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泾川县民政局结合全县精神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方式,逐步建立了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长效机制。一是县救助管理站成立了城市社区劝导组、救护组,固定3名人员长期对过往流浪人员、弃婴、智残人员进行救助和遣返护送。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淮北市政府通过了《淮北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财政部门负责将救助管理工作经费列八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公安、城管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发现或遇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有责任告知其到救助站求助。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及时通知“120“或者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治疗。对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主动求助且符合救助范围的。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站: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提供交通便利。细则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追究.规定,对在救助工作中互相推诿或失职,渎职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政纪责任。对因工作不负责任延误救助.送治时间或拒绝收治耽误治疗造成死亡的.要依法追究医院和有关部门人员责任等。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09,(6):29-30
广州市天河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积极救助”的工作原则,秉承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核心理念,不断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劝告、指引和护送工作,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效净化了城市环境和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实施以来,惠州市救助管理站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宿、医疗、通讯、返家及接送等方面的救助服务。近年来,面对时有发生的恶意窜站、持利器进站、团伙进站打架斗殴骗取补偿等现象及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全站积极采取措施应对。2008年共救助求助人员2208人,没有出现一起不良事件,充分发挥了救助管理的社会功能,树立了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云南省双江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四项措施开展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一是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先救助后甄别。二是对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原因遇到困难的人员,实行分类救助。三是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进城务工人员及时帮助联系家属,提供乘车资金,使其安全返乡。四是加大街头主动救助力度,加强对车站周围、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重点巡查,保证流浪救助工作不留死角。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6,(7):26-26
湖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助工作的通知》(湘民救助发[2006]2号)。《通知》要求.从五个方面着手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文件精神,尽快制订地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安徽省铜陵市救助站制定"拓宽社区救助工作渠道,发挥志愿者救助工作资源,顺利推动冬季救助工作实施"工作方案。具体作法:一是开展救助工作业务培训。使救助劝导员和志愿者熟悉救助工作的政策规定和工作流程,了解救助工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李雪 《中国民政》2020,(1):51-53
操场上,一个女孩给一名工作人员套上呼啦圈,绕了没两圈呼拉圈掉下来,引起了一片欢快的笑声……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的冬天在阵阵笑声中温暖了许多。2010年成立之初,二站就以滞留上海、无法返家的流浪乞讨人员为接受对象;2014年接管了两个安置所后,救助量一直在800人以上,管理、寻亲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他们迎难而上,通过规范站内管理、开创跨省联动甄别模式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9.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12,(1):57-59
铜陵市开展冬季救助工作为保证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安徽省铜陵市救助站制定"拓宽社区救助工作渠道,发挥志愿者救助工作资源,顺利推动冬季救助工作实施"工作方案。具体作法:一是开展救助工作业务培训。使救助劝导员和志愿者熟悉救助工作的政策规定和工作流程,了解救助工作注意事项。二是做好救助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是群众反映强烈、高度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工作中的重点问题。6月28日,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就本区开展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工作情况依法进行专题询问。7名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提出问题,区民政局、区红十字会、区残疾人联合会、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区妇联、区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即席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民政部门参与开展入境外籍人员救助服务工作,是国家实施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后又一项救助业务的新拓展,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影响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当前,这项工作面临着许多困惑,急需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尽快制定出台有关入境外籍人员救助服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依法施救,从法律层面和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德州市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的冬季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健全救助管理网络,完善救助管理体系。下发《关于对救助管理网络建设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各街道办事处要设立救助工作办公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各社区居委会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处理日常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市民政局坚持底线思维,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积极构建规范、精准、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织密兜牢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安全网。坚持高站位,全力保证受助人员"零"感染。一是提前启动。一月即叫停向疫情高发区护送受助人员,并下发通知,建立晨检制度、体温检测、护送交接等8项安全管控措施,提前备足工作人员和防护用品。二是严实举措。第一时间协调市防控指挥部设置流浪乞讨人员集中隔离点,所有受助人员隔离14天无恙后进入救助管理机构。配足救助管理机构防疫物资,协调疾控机构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14.
陈涛 《中国民政》2010,(10):53-53
<正>近年来,河南省项城市民政局按照"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着力抓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成立了机构,落实了编制,今年又投资30多万元购置配备了各种办公设备,确保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截止目前,全市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2000多人,其中精神病患者433人,未成年人64人,老年人162人,痴呆205人,危重病人191人,弃婴89人。为12名唇腭裂患者作了修复术、6名脊椎裂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28名弃婴通过家庭寄养的方式健康快乐地成长,对打工无着、寻亲不遇等临时性有困难的1000多人  相似文献   

15.
王子福 《中国民政》2012,(6):35+37-35,37
自从《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后..救助管理工作实现制度性变革,收容遣送从强制性变为群众自愿性求助、政府无偿救助。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多年的救助实践和探索,对妥善解决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17.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12,(12):54-56
铜陵市开展"添衣送暖"救助工作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基本生活权益,安徽省铜陵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开展"寒冬送温暖"集中救助工作。救助行动以市主干道、广场、汽车站以及人流量较大处为重点地段,并更新救助引导牌内容、增加引导牌数量,在汽车站、火车站等处设立救助引导标识牌,协同各县区张  相似文献   

18.
鄢德新 《中国民政》2008,(11):41-41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现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从强制管理到自愿接受救助管理服务的重大转变.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人性化。因此,做到救助管理人性化服务是救助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结合四平救助管理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实现救助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讯     
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府[2003]67号)。《通知》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各级救助管理站的职能:市区县民政局负责对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加强对所属救助管理站的领导和管理.监督救助管理站落实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帮助救济解决困难.改善工作条件:市公安局、市建委(城管、市容监察部门)会同市民政局研究制定有关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管理部门求助的告知引导护送的办法.并指导实施。公安机关负责对有违法行为或有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处理。市卫生局负责制定救助管理站对口的医疗点,指导对受助人员中患病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建立以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办、综治委、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城管局等22局委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乡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了解、掌握全市范围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