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前日本国内政治格局及政治生态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安倍一强"格局未变但隐忧渐显,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保持"一党独大"地位且朝野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日本民主制度遭到削弱但依然坚韧有效。"安倍一强"与自民党独大体制下的日本保守政治集团实现超长期连续执政,既展现了有别于西方政治困境的治国理政成效,但也存在着其自身固有的弱点和问题。近年来,日本保守势力强力改变国家政治生活范式及外交战略风格,正在将日本引向一条与之前大不相同的发展路径,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30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从政治发展的宏观过程来看,这一转型经历了三大转变,即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中心主义"向"政治中心主义"转变,国家发展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从政治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则经历了从"五五年体制"、"八六年体制"到"九六年体制"的转变;政党结构从保守与革新对立模式转向保守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及政党均走向趋同化。目前,日本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尚未最终定型,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
2010年撞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购岛议题"使得中日关系紧张气氛持续升级。不同于2005年前后的"政冷经热",现阶段中日关系已对贸易关系产生了显著冲击。对此,我们基于内生结构断点的方法,以2008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为分界点,将2002—2012年中日政治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经历了三种状态:较弱、无影响、显著影响。第一阶段,由于政治关系的影响较弱,经济上的有利因素容易抵消政治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了"政冷经热"。在第三阶段,政治关系恶化对贸易的影响显著强化,同时经济指标走弱,由此出现了"政冷经冷"。结果还显示:由于双边关系紧张,201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潜在损失313亿—318亿美元,日本损失为368亿—379亿美元,高出中国近20%。  相似文献   

4.
日本商界在日本战后政治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着日本经济态势的发展,而且直接参与了政治过程的运作。本文通过对日本商界的起源和发展的分析,揭示其与日本政治结成的紧密关系,以及这种政商关系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本文认为,日本商界从最初就与政治密不可分,这种政商关系在二战后初期,即盟军占领时期非但没有被消除,反而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更加发展,并成为维护日本保守政治的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日本是对中国研究最深入的国家之一。中国研究在日本的区域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政治又一直是日本的中国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近些年中国在政治方面进行的改革更吸引了日本众多学者的目光,他们非常关注中国政治的发展,有许多优秀的成果问世。作为重要的邻国,我们不应忽视日本对中国政治的研究,因为这些研究中的许多观点直接影响了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看法,从而决定了日本对中国的外交和战略决策。了解日本如何对中国政治进行研究和如何看待中国政治的发展,做到知己知彼,必将为我们的外宣和对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就日本…  相似文献   

6.
日本政治右倾化对中日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不能简单将中日关系恶化都归咎于日本政治右倾化,因为右倾化并非简单等于军国主义化和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其中有些内容并没有违反现有国际规则和日本法律,或已经被日本国民所接受,因此,这一政治倾向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目前的中日关系之所以恶化,表面来看是由于钓鱼岛争端和历史认识等一些具体事件及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国关系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即双方的"安全困境"、国家发展战略冲突、实力对比相对平衡及感情恶化。所以,不能将改善中日关系的前景寄托在日本政治不再右倾化上,而只能在承认日本政治现实和适度影响日本政治的同时,去寻找缓解中日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定义以来,美日同盟不断通过强化走向军事一体化和全球化.美国不是抑制而是推动日本重整军备,而日本也借助同盟追求更具进攻性的安全政策.美日同盟的强化并不意味着美日平等的"权利分享",而是体现出日本对美国战略的屈从.日本依赖美国的军事存在保证其安全并遏制中国,同时在经济上谋求同中国争夺地区合作的主导权.日本战略上的内在矛盾使其无法获得其他东亚国家的信任,也使东亚面临安全结构两极化的危险.构建和谐的东亚政治世界需要中美日建立稳定的三边合作关系,并最终将美日同盟纳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的出现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与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有关。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核心是极端民族主义,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点。现在日本政治右倾化给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对此应从历史因素、美国因素和地缘因素等几个方面作出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日关系是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出双边范畴,继2006年10月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2007年12月福田首相的“迎春之旅”后,胡锦涛主席不久将访问日本。为加深对当前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内形势的了解,本刊特请三位专家分别从2008年中日关系、日本国内政治改革、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等三个角度撰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李静君(ChingKwan Lee)与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马克.塞尔登(Mark Selden)为杂志《日本热点》(Japan Focus)而撰写,发表于2007年1月21日。作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在这一炫目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东亚政治"专业教授。本文原为作者2012年8月21日在中央编译局所作的演讲。在本文中,海贝勒教授考察了近年来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状况,并着重突出了当前中国政治的几个主要特点,包括:体系以及体系中行为体的碎片化;中国作为发展型国家的意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之后,美日同盟的不稳定性凸显,主要体现为军事同盟的性质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安全需要,内在的不平等性和"欠制度化"也使其效能不足。同时,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美日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历史问题等因素也影响着同盟的稳固。2015年4月,美日通过了新的防卫合作指针,以图增强时代适应性、推动同盟转型,其思路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日本以"再军事化"为核心的所谓国家"正常化",让日本分担更多的同盟责任;二是把日本"拴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继续服从于其霸权战略。但是,美国的举措将继续受制于日本国内政治,并使得同盟管理更趋复杂。同时,美国通过改变手段继续寻求控制日本的国家战略方向,并推动同盟向"基于中国威胁"转型。  相似文献   

