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李宏宇  李旎 《当代贵州》2014,(11):46-47
正2014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以"多彩风·布依情"为主题,文艺晚会、特产展销、书画摄影展等数项文化、体育、旅游、经贸活动陆续登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充分展示望谟改革开放成果。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2014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在黔西南州望谟县城王母广场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节以"多彩风·布依情"为主题,文艺晚会、特产展销、书画摄影展等数项文化、体育、旅游、经贸活动陆续登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把望谟县城变成各族群众同欢同乐大舞台,以"展示、展演、交流"活动充分展示改革开放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贞丰,被誉为"喀斯特公园县"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之地",境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居住着汉、布依、苗等25个民族。这里有传承千年的布依古歌、"天籁之音"布依八音古乐、美妙动人的布依歌舞,有沉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等布依族、苗族节日庆典,有布依八音坐唱、铜鼓十二则、布依勒尤、小屯古法造纸等国  相似文献   

3.
正册亨县近年来致力于保护民族村落古建筑、传承民族手工技艺,成为贵州省全力建设多彩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一大主力。3月27日,借2017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的东风,依文中国手工坊牵手黔西南州册亨县主题发布"黔西南州(布依)文化作品大秀",一系列以传承布依民族手工之美和文化精华为主旨的时尚活动随之陆续开展。其中,"小绣片爱上T"旧衣改造活动,将来自大山深处的布依族精美绣  相似文献   

4.
正一、基本情况黔西南州册亨县辖9镇5乡,总人口23.86万,其中布依族占76%,是全国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布依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有"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文化之乡""中华布依第一县""布依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基地"美誉。但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至今全县仍有5个贫困乡镇(乡镇整合后为2个)、6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81万人,贫困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3日,由贵州省民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文联、省布依学会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册亨2010布依文化年"在册亨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册亨县被省布依学会命名授牌为"中华布依第一县"和"中华布依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基  相似文献   

6.
正一、坚定自信,充分挖掘"金贵之州"的文化内涵美丽金州黔西南,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金矿。自然文化资源金贵。这里有水墨画卷般的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古朴自然的布依、苗族村寨,一望无边的高原草场,见证辉煌岁月的"二十四道拐",悠远动听的布依古八音。民族文化资源金贵。这里的"三月三""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  相似文献   

7.
正册亨县狠抓政治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平安册亨和省级文明县城,大力弘扬布依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融合发展。册亨县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81%,其中布依族人口占76%,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份,有"中华布依第一县"美誉。近年来,册亨县狠抓政治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打  相似文献   

8.
<正>贞丰县纳孔布依村,南面有旖旎的三岔河自然风光静候,东面和北面有溪水桑田环抱,再加上纳孔村自身的布依民族文化传承,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就可以充分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自身民族文化、土地资源,把保护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转化为村民们的财富,实现习近平同志在贵州提出的"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一、乡村旅游开发概况在国外,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武侯区历史文脉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恰逢良机。当前,进一步快速有效地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和消费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在"转型升级、整合资源、跨界融合、提升品质"上下功夫,高度彰显区域文化聚集效益,深挖"三国文化"、"商贸文化"等文化底蕴,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延续,融合历史人文经典和现代时尚元素,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把文化元素、文化韵味、文化氛围融入城市发展,积极打造以文化引领发展方向的人文魅力区。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6,(10)
正素有"金沙之城"美誉的奈曼旗地处通辽市西南部,这里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富集。近年来,奈曼旗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推介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从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到奈曼版画,一个个文化品牌,在这里闪耀着光芒。"诺恩吉雅"民族文化传承舞台"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着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这首情真意切的蒙古  相似文献   

11.
正黔南州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和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目标,紧扣生态和文化资源,以抓旅游带发展、促脱贫,奋力打造贵州南部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享有"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美誉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布依、苗、水、汉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56.7%,年均气温16.6℃,被誉为"天然氧吧",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62%。近年来,黔南州以《黔南州推进旅游提质升级着力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为统领,以着力系统地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着力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凯里学院以保护、传承、弘扬研究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努力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学府"。民族原生态,贵在黔东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地。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孕育、保留和传承了苗族侗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原生态文化。凯里学院是黔东南州唯一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传承、弘扬、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凯里学院应有的担  相似文献   

13.
正以节庆办会生动直观地推介和传播贵州形象,拓展旅游市场。在节庆品牌的带动下,多彩贵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不断提升。贵州素有"文化千岛"和"民族生态博物馆"之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力地支撑了民族节庆旅游的文化资源,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可谓"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近年来,贵州各地依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打造  相似文献   

14.
邓家富 《当代贵州》2011,(14):38-38
望谟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快速赶和快速转来推动跨越。通过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将望谟建成具有南国风貌的布依城,西江上游经济区内经济重镇,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对于山西振兴崛起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应深入挖掘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大力打造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品牌的情感内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亲""清"的创意产业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提出以"工匠精神"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通过全力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的一个溶洞中,造纸师傅从纸浆池中舀起纸浆,双手用力,反复摇晃,使纸浆在模具中均匀平铺,然后出纸,整个过程短短几十秒,一气呵成。"古法造纸的品质高、质量好,很多美术书画院校直接从这里下订单。尤其是‘迎春纸’还被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指定为文物古籍修复纸。"丹寨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6,(28):2-3
正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高荡古寨较好地保存了特色鲜明的布依族第三土语区文化风貌,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农耕文化保留及传承较为完整,被人们称为"千年布依古寨"。2013年,高荡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贵州省,共有  相似文献   

18.
<正>一、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黔东南州的原生态民族旅游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原生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把原生态民族旅游业作为拉动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抓,在发展旅游业方面连出组合拳、频出大动作,从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大州到打造原生态民族旅游发展升级版,从创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到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作为黔东南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9.
李万军 《当代贵州》2014,(15):34-35
正依靠神秘、厚重而灿烂的布依文化,月亮河景区正逐渐成为集观赏性、参与性、游乐性为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露天生态博物馆。弯弯似月的岩石上,雕刻着的"中国布依第一村"十分醒目耀眼。岩石下边,悠悠西去的月亮河唱着欢快的歌,鸭子成群,顺着月亮河歌声快乐地追逐嬉戏。河两岸一边是供人观赏、旅游采摘的红心猕猴桃,一边是"中国凉都·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生态园内,布依族男女翩翩起舞,敲着铜鼓,歌唱幸福歌唱共产党的歌声在群山回荡……  相似文献   

20.
张振鹏 《求实》2012,(10):73-76
文化创意产品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的精神消费产品,承载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优秀特质在于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展现文化创意能力,建立世界文化认同。通过创意联盟构筑产业核心能力,产业链衍生产品价值,传媒产业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能够实现中国文化创意产品优秀特质向实际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