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近四分之一。积极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马双边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马来西亚同处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亚地区。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马两国人民就有通商往来。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打开了中马之间的通商关系。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虽使中马两国的友好往来受阻,但民间商业往来从未中断。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4年中马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和政治、文化联系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双边经济从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潜力规模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利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双边贸易流量问题,并计算了贸易潜力。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流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双边贸易潜力,指出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两国建交后 ,中马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近年来 ,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作为中马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双边经贸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政府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 ,两国贸易持续稳步发展 ,相互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双方经济技术与承包劳务以及旅游合作进展较快。展望未来 ,中马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 ,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6月1日 ,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埃维昂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胡锦涛说 ,中马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发展同马来西亚的友好合作关系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中马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将不断得到发展。●6月1日 ,中国与东盟10国在北京通过了《中国政府和东盟国家政府关于控制非典型肺炎传播的出入境检查管理行动计划》 ,目的是确定防控非典出入境检疫管理原则 ,建立合作机制 ,开展合作交流。●据新华社仰光6月2日电 ,缅甸教育部门有关人士2日在这里说 ,缅甸政…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并使得双边贸易面临贸易额增长趋缓、主要商品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等诸多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中马双方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为双方贸易发展提供了诸多新的机遇,并取得了预期的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是中国接触最早往来最频繁的海外国家之一,汉代以后,中马往来的记载史不绝书,中马友谊之树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没有得到应得的发展;70年代初期出现转机;70年代末期起,中马经贸关系又获得新的动力,恰似老树逢春,迎风萌发新枝。五六十年代:民间的间接贸易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两个重要国家,双边贸易从建交以来保持着令人瞩目的增长,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为262.6亿美元,比1992年增加16.8倍,年均增长更是高达24.8%,而且,制成品贸易在总贸易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测算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产业内贸易,发现近年来两国贸易表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表明,中马两国相互交流水平对产业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收入水平差异缩小也有助于促进产业内贸易,但中国规模经济的扩大会降低中马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当前,中马两国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商品结构不合理,对双边贸易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中马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注重产品差异化,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指数看,以水产为代表的初级产品是马来西亚主要出口产品。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之后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增速显著提高,原材料、种植、农产品加工是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的重点领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应积极承接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两国共建产业园区,并对轻工、建材、能源、原材料等具有优势和资源互补特征的产业部门进行重点投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伪满洲国成立后,伪满政府倚仗日本关东军,强行侵占了我国东北各地海关。中国东北地区长期出超的局面在1933年反转,并且入超额出现扩大趋势。伪满政权极力促进所谓的"日满一体化",使得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更加向对日贸易集中。随着列强的经济利益争夺日趋白热化,伪满洲国逐渐步入统制贸易之途。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南海安全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分布着马来西亚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是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在南海地区“维护海洋环境的稳定,不受限制地开发海洋资源和开展国际贸易”的战略构想,马来西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主的国防力量,与区域内外国家开展有限的安全合作以增强在南海的防御能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对南沙部分岛礁的占领,实现其在南海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安全。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在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南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创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3.
Asia is Europe’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EU-Asia trade relations have undergone a rapid change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a global scale, the new mult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such as the now stalled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involving European Unions’ (EU) major trading partners such as Japan, Singapore and Vietnam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trade equations.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the new EU trade policy which has been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e EU benefits from the changing global trade scenario and also look at the steps which have been taken by the EU to promote trade relations with its major trading partners in Asia in the predicted ‘Asian century’. We look into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s, which are being negotiated with its Asian partners and seek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ich have resulted in delays in their signing and negotiations. We evaluate new policies pushed forward by its Asian partners such as the One Belt One Road policy by China and Japan’s policy of securing a large number of trading agreements in the America. Moving ahead, we also shed light on the indirect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EU trade negotiations in Asia such as the EU policy on granting China market economy status and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Brexit’ process. Lastly, we try to present a list of immediate priorities for EU in Asia, which will ensure that it secures a toehold in trade with the region. All in all, it is shown that the EU has not one and the same approach for all Asian countries but it negotiates flexibly and individually country by country. Because of this “country by country approach” the EU is also not ready to enter into general EU-ASEAN trade negotiations again.  相似文献   

14.
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到 2010 年,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及第二大贸易伙伴。泰中贸易额虽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例如产品结构趋同、贸易发展不均衡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泰中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来探讨泰中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独立后,日本就一直是马来西亚重要的经济伙伴。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对日本的开放程度和日本在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力,是东盟乃至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日本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深化,既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增加了马来西亚对日本的依赖。21世纪初,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经济关系将以贸易和投资为主体,全力拓展其他经济领域的全方面合作,发展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韩对朝经济合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朝鲜传统友好国家,长期以来经贸关系密切。韩国作为朝鲜"同民族兄弟"国家,近年来,对朝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甚至出现了超过中国、成为朝鲜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趋势。中朝、韩朝双边经贸交流各有特点,并对朝鲜恢复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因朝鲜半岛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克服这些局限性,中、韩、朝可以在物流、基础设施、直接投资及大图们江开发等领域加强三方共同合作,消除朝鲜的安全顾虑,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European Community has been a major trade partner for Bangladesh for several decades, though the pattern of trade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years. The EU used to be a significant import source for Bangladesh. Since the mid 1990s the EU as a group has become the foremost destination for Bangladeshi exportables, especially apparels. Low labour costs, a near self-sufficiency in knit fabrics, duty-free access and mass production in basic garments are the major competitive factors for Bangladesh. This paper aims to highlight the potentials of Bangladesh’s export to the EU market by analysing the country’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By properly addressing certain weaknesses and overcoming some challenges, Bangladesh can further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in the EU market.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FTA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2001年,中国和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达成共识,至2010年将建成CAFTA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于2002年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平均每年以21%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9.
中韩贸易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贸易经历了1992~2001年的快速启动阶段和2002~2012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体现了两个长期隔绝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邻国在建交之后基于双方直接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后一阶段体现了中国入世后逐步发展为"世界加工厂"基于外部市场需求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人们对中韩长期贸易逆差的传统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东亚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才是逆差产生的根源,看待逆差应摒弃重商主义贸易观,更为关注国民福利和公平贸易。中韩FTA将是推动中韩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它的建设虽面临策略选择、农产品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