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瑾瑜 《学理论》2012,(17):32-33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是对流动人口、常住人口服务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目标是实现动态化管理,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并以实有人口为服务对象,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稳定下来,在城镇和农村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铁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铁路辖区内出租房屋的管理已成为铁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一个难点。上海市公安机关“两个实有”全覆盖的管理经验的核心是通过全面掌握管内实有房屋和实有人口信息,达到“以房找人,查人知住”的目的,实现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管理全覆盖,从而确保管内政治治安的绝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李璐 《理论导刊》2012,(7):23-25,30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转变,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具有非均衡特征的利益分化时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暗流涌动。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实现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就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空间,正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城市基层管理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议行合一"到"议行分设"作为地方政府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性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运作绩效,但要实现更高层级的社区组织管理和社区建设目标,还需要继续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凝聚力工程"发源地华阳街道,是上海市首批命名的文明社区,地处上海市长宁区的东北部,面积2.04平方公里,下辖21个居民区,户数2.7万户,户籍人口7.9万人,实有人口10万人左右。现建成市级文明小区16个,区级文明小区27个,区级文明弄24个。华阳街道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背景下,积极适应"1+6"体制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以长宁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围绕"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三建融合"工作  相似文献   

5.
法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是所有制度中最为重要、稳定且权威的制度。法制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制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之义。针对湖南当前所面临的立法供应不足、行政执法乏力、司法保护软弱以及法制文化落后等主要法制问题,文章明确了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法制创新的基本路径,即: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思想武装,发挥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和完善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司法改革力度,以期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法制创新对"两型社会"的切实保障和积极促进。  相似文献   

6.
顾玉梅 《学理论》2013,(17):52-53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从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强对重点特殊人群管控帮扶、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完善"网格化"巡控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维度进行总结,为后续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提供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上海作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地区,遇到的社会矛盾往往也是"率先"的,各类矛盾比其他地区暴露地更早、更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提供稳定和谐的环境.基于此,本文从"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入手,对加强维护稳定和应急处突工作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小军 《理论探索》2011,(6):98-101
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基层党组织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必须实现"四个创新":一是社会管理主体要创新,二是社会管理方式要创新,三是社会管理手段要创新,四是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标志,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前提;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激发和凝聚社会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愈益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成为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新春伊始,中央即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研究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及其改革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山东省新泰市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依托"平安协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本刊特约几位专家学者,结合新泰市的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作深入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愈益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成为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新春伊始,中央即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研究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及其改革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山东省新泰市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依托"平安协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本刊特约几位专家学者,结合新泰市的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作深入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3,(4):F0002-F0002,I0001
天津市公安局宝坻分局现有党委班子成员8名,正科级以上单位72个,总警力870名。辖区总面积1400余平方公里,实有人口67万余人。公安宝坻分局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全面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三项建设"为载体,抓学习、强培训、夯基础、重落实,扎实推进公安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怀特海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立足有机论、整体论和过程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其二元论的实体思维与抽象主体性,诉诸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重建了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基于实践观点、关系思维和历史逻辑强调主体对世界改造与认识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寻求主体性与客体性原则的统一,最终将主体的主体性之生成与实践、认识以及价值评价内在地协同起来。怀特海则在有机宇宙论立场之下,基于泛经验论、泛主体论,认为任何可感的现实存在都是内在关系下"现实实有"这一终极经验主体的"结合体",而拥有主体形式的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显现借助摄入与合生,以客体性为前提,互为主客体——客体是曾经的主体、主体必将客体化,进而演进到"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因此,马克思与怀特海既在存在论上超越了抽象主体,又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更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14.
李志萍 《学理论》2012,(25):14-15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管理需深入研究进行改革创新,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是管理领域的一次创新发展,社会管理的创新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利益的调整。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可以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雷 《理论视野》2011,(3):33-34
加强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愈益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成为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新春伊始,中央即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研究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及其改革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山东省新泰市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依托"平安协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本刊特约几位专家学者,结合新泰市的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作深入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运用大数据思维推动公安基层基础信息的标准化采集与应用不仅是公安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及中国现代警务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公安厅在公安基层基础信息比如标准地址信息、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的采集录入中,存在信息采集内容和流程不规范、信息采集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需要以标准化为统领,规范信息采集内容及流程;以考核为导向,提升信息采集质量;以服务实战为追求,推动信息全面采集;以建立长效机制为路径,加强信息的及时更新维护,做实做强四川公安基础工作,提升基层基础信息服务公安实战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37)
<正> 随着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的新变化,社会管理已到转型阶段,需从宏观层面上整体推进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近来再次受到中央强调。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反映到高层信息显示,社会建设中存在多个"短板",易成为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陈丹 《求知》2014,(1):47-4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建设,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民主的发展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民主视角下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着发展困境,面对这些困境,需要完善立法,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建立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机制,转变政府观念,培养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都市城市化进程和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的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导入、外来人口聚集于郊区,导致郊区常住人口短时间内快速膨胀,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对新型城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镇管社区"正是适应郊区快速城市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