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孔子至汉儒建构起来的"儒家诗教",搭架起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主要框架,奠定了两千年来中国诗学的主流思想,影响后世深远。唐为诗之大国,元结、杜甫及白居易等诗作深蕴教化,这自不在话下。然而若摆在盛唐普遍追求"风骨"、"兴寄"与自然音律等美学范畴底下,对历代学者公认诗风冲淡澄彻的自然田园诗派以及雄奇浑厚的边塞诗派之作品进行考察,尝试挖掘彼等诗作中蕴含讽喻教化,体现诗教精神之思想内涵,则是饶有兴味及颇具学术价值的探究,可为儒家诗教影响后世既深作一道有力的注解。  相似文献   

2.
《诗品》上品曹植条昭示出了钟嵘丰富的诗学理论。钟氏认为曹植诗"源于《国风》"、"情兼怨雅"而"骨气奇高",正是其所推崇的充满"性情"而兼具"风力"之说;钟氏评价曹植诗如"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符合其自然"直寻"的诗学追求;钟氏认为曹诗如"女工之有黼黻"而颇具"滋味",符合其诗学理论的"诗之至"理想。  相似文献   

3.
超越“实用”之思——孔子诗学思想之再释与重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子林 《思想战线》2011,37(2):78-85
刘若愚、李泽厚等学者认为孔子的诗学思想是"实用理论",这是囿于时代意识的成见。"《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孔子诗学思想中最系统、最集中、影响也最大的诗学命题,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意见是《诗》"可以兴",即审美的优先性。孔子的诗学思想是重视人格修养之人生实践的生命诗学,追求理想的人格精神和生命存在的完美境界,是其最高旨趣。这是一种"内在目的"论,而不是"外在目的"论。  相似文献   

4.
张文恒 《前沿》2008,(11):169-173
陈子龙的《庄周论》表现出对乱世之民怨毒之情的深切体察,同时又强调“怨”必归于圣贤之教方可谓之“善怨”。这些超越传统偏见而向“诗”、“庄”原始经义的回归又与他诗学观念中力返风雅的主张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何世剑 《理论月刊》2008,(1):119-121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方法着重探讨了清末诗论家朱庭珍对严羽诗学的接受,认为其接受主要表现在:诗学方法论层面,朱庭珍"学悟一贯""密参细求"的诗学方法,主要接受自严羽的由"学""参"而"悟入"的为诗方法;诗学认识论层面,受严羽"学诗者以识为主""自家实证实悟"、"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等强调主体诗学审美判断力思想影响,朱庭珍提出"以我运法"观点,认为"诗中有我,乃可谓之真诗",强调要"别铸真我";诗学审美创造论层面,他的"诗以超妙为贵"、"妙合自然"、"化境神工"说是对严羽"诗而入神"、"诗有别趣"、尚"意兴"、追求"自然本色"等美学旨趣的发扬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诗可以怨与物哀分别为中日诗学中传统而重要的观点。由于日本文论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而这两个诗学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因为自然、文化环境的差别,造成这两种观点在本质意义上的差异,从中折射出两国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文学传统及美学追求。通过辨析可以为我们确切把握中日民族各自的独特面貌,促进两国的文学对话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春秋之际的礼学"内在化运动",其目的是给外在的礼寻找内在于人心的根据,同时期的《孔子诗论》呈现出礼的内在化特色,侧重内心感受。其特征有:一,其价值基准是"和",追求和谐的美感和人事的协调。二,性情色彩鲜明,情与礼平等,情是礼的内在根据,这不同于传世文献的儒家诗教的礼重于情的倾向。三,论诗方法以审美为宗旨,着眼于诗意的感受,不同于传统儒家诗教实用主义的教化目的。  相似文献   

