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达明 《求贤》2010,(2):28-28
著名作家贾平凹成名前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作.因为年龄小和个子矮的缘故.有人为他量身定做了个绰号“菜子”.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小”。对于这样一个明显带有贬低性质的绰号,贾平凹虽然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每逢有人高声喊他“菜子”时,他总是答应的很痛快。  相似文献   

2.
种子法则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穷人到富人家乞讨。“走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仆人以为这样不会失去什么,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穷人烤干衣服后,又请求仆人给他一个小锅,因为他想“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仆人心存疑惑,“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汤。”穷人到外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这时仆人主动提出:“你总得放点盐吧。”于是他给了穷人一点盐,接着又给了豌豆、香菜。最后,又给了一些肉末。穷人把石头捞出,美美地喝了一锅汤。这个穷人很聪明,他知道直接向人家要汤喝,定会…  相似文献   

3.
丁艾  张盈 《红岩春秋》2011,(5):44-45
“老烟枪”一名,是杨尚昆的家人给他取的绰号。为何叫他“老烟枪”呢?一是指他的烟龄长,二是说他的烟瘾大。据杨尚昆本人的介绍,他吸烟的历史当追溯到1928年。那时,杨尚昆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了业后,被分配去做俄语翻释。由于这工作在接待宾客中都有香烟供给,又要经常加夜班,  相似文献   

4.
汤斌的绰号     
郭庆晨 《党课》2014,(13):82-84
汤斌是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的官员。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人送绰号“汤青天”“豆腐汤”。从这两个绰号,可以看出汤斌的爱民之心以及百姓对他清廉节俭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今年已进入96岁高龄、绰号“孙胡子”的孙毅将军,每当回忆起他同聂荣臻元帅相处的岁月,总是激动地说:“聂帅既是我的老战友,又是我的良师,我永远怀念他。”  相似文献   

6.
某日,一位喜欢猎奇的朋友向我公布了他的一项新近“研究成果”:发现凡近年落马的贪官们大多都在民间有绰号。如:广东湛江前市委书记陈同庆因爱喝“蓝带啤酒”被叫做“蓝带书记”,结果他因受贿,充当走私、黑帮保护伞而被判死缓;原沈阳市财政局长李经芳,穿着考究,经常喷着高级法国香水招摇过市,群众戏称他为“花花公子”。这位“花花公子”也于不久前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原江苏省宝应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克明,群众送给他一个“刘大胆”的绰号。“刘大胆”大胆到自己公然嫖妓,还支持协助娱…  相似文献   

7.
张兵 《党史博览》2009,(7):43-45
2007年岁末,我去北京市报房胡同采访柯华大使,并送去我参与主编的《见证奥林匹克》一书给他。该书中的一篇《乒乓使者到几内亚》,就是他提供的。我开玩笑说道:“柯校长还记得我吗?”他笑答:“名字记得,模样记不清了。你要知道,我刚刚过了92岁生日。”我打量着他笔挺的腰板儿、稳健的步态,听着他从容的叙说,觉得与35年前同在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时无大差异,竟一时不敢相信他是年近百岁的老者!  相似文献   

8.
“歪鼻子将军”段祺瑞 段棋瑞有个绰号叫“歪鼻子将军”。这是因为他在大怒之下鼻子会向左歪,然后要经过按摩才能慢慢地正过来。据传,段祺瑞有4次被气歪鼻子:一次是袁世凯坚决不同意他推荐的心腹任国务院秘书: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人,在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37年;有这样一个人,人们淡忘了他的名字,却记住了他的“大干”绰号;有这样一个人,得到过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党忠诚、群众信赖”的高度评价;有这样一个人,曾获得省劳动模范并被评为“感动龙江”人物;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的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东汉时期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都回答“好”。久而久之,他就获得了“好好先生”的绰号。  相似文献   

11.
新上任的柯县长在一次翻看县志时,看到七十年代初工作队员跟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记载,非常感动。于是在一次大会上,柯县长号召广大干部发扬优良传统,抽出时间到农户家中去,与农民“三同”,为农民排忧解难。柯县长说这是走群众路线,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积极意义。柯县长宣布,这个星期的双休日,他就到去年“千干扶千户”、前任县长的帮扶对象陈二狗家中“三同”两天。县政府办姜主任听了柯县长的决定后,立马和县扶贫办蔡主任到陈二狗家实地了解情况。姜主任在陈二狗家里里外外转了一圈,问这问那。令姜主任宽心…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穷人,他每天给人挑水以换取一点食品,他总怕自己死后升不了天堂,于是就去问一个修士:“我死后能进天堂吗?为什么我的担子总那么沉重,是不是上帝要惩罚我?”修士说了一句他没听懂的话,他摇了摇头,就走了。  相似文献   

13.
替富人说话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6):51-51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这一句“为富人说话”,让一些人不舒服,茅老先生也因此被人贴上“权贵代言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14.
穷人有资产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穷人拥有资产,不仅体现了道义的公正与公平,更是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变革与重新设计,还是一个关系到与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问题。执政党应帮助穷人拥用资产,使“劳动穷人”致富。  相似文献   

15.
崔书江是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人送绰号“崔大调”。他特别擅长调解官司,所办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群众满意率都特别高,2006、2007连续两年被省委政法委、省人事厅授予“全省公正执法标兵”称号,荣记个人二等功两次。  相似文献   

16.
电业骄子     
在农一师电力公司,提起姜爱民,可能有些人一时还对不上号,但一说起他的绰号“姜太”,几乎无人不知。大伙给他起这个“绰号”,源于他对电力技术和计算机钻研乐此不疲。熟悉姜爱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人。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他几乎都用来学习,特别是1998年担任技术员后,他晚上经常是在办公室学习计算机专业理论和电力技术方面的书籍。塔南所的职工看惯了他那夜里常亮着灯的办公室,妻子常常夜  相似文献   

17.
“穷人经济学”是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理论性学科。1965年5月,他在《美国经济评论》第40卷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贫困经济学》,指出:要“将贫困问题的理论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8.
一位在正科职干了18年的局长;一位先后20多次受到国家环保局和省、地政府表彰奖励的平常人;一位敢和社会的、自然的污浊斗争的硬汉子。他就是方山县环保局局长李补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凡事较真;对自己热爱的环保事业,他也大事小事事事较真。被他“较过“真”的人,在背地里就给他起了个绰号:“老较真”。“老较真”确实够较真的。一次,一名机关干部拿着一摞发票找他签字,李补奎接过发票一张一张仔细检查起来。突然,他翻动发票的右手停在半空。他扭过头,盯着这位干部严肃地说:“这11块钱的锁是咋回事?…  相似文献   

19.
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许仕友。参加革命后,他认为“仕”字有一心想当官、出官纳仕之嫌,与他参加红军当战士、要为穷人打天下的想法格格不入,于是改名为“士友”。  相似文献   

20.
走出钱眼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在穷人旁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魔鬼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