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洋 《前线》2017,(8):70-72
<正>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风范的展示,是城市风韵的表达,是城市风貌的象征。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北京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都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刘根生 《唯实》2013,(12):95-95
<正>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南京主政者坦言:要持续科学发展,务必做到三个"敬畏":敬畏老祖宗、敬畏老天爷、敬畏老百姓。城市人文资源如同隐形宝藏,也是城市之魂,铸就了不同城市个性和风范,构成了城市令人神往的魅力。敬畏老祖宗,是在城市建设中,带着使命感保护好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丰厚人文底蕴,让历史文脉神韵永续,使城市因"独一无二"更具个性和魅力,以文化育文明。  相似文献   

3.
陈名杰 《前线》2016,(11):73-75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强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北京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4.
王小锋  王玮  蒋维  邹世奇 《唯实》2022,(4):76-7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写进报告.南京市栖霞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和"第一金陵明秀山"的美誉.山中的栖霞古寺拥有1500多年历史,是佛教"三论宗"...  相似文献   

5.
正在钢筋水泥构建起来的"城市森林"中,凯里是个例外。一座城市的底气,皆源于生态、文化。留住了民族文化,就留住了一座城市的"根";打开了思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自然"天地宽"。凯里,一座看得见青山绿水的城市!凯里,一座留得住乡愁的城市!凯里,一座富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城市。……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  相似文献   

6.
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传承城市文脉,更是为了更好地衔接历史与未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传承城市文脉,更是为了更好地衔接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7.
以"奇妙岛屿"为主题的开幕式、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主的环保创意大本营、以"奥运传奇地图"为代表的奥运纪念品??伦敦,这座唯一3次被选为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国际创意之都,正在展开创意的翅膀,为奥运历史增光添彩。奥运开闭幕式:另辟蹊径的创意舞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于当地时间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资源,也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9年视察我市梁启超纪念馆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武侯区历史文脉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恰逢良机。当前,进一步快速有效地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和消费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在"转型升级、整合资源、跨界融合、提升品质"上下功夫,高度彰显区域文化聚集效益,深挖"三国文化"、"商贸文化"等文化底蕴,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延续,融合历史人文经典和现代时尚元素,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把文化元素、文化韵味、文化氛围融入城市发展,积极打造以文化引领发展方向的人文魅力区。  相似文献   

10.
马冀  伏凌涛 《实践》2007,(10):42-43
任何一个时代的城市文化,都不是凭空创造的,它的繁荣与发展.都是以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作为出发点和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任何割断历史,轻视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和态度,都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所以,对前辈留给本城市、本地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精心保护,并结合本地实际,推陈出新,创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长期以来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有效延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又增强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推出"跟着非遗游贵州"系列报道,本期请看"非遗+文创"篇,了解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结合折射的文化魅力。"这些手拿包和丝巾都结合了本地传统的蜡染技艺,再由蜡染技艺师制作出来的!""真漂亮,给我拿几个吧。"6月28日,走进安顺市"山里江南"度假区文创园蜡染工艺体验馆,蜡染技艺师莫宗艳正在向游  相似文献   

12.
"海上福州"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船文化产业资源:水体、海岛海岸景观资源;海丝文化、郑和下西洋、船政文化等船文化遗产类资源。福州要把握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海丝"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整合发挥福州船文化资源优势,以世界级船文化旅游项目(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把福州打造为世界船文化旅游之都和"海丝"人文交流合作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定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通常显示着这个城市既往文化创造的极致.定海古城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处理好定海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发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名城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级空间布局架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的"引擎",其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浙江省提出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  相似文献   

15.
阳泉市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这一重大结论,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证: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都没有自主或主动创建过城市。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曾收复和解放过诸多城市和县城,也对这些城市进行过为我所用的城市改造,但只具有接管性质,只有阳泉市是第一次创建城市。"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第一次明确了"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概念,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其次,"中共第一城"红色历史文化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一样,都具有面临重大转折应运而生的特质,都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财富;最后,"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为党的文化建设拓展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刘玮 《学习月刊》2014,(4):116-117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民族之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社会教化功能.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是文物部门和博物馆的应尽职责。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城市化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城市不仅需要经济基础和社会支撑,还需要文化凝聚,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实现城市健康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进程中容易引发文化认同危机,而内涵的缺失是引发文化认同危机的重要因素。记录和容纳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风情和民族认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内涵与特质的独特标识,只有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文化认同危机的发生。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要实现城市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更新思想观念,完成从城市工具理性向城市价值理性的转变和跨越。  相似文献   

18.
对“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畲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畲族文化不断经受现代文明的撞击,致使相当部分的优秀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的境地。今天,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畲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  相似文献   

19.
厉无畏 《前线》2013,(3):27-28,36
从战略意义上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作,是三条重要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服务能力,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挖掘了文化的历史积淀,凝聚了文化的创新精神。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宜居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内涵、人文形象的促进机理,有助于引导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为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