8.
吕婷 《前沿》2011,(8):180-182
郑珍韩愈诗研究中体现了他在古典诗歌面临衰微的状况下进行的诗学思考。在其韩诗研究中,他极力维护韩愈儒家人格修养以巩固宋诗派诗论基础,强调韩诗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以调和个性与传统诗教的关系,通过训释析解韩诗以展示学人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罗譞 《长白学刊》2014,(4):118-122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丰富的美育思想,其中主要体现在由先秦儒家所开创并由后世所继承和发展的诗教和"六艺"教育思想。传统儒家美育旨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这种美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它可以避免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因而,在我国当下正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传统儒家美育思想的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论语》、《孟子》中相关思想的诠释,能够理解儒家的"行道"精神。通过孔子的身体力行,"行道"精神开始注入儒家的传统之中,孔子所说的"无可无不可"集中体现了这种"行道"的精神,孟子则直接继承了这一精神,并予以完善和发展。由于孔、孟二人的努力,"行道"精神最终发展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一面,从而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得以继承与发扬,而"行道"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及其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易强 《求索》2012,(11):136-138
儒家的人格思想是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优秀的儒家大师的不断努力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儒家所推崇的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古代中华民族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人格典范。其中"圣人"人格是孔子设定的最高做人典范,但它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是难以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孔子提倡的"君子"人格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另一种理想人格。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探讨儒家人格思想,对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贞权 《理论月刊》2010,(10):131-136
孔颖达《毛诗正义》统一了南北经学,在唐代政治与多元文化格局下,重振了儒家经学的政教传统,发掘了《诗》文本深厚内蕴,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并加以创新和超越,完成了《诗》学到诗学的转变,展示了极其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建构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同时也表现了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和意识形态共存的二元结构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黄怀军 《湖湘论坛》2009,22(3):38-40
田汉、成仿吾在留日期间接受了尼采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表现为他们形成了“美的文学”观与“生命的艺术”观,在实践上体现为他们早年创作对诗化、美化风格的偏爱。唯美诗学与生命诗学的形成折射出田汉、成仿吾对文学现代性的强烈追求,而对尼采“超人”说的误读则昭示了他们对尼采思想的功利化取向。  相似文献   

14.
"怨"兼有"委曲"、"愤恨不平"、"蓄积"三个方面的语义内容,是一种委曲不伸,愤恨不平,却又蓄积于心,不得抒发的负面生存体验。这种负面生存体验从一开始就没有游离于以"正人心"和"安天下"为己任的儒家视野之外。儒家反复强调"无怨"、"不怨",并从个体道德生活和公共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为"怨"的化解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陈傅良与湖湘学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傅良与湖湘学派的交往从张木式开始。在湖南任职期间 ,陈傅良与湖湘学人有了广泛的接触 ,朝廷推荐了不少湖湘学子 ,一度讲学于岳麓书院 ,湖湘弟子多从他研习事功学 ,对湖湘学派也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儒家讲求和谐与中庸主义的哲学思想,促成了无讼法律意识的形成."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一般民众的普遍法律心理,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基层组织系统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臻于无讼之境,无疑支配着司法官实际的价值判断他们需要经常地绕过成文法的规定,而专注于从事无讼的宣教和纠纷的调停.但是官方的"无讼"与民间的"健讼"又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司法官既不可能绝对地消灭诉讼,就只能采取务实的态度,以儒家伦理为基础,通权达变,审时度势,司法实质上又是司法官通过"寓教于审"、"寓教于判",追求"无讼"和"少讼"目标的过程,最终期望达到社会和谐与司法衡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在"名实相怨"社会背景下的正名思想体现着浓厚的社会治理和政治伦理主张,无论是孔子的"为政必先正名",还是荀子的"正名",都离不开"明分使群"和"隆礼重法",都不同程度地以社会和谐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名实相怨和正名一般都是在社会制度发生重大转折、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剧烈转型、吏治腐败和荣辱观混乱的社会不和谐时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名与社会和谐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名通过正德促成社会和谐;通过德政保障社会和谐;通过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其"为政以德"的思想几乎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儒家的官德传统和廉政思想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通过公私义利之辨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对官员提出道德要求,主张公重于私、"义以为上",倡导"以义统利"。官员的道德修养可以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官员清廉便能吏治清明,社会稳定。中国的传统行政伦理和官德规范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并没有完全失去它的进步作用,当代在进行廉政建设时仍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伦理道德,重提传统行政伦理和儒家传统官德规范在当代的合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古时期最初记录并传承的诗所言之"志",是昭告神明的集体之"志"。之后无论是西周时期的"献诗陈志"、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还是孔子时代的"教诗明志",都是在以诗言志。汉代以后,"诗言志"的观念开始转向"作诗言志";魏晋以后,情志分离,使"诗言志"再次回到重政教的特征上来。"诗言志"为中国诗学注入了家国情怀、人文教化等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江峰 《前沿》2009,(2):176-179
对诗格著作个体在诗格中阐述的诗学思想与其诗歌创作实践关系的探讨是探索诗格与诗歌创作关系的基础。本文以齐己为考察个案,通过《风骚旨格》“诗有三格”诗学思想的解析、《风骚旨格》引诗所见齐己的诗学追求、《风骚旨格》所见齐己的诗禅世界、诗艺的多方面探索与实践四个方面探索了《风骚旨格》与齐己诗歌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