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2.
何渝 《台声》2013,(4):78-79
1988年3月20日,父亲在北京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0岁,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父亲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的亲人和战友。自1947年8月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可爱故乡台湾后,父亲一生的夙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重返故乡,踏上故乡的土地,吃上故乡的饭,喝上故乡的水,祭祀祖先圣灵,拜见乡亲故旧……然而所有的这些,都已永远无法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家书     
展开父亲写来的家书,如烟的往事像珠子一样洒落在眼前。我勤劳的父亲,在寄托希望和梦想的庄稼地上,一茬一茬地耕耘着。他就是靠着这块贫瘠的土地,抚养我们成长,哺育我们的生命,用最原始的理想渴望上苍的恩泽……当我满含热泪恋恋不舍地告别家乡,远离了父亲无言的叮嘱,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南方,心却无时无刻不聆听着故乡的音讯、亲人的牵挂。在南方的天空下,我的身体获得了充足的滋润,但我的情感世界却日渐萎缩。多少日子,我拚命地把青春的汗水兑换成一张张汇票,寄给远方的父亲,以期盼劳累的父亲能感受到游子的一片孝心。父亲却总…  相似文献   

4.
面前的月亮     
我的祖籍是河北唐山丰润,而其实从我爷爷那一辈就生活在赤峰且在赤峰扎下了根。所以说,我该是土生土长的赤峰人。这样说来赤峰当是我的故乡啦。记得不知是哪位名家说过,“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我恋着小时候我家门前的那条英金河;恋着屋后长满沙果和酸枣的小山丘;更恋着有母亲相伴的虽苦犹甜的那一个又一个中秋……现在的英金河已经干涸了,就像一个年迈的母亲滋养了这一方儿女而后她自己却枯干了。往昔的英金河水,满溢着鳞鳞的波光舒缓地流淌过我的童年,大片大片洁白的云朵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像羊群飘动在绿色的草原上一般…  相似文献   

5.
写封家书     
母亲托人来信说她很想我,天天等着我的信,信中问我:“怎么不给家里写信啦?是不是因为没有收到回信?妈妈不会写字你是知道的……”看信后,我心头不禁猛然一颤。是啊,又有半年多没给家里写信了,母亲怎能不挂念?我不能苛求母亲像当年父亲那样定期给我写信,而我心底深处却不能体谅母亲,以致母亲竟恳求那份本应属于她的亲情安慰。蓦地泪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母亲瘦弱的身影定格在村头大树下,夕阳西坠,余辉弥漫,笼罩了那棵大树和母亲…… 还记得那年远离家乡到外地上高中,涉世未深、人生地疏,异常  相似文献   

6.
10年前我离了婚,那一年女儿16岁。只相隔3个月,母亲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母亲突发了心脏病。我去大桥上接急救车,车还没到母亲就不行了。清泪挂在她的眼角,她临终时一直拉着女儿的手。我知道  相似文献   

7.
安东 《台声》2006,(11):89-89
故乡的云,无论在何时何地想起,总觉得那是一块故乡的胎记,风吹不散,雨洗不掉,岁月也改变不了。故乡的云,飘在每个游子思乡的梦中。游子的心,每一个身在海外的台湾同胞心中总装着一个故乡。那是期望、向往与魂魄的所在。那是母亲正张开着双臂,等待着儿女的归来的期盼。祖国,母亲,这一声声呼唤牵动着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之心。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编辑、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一书,通过4个章节,讲述了60位从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台湾同胞,怀着对祖国母亲强烈的挚爱和…  相似文献   

8.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9.
正这条小溪,从一道平放"V"形峡谷处款款而出,没有激流,没有高差跌宕,明晃清亮地流淌于谷底,吟唱着咕呦呦、咕呦呦古老的歌谣。不注意,以为它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溪流,靠前了,才惊诧起来,溪里安卧着一块块没棱没角的白石头,石面上一律绽放着斑斓石花。那些石花奔放肥硕,如青绿写意,既抽象又真实。一朵朵紧贴石面,颇似画笔绘就,但那翻卷翘起的一瓣瓣鳞片,却分明宣告,它们是一种生命活体,有着好听而雅致的名字——石衣、梅藓或藻纹梅花衣。被磁石吸住般,我愣在溪边,附身稀罕地欣赏那些花朵,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旱烟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时的旱烟,对于父亲来说绝对是“奢侈品”,总是每逢过年时,父亲才称回几片烟叶,回家后用手搓成碎沫,然后用一块牛皮纸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放到屋梁上。父亲平时很少抽烟,非得家中来了重要的客人,他才会把旱烟拿出来,陪着客人卷一支。印象中,父亲有几次抽烟抽得很凶。1986年春天,母亲得了阑尾炎,因为没有钱而上不了手术台,父亲就不停地抽着旱烟,最后,他撸起胳膊,卖血让母亲做了手术。另一次是1992年,大哥考上全县重点高中,入学时要交2000元的学费。看着通知书,本该高兴的一家人全都沉默不语,父亲又抽起了旱烟,几枝烟燃尽,…  相似文献   