13.
受到美国的重要影响,战后日本的地区研究的发展经历黄金时期,在学者们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为日本更好认识世界、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日本地区研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关于地区研究与社会科学专业研究,尤其是国际关系研究之间关系、地区研究方法论及地区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反思等三个方面的论争。这些学术论争推动了日本地区研究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当前,日本的地区研究与现实政治特别是与国家政策走向关系日益密切,其地区研究理论建设尤其是方法论方面不断完善,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也得到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3日至23日,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加藤节教授应邀到我系讲学。加藤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和欧洲政治思想史专家,现任日本成蹊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日本政治思想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欧洲政治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其代表著作有《近代政治哲学与宗教》、《约翰·洛克的思想世界》和《政治与人类》等。现将其在我系讲课内容分两次在本刊登载。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五十多年来,日本政界一些要员及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在新世纪里,小泉三次参拜靖国神社、通过“反恐怖三法案”和“有事三法案”,是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的重要标志,也是战后日本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宪政民主应当是超越阶级的政治平台和在各社会阶层之间谋求共赢的政治路径,理应获得最广泛的认同。遗憾的是,在当前的泰国很多政坛大佬都有权威,包括深居简出的老泰王和远在海外的他信,唯独宪政民主体制本身没有权威。  相似文献   

17.
我院梁云祥博士与首都师范大学应霄燕女士合作撰写的《后冷战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一书,2000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要论述了整个90年代日本国内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的变化。政治上,主要以1993年7月自民党下台,所谓“55年体制”崩溃为转折点,叙述前后的变化以及分析正在进行的政治改革与其未来的政治走向;在经济上,以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为一个转折点,对在此前后的日本经济进行了比较,并对日本经济的改革与未来发  相似文献   

18.
目前, 日本国内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种种见解。日本共产党主办的杂志《经济》在2004年第11期刊载了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左翼学者大木一训题为《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文章, 作者在文中归纳出这一方面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出了评述。该文主要内容如下。一、“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论有人认为,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资本主义初期, 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其依据是: 1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不是通过导入市场经济来实行“休克疗法”, 而是以承认、培育私有经济为开…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学术界的日本政治研究论著较少,但也出现了利用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的优秀作品,诸如多元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态分析等;日本学术界将政治学作为了解政治组织形式、对其进行解释的一门独立学科。以本国政治为对象进行批判性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经历了批判政治学、风土政治学、市民政治学、多元主义政治、计量分析方法等战后各个阶段。通过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阐明东亚地区各个国家处在不同的政治发展阶段,然后利用特定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对具体政治体制或政治现象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分析,是今后为提高日本政治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究竟该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后的低迷,恢复经济均衡,走上稳定的增长道路,这是当前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课题。当今时代,市场经济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循环性低迷,而是处于历史性的结构变革中,这就要求日本社会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