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公共管理者(本文在狭义上使用此概念,即公共行政人员及事业单位人员)作为活生生的人,有着普通人的本性,自然也有其自我利益追求的动机。但因其占据公共职位,执掌公共权力,应承担起"公共服务"职责,也因此,  相似文献   

2.
公共职位纳新应秉承公平的竞争机制向所有社会适格人员开放,这是社会阶层之间正常流动,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存在的上代“公共职位”占据者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实现的公共职位代际传递的行为和现象,却实实在在的为“既得利益阶层”的凝固和“社会阶层分裂”埋下了隐患。分析公共职位代际传递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实现路径,探索相应的治理措施,是一项值得研究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社会分配理论有着极严谨的逻辑与丰富的内容,它以那个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为前提,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全面透彻地研究了社会总产品、剩余价值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仅揭示了某些社会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特殊规律,而且还抽象出了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的分配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要在"十二五"期间成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治理中的诚实守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康之 《新视野》2003,(3):28-30
伦理学提出过许多德性条目,用以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其中,诚实守信就是人的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规范和准则之一,在个人这里,它是作为人做人的德性而存在的。公共管理是一个合作治理的体系,它的合作治理是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个合作治理的特征决定了道德因素在这种治理活动中的意义。公共管理者对于合作治理结构和体系的确立所能作出的贡献,就在于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诚实守信。公共管理的合作治理为公共管理者诚实守信的德性获得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社会治理活动本身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使人持有这一德性变得困难。这时,公共管理者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维护诚实守信的德性。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2,(12):63-64
肖畅在10月22日的《长江日报》上撰文指出:收入分配改革2005年已开始酝酿.但改革的理念、手段、时机一直争论至今,最常见的理由便是“利益集团阻挠”。但是,分配改革。原本就是要重新调整目前不甚合理、日渐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果说忌惮“利益集团阻挠”,那么分配改革将不存在任何改革时机,因为既有的特殊利益格局只会继续固化。坐等改革时机,就是让既得利益做大做强,然后改革空间将被迫一点点挤压。  相似文献   

7.
慈善事业是一种基于社会文化发展形成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现代慈善事业形成了综合性、反哺性、普惠性的社会功能,在新时期,推进发展慈善事业是体现我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发展战略,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调节阀和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也是通过发展慈善事业优化社会救助模式,有机推进公共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责任是由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三者耦合的复杂的结构体系。从来源上看,这三种责任分别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以及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在公共管理责任体系中,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强调对公共管理责任的道德整合,实质上就是发扬光大道德的张力,弥合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之间的缝隙,使得公共管理责任体系真正成为一个水乳交融的有机统一体。只有这样,公共管理人员才有可能经由道德责任的升华从而充分履行公共管理责任,真正做到以服务社会作为组织终极价值和职业终极目标,并真正成为社会的"公仆"。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12):64
刘敏在10月20日的《长江日报》上撰文指出:这些年,对于许多全局性的改革,人们总是能见到既得利益群体阻挠的身影。但是,"既得利益群体"好像只是印在纸上的一个词组,在这里或那里用来用去,有没有谁站出来说"我就是既得利益群体一员"呢?好像没有。人们就这样使用着这个词组,像是知道它的确切所指,但又有意无意地模糊它的确切所指。北京的一位学者谈及收入分配改革时说:"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很多部门、人群、利益集团,所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成福 《新视野》2003,(3):25-27
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职业主义是一种神圣的召唤,它呼唤公共管理者以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职业卓越和绩效,实现服务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要求公共管理发展一套职业的伦理,并且要求公共管理者实践之。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的核心是提供公共福利、忠实执行法律、承担公共责任、为社会树立典范、追求专业的卓越、促进民主。  相似文献   

11.
曾辉 《学习月刊》2012,(2):18-20
在组织网络时代,协作性公共管理(collaborative management)是公共行政的新兴领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中心-边缘"社会治理,政府间的协作也被赋予更多新内涵,协作既存在于强调政府层级的纵向环境中,也存在于参与者是地方并代表社区内多种利益的横向环境里。  相似文献   

12.
宽容是对他人的宽厚容忍。宽容不仅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和平友善的态度。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宽容还是一种德性。在社会治理领域,特别是在异质的社会,在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状态下,要实现社会和谐,更加需要宽容。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宽容不能仅仅作为少数人的偶然性的德性而存在,而应当成为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就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实践而言,公共管理者的宽容德性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谦和有礼,大度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放下身段,深入基层;平等待人,杜绝歧视;仁者爱人,关注弱势;解放思想,包容创新。  相似文献   

13.
提升石家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石家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是建设"幸福石家庄"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社会层面提升市民的公共文明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石家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正观具有"目标价值",而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和诺奇克的"持有的正义"理论具有"工具价值","工具价值"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目标价值"所用。以社会公正为视阈,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实施以"保障"为基点的"社会补偿"政策,不能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切实保障被征收土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该实行符合社会公正的、以"保护"为基点的"社会赔偿"政策,使得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既能"化地"实现工程建设现代化,又能"化人"实现农民身份转型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张康之 《探索》2004,4(4):37-40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这种社会治理活动中 ,人的道德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是以往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没有过的情况。公共管理代表着政治文明的一种新的类型 ,其中 ,社会治理人格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来 ,人的人格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社会治理人格是由社会治理类型决定的。人的人格可以通过道德修养的途径获得 ,但是 ,道德修养只不过是发现人的道德存在的过程。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 ,应当在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中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6.
攻府成本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作为社会和市场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与高效率市场经济的实现密不可分。高成本政府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障碍者,高效率市场经济需要低成本政府的推动。市场经济高效的机理在于政府角色的规范化;政府低成本是实现市场经济高效率的前提;政府成本与权力密不可分;政府不仅领导市场经济,同时还作为市场经济的利益分享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制造各种成本。政府应当在管辖区域内为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有效服务或公共产品,“死亡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政府必须找到税率的最佳点,政府成本转嫁使政府本身不太可能去控制成本,有时反而会增大成本,从而扭曲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削弱了经济高效发展的激励因素,同时也还可能导致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支出发生短缺。低成本政府的特征是“企业家”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法律约束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郑永年 《廉政瞭望》2013,(12):37-37
“只有通过克服既得利益,中国才能将改革进行下去”,这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现在的情形是:既得利益不会自我改革,政府和民众没有能力来克服既得利益。这种情形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问:中国的改革还有前途吗?  相似文献   

18.
杨帆  张伟 《唯实》2012,(2):25-28
社会公共伦理作为人们公共生活领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的一种外在保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共伦理建构中,存在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伦理的缺乏与道德日益多元化、个体化之间的矛盾。当形而上学的抽象预设及教条化、形式化的灌输相继遭到失败时,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或尝试也许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公共伦理的建构提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X-效率理论同样适用于再分配领域。"漏桶理论"天然地诠释了社会保障X-低效率存在的原因。由于政府失灵、制度设计管理缺陷、道德风险与负面激励等客观诱因的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其效率目标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漏出量,引发X-低效率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现象,这些现象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例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国内消费乏力等等,笔者在此基础上从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领域提出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