绝思念油然而生……母亲1923年农历八月初十出生于江汉平原一户渔民家庭,幼年丧母,及薜之年就进入了婚姻。她和父亲含辛茹苦,为一大家人的生计操劳,哺育我们兄弟四人成年。  相似文献   

12.
正又是一年槐花盛开的季节,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甜香。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季羡林先生写的《槐花》:"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在先生眼里,一棵一棵的槐树,枝叶交错,连成一片,堆琼砌玉,洁白如雪,满目嫣然,芳馨氤氲,将一身的清  相似文献   

13.
与贼打交道     
“你当侦查员啦?抓小偷?”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睁大她那本来已经很大的眼睛,“眼睛不好,又平足,看见了,抓得着吗?”父亲在一旁说话了:“让她试试吧,坐了几年的机关,换换环境也好,说不定真能成为一名抓贼能手。”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没再说什么。这时的我被即将成为侦查负的神秘感紧紧包围着,盼着早一点上车,早一点抓到小偷。1993年盛夏。我成为打扒侦查员队伍中的一员。一第一次上车抓贼,谈不上信心百倍,但也没觉得抓贼有多难,碰见就抓呗。不过心里总在琢磨,小偷到底长什么样呀?公共汽车上那么多人,钱又都没…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孝顺的女儿,并且常常以此自居。记得儿时,母亲多病,每到冬季,便常常会因风寒发热,北方的冬天很冷,冷得一出门好像耳朵和手都不是你的一样。父亲和姐姐们都要上班,放寒假在家的我便承担起了看护母亲的责任,一辆加重的自行车后坐着母亲,而我颤颤巍巍地推着车,用力地压着车头,生怕一不小心摔了,假如运气不好遇到雪后结冰的路段,那种心慌到现在偶尔还会出现在梦中……  相似文献   

15.
16岁,对于一个少女来说,是花开的季节。你却失明了,楚地的女同胞,充满幻想和活力的高中生——李继凤。你再看不到亲切熟悉的马金村了,看不到那清清的河水、绿绿的原野、蓝蓝的天空,看不到秋天那金灿灿的收获,看不到黄昏的屋顶那袅袅升起的炊烟,看不到母亲的笑容和泪珠,看不到弟弟调皮的模样,看不到水池中荷花般的你了。哭吧,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依在母亲在怀里,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你再看不到熟悉的南平中学了,看不到那宽宽的操场、大大的课堂、小小的书桌,看不到印着中国古老文化的课本,看不到老师用粉笔头在黑板上写下的…  相似文献   

16.
一滴泪落下,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父亲的一滴泪落下来,花了七天七夜。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落泪,除了那少有的一次。以前没有过,以后也再没有见到。都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对于刚过三十六岁生日的父亲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那一年的春天,母亲突然患了精神分裂症,父亲一时不知所措。看一眼身边的三个孩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才六岁;再看一眼家徒四壁的家境,一时间父亲真正陷入了孤立无助、悲痛绝望之中。父亲呆呆地坐在堂屋的角落,呆呆地看着母亲在堂屋中间哭闹,呆呆地看着瞧热闹的人在他面前来来去去,呆呆地看着三个儿女在旁边…  相似文献   

17.
心中的油灯     
记忆的深处,最难忘童年时代在那盏煤油灯下度过的时光。每次,母亲总是坐在我身旁,纳着鞋底一言不发地陪伴我读书、写字。顽皮的我总喜欢偷空观察母亲,母亲那时眼睛好使,尽管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且离得较远,但母亲总能把鞋底上的针线排列得比我书写的文字还要整齐。有时候,我写着写着便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却发现一字不识的母亲正盯着我写过的作业本,那神情比欣赏自己纳过的鞋底还要专注,柔和昏黄的灯光映着母亲慈祥的面容,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滋生,可惜那时我尚未学会汉字“感动”的写法。   真正领悟母亲博大的爱是…  相似文献   

18.
人有信仰不低头曹正文我是1988年在上海加入九三学社的,但九三学社对我的影响,却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我父亲有一位老朋友,那就是复旦大学笪移今教授,父亲在我懂事时,就给我讲了笪移今伯伯的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敢于直言,父亲希望我长大后也能如此。我便知...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总穿着一身橄榄绿的警服。我从小就爱跟在他的背后看他的背影,好像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挺拔,给予我的感觉永远是安全、温暖而且幸福。 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他只要回到家,就拼命地做家务,说是补偿回家次数少的缺憾。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  相似文献   

20.
最后的父亲     
父亲去逝有些年头了,而他告别人世那天的情景我却终生难忘,以至于我常常仰头,渴望天空的昭示。 那些日子,父亲在医院里已经住了些时候,医院也几次下过病危通知,我们不忍告诉父亲,却又无力为父亲做些什么,大哥和我,还有母亲只有轮流守候在他身边,虽然我们知道父亲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但还是渴望奇迹的出现,只是父亲不知道,任何药对他来说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根本不能留住他的生命。 父亲就这样躺在病床上,接受窗外那束淡淡阳光的照耀。据说有一家医院可以医治父亲的病,我们便抱着一搏的心情劝父亲去治,但他说什么也不肯转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