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是统一战线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在培养党外干部,搞好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方面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是统一战线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切实搞好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旗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注重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民主监督已形成一系列配套改革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从而使我旗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全旗已使用不同层次的党外领导干部39名,占全旗领导干部的  相似文献   

4.
一、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安排党外领导干部.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政策 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力”。并强调“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基本政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政权机构中合作共事,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就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传统看,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所实行的“三三制”政权;但是,如果就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形成为一项政治制度而言,则始于1949年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津市市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加大了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和合作共事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关系。一、创新党外干部成长环境,为合作共事“造势”1.锻造认识,真正在思想上提升高度。市委经常利  相似文献   

7.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使党外人士“进得来” 党外人士能否安排得上去,合作共事环境是否宽松,关键是认识问题。各级领导首先要统一认识。要实现党外人物安排和合作共事工作的突破,首先要实现思想认识的突破,必须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政权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理论高度来认识,要消除一些同志思想上存在的党外干部“不需要、选不到、靠不住”的错误认识。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党外人士安排、搞好合作共事必须大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到国家机关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和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搞好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巩固国家政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实行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所决定的。我国是实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必须正确认识党外干部的属性及其在国家干部队伍中的地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党外干部选配领域;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必须注意夯实基础。坚持权责统一,是搞好合作共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大胆选拔推荐 党外人士担任领导干部 近年来,乌海市委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 特别是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搞好合作共事, 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多次召 开常委会议,专门进行研究;在市区两级人 大、政府、政协换届期间,专门听取党外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安排工作情况的汇报。 选拔推荐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是搞 好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按照市委的要 求,会同组织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培养、选拔 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意  相似文献   

11.
党外代表人士直接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突发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更能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治超越、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作用。因此,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12〕4号文精神、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直接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课题。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历程,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探讨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给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继而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积极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处理好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系,并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与其他社会阶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相处,是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底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提出了一系列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新理论和新政策。强调我们党必须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 ,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了衡量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标准 ,确立了多党合作的重要原则 ,为我们做好党外人士工作推进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规范化、制度化 ,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其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探索出不同的民主政治实践形式实现不同性质和内容的民主政治。从"工农政权"到"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民主联合政府的提出,最后到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及其实现形式的丰富与完善。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标志我党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A century ago,the bir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brought light to darkness in China.Uniting and leading the Chinese people in an arduous struggle,the CPC defeated Japanese invaders,overthrew the corrupt regime of the Kuomintang and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n 1949.  相似文献   

17.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当前,加强新形势下无党派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摸清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共与无党派人士的团结与合作,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对于统一战线工作本身,都是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党外代表人物及党外代表人物工作的概念、党外代表人物工作的基本条件、党外代表人物工作环境、党外代表人物工作动力因素、党外代表人物工作系统、党外代表人物工作系统的运行、党外代表人物工作系统的基本特性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立足于北京市党外代表人物工作,提出了目前党外代表人物工作需进一步改进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In 1936, U.S. journalist Edgar Snow made his first visit to Yan'an, Shaanxi Province, home to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during the late 1930 s and early 1940 s. At that time, China faced a severe crisis from Japanese aggression while the corrupt Kuomintang regime refused to form a united front of resistance with the CPC. The CPC-led Red Army had just settled down in north Shaanxi after an epic military trek called the Long March to break the siege of the Kuomintang forces and fight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相似文献   

20.
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是社会关系和个人特性的统一,其基本特征是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突出、群众中认同.把握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要注重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坚持以辩证发展的视角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