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文摘     
学术文摘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李龙、邓传明在《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撰文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法治建设三个基本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2.
论法治社会中的敬业精神李国海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强调,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精神文明与法治精神保持高度的同质性。然而,在社会道德领域内,由于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的道...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地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湖北,对于保障和促进我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和促进全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对我国现阶段…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对科教兴国的意义和作用□魏庆同现代文明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三是制度文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不仅是我国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如何领导国家这一历史课题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这一治理方针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它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大意义。一.完整准确理解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为了更加准确、完整的理解依法治国,我们必须对以下两个概念进行辩析。(一)法制与法治法制与法治是多年来混淆不清的两个概念,两…  相似文献   

7.
詹立风 《群众》2015,(1):38-3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冶社会一体建设”。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固本之举。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县情,紧贴民需,狠抓落实,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夯实法治中国的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党确定的一项治国基本方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于2006年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法治思想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管子》中已出现了“以法治国”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强调通过法制对社会和国家事务进行管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离开了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是不完整和没有保证的现代化。省委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就是在深刻分析新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后作出的科学决策。“法治浙江”既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又与之一起构成了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以前通常使用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只有一字之差。准确理解和把握“法治”和“法制”这两个词,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精神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法治”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法治”被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平台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时强调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属于政治文明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 ,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 ,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党中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国方略以后,大小报刊群起阐释,各个地方响应党的号召实行法治。一时间,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治瓦围。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其中把“依法治国”曲解为“依法治民”的认识和做法,带有倾向性。有些地方把法治主体明确定为政府,由政府制定治省、治市、治县方案,所治对象一般确定为行政事务和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等,无形中把“依法治国”简单化为“依法办事”。这有悖于“依法治国”的本意,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相左。“依法治国”中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作为我国立国之本的科教兴国和治国方略的依法治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科教兴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依法治国和科教兴国的根本目标。牢牢把握和深入理解它们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社会进步是一个综合范畴,它包括政治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文化进步、社会道德伦理进步等许多社会要素。依法治国,意味着在这所有的社会要素和社会方面都推行法治,这是我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针和目标任务。下半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举措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使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治对精神文明具有基础性作用。首先,法治的本质在于秩序和规则。由于法治具有国家强制性,任何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否则就要受到制裁。这是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文明所不能比拟的,法治的推行势必有助于培养全社会普遍的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同时也是建立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由于法治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一种制度建设,因而通过实行法治,就可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建立起一整套文明的制度,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人们…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统编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第三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明确建设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而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项基本要求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是在第八课前两框“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与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立法治国家相适应,依法行政的目标必然是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97年4月18-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法学研究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召开了"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外地和北京的专家学者共80人参加了研讨会。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们围绕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法律与道德、实现依法治国与建设精神文明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与会者在对两者内在价值、目标方向和社会意义趋于认同的前提下,从不同视角作了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一)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需求,两者是互需关系。有学者指出,在建立和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它要求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国家事务的运行遵循法治的原则,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规范和理性。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始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保障,也是中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特色。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可以更好地使国家和社会形成健全的法治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状态,使整个社会成员对法治形成发自内心的坚守和由此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状态。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视域中,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清晰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20.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32):3-3
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治国路线图 10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