11.
思念母亲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夜深人静,远处的收音机隐隐传来了那无比熟稔的旋律?寂寞的岗亭,孤单的我,举头凝望北国的夜空,良久,我仿佛觉得那漫天闪烁的星星就是那流浪的孩子期盼着回家侍候亲娘的双眸,而那一弯泛着黄光的镰月不正是母亲那写尽沧桑的脸庞? 我想起了儿时光着小脚丫在村头小溪玩累了的时候,因为每每恰在此时,母亲那声声亲切的呼唤就会由远而近:"小狗子在哪里哩,听到妈妈的声音了吗......" 我又想起了别离母亲的那一刻?记得那年高考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家里早已债台高筑,想要复读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小河和我     
转眼又是金秋,每每在这月白风轻的夜晚,我对故乡小河的思念便像秋夜的露,渐渐变得沉甸甸的了。 小河,她又该一改夏日的暴躁,变成温柔听话的小姑娘了吧? 母亲说,我是在洗衣妇的浆洗声中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是小河在晨雾中用她悦耳的歌声迎接了我的降临。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小河常在我的思乡梦中汩汨流过……  相似文献   

13.
曾玫 《台声》2014,(2):81-82
俗话说严父慈母,但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却一点也不比母亲少。慈父严师这个称谓放在父亲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我想,他也会很享受这个称谓。记得幼时,幼儿园离家有几站路,总是父亲骑着自行车接送姐姐和我。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们姐俩全托制每周才回家一次,自然每次看到父亲骑车来接我们部会特别高兴。那时看到周边的一切都感觉特别巨大,甚至父亲的自行车都是个庞然大物。那时我坐在自行车的横粱上,姐姐坐在车后座,  相似文献   

14.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候,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会把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怎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总穿着一身橄榄绿的警服。我从小就爱跟在他的背后看他的背影,好像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挺拔,给予我的感觉永远是安全、温暖而且幸福。 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他只要回到家,就拼命地做家务,说是补偿回家次数少的缺憾。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  相似文献   

16.
祖父黄炎培的客厅里摆着一张父亲的遗像,旁边写道:“我们每一回走过北京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父亲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记得在我孩提时,父亲是那么慈祥。大概是中年得子的缘故,他从不对孩子发脾气。有时我们顽皮受到母亲责打时,父亲总是出来袒护我们。上海解放前不久的一个晚上,父亲没有回家。特务们闯进家搜查,母亲很紧张,说父亲被捕了。从此家里就得不到安宁,白天是特务的恫吓和调查,晚上听到的是上海周围的隆隆炮声。上海解放了!可是父亲却没有…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孝顺的女儿,并且常常以此自居。记得儿时,母亲多病,每到冬季,便常常会因风寒发热,北方的冬天很冷,冷得一出门好像耳朵和手都不是你的一样。父亲和姐姐们都要上班,放寒假在家的我便承担起了看护母亲的责任,一辆加重的自行车后坐着母亲,而我颤颤巍巍地推着车,用力地压着车头,生怕一不小心摔了,假如运气不好遇到雪后结冰的路段,那种心慌到现在偶尔还会出现在梦中……  相似文献   

18.
陈清玲 《台声》2006,(12):60-61
童年时期我常怀着对故乡的憧憬。记得每当盛夏的夜晚,一家人在楼房的平台上纳凉时,我们姐妹总是嚷着要父亲讲述故乡的人和事。那时在我童稚的心里,无法懂得一湾浅浅的海峡,何以隔断两岸骨肉亲情的真实原因。每当我怀着好奇心问父亲:为何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回故乡去见自己的爷爷奶奶时,父亲总是一脸思乡的惆怅,回答的也只是一个孩子不能明白的原由。那时的我,只知道父亲是1946年作为台湾当时第一批公费生渡海来大陆浙江大学求学的,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我依稀的记忆中,父亲那时很少有欢声笑语,只知道任劳任怨埋头工作。尤其到了中秋佳节…  相似文献   

19.
村里人家     
6月的内蒙古,牧草还没有长高,~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偶尔能看到一些牲畜懒散地吃着草;汽车一路颠簸前行,忽地一转,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成片泛着新绿的水稻田和远处绵延起伏的青山,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粗扩豪放的内蒙古,也有这般细腻、俊秀的“江南水乡”?这里便是三合村了。三合村位于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境内,由三片小村落组成,排列有序的砖瓦房掩映在绿树的浓荫中,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不时能看到一些妇女在溪边洗衣说笑。“蒙古族妇女也有这样的生活习俗吗?”我们有些疑惑。尹村长说:“她们是朝鲜族的妇女。我们村…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与思考》2007,(15):2-2
我自小爱舞刀弄枪,兴许是受了国产电影中解放军战斗英雄的影响。如果能找到一块木板,做一把“驳壳枪”,然后拿着它指挥“弟兄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那是最开心的事了。有一回,我居然拆下了家中床上用来挂蚊帐的木架子,偷偷地捣鼓着做了一把剑。剑是握在手里了,也好好地英武了一把,但却惹恼了出差回家的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