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顾静 《人民论坛》2010,(3):122-123
工笔花鸟画题材表现正在克服从前的单一、雷同、肤浅和缺乏学术探索的缺点,重视画家的生存环境,重视表现内心感受,发掘精神价值,而这些都在推进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并形成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形式、风格、流派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2.
工笔花鸟画题材表现正在克服从前的单一、雷同、肤浅和缺乏学术探索的缺点,重视画家的生存环境,重视表现内心感受,发掘精神价值,而这些都在推进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并形成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形式、风格、流派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英 《求索》2014,(12):91-95
在中国画史的传统写作中,崔白被一贯的认为是具有改革宋代宫廷院体画风和开创文人水墨绘画的双重意义的人物。在富丽精致的黄氏风格的映衬之下,崔白文人野逸的一面被凸显出来,相对的,其艺术创作中注重工笔写生、讲求格物致知的一面被弱化。在新儒学兴起,理学发达的宋代,主导宫廷画家创作的主要是流经整个宋朝的理学精神。虽然绘画中的“理”有别于宋儒经典中的“理”,但宋朝的新儒学所推崇与遵循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是其孕育、生长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出来的崔白和他的创作,虽然有偏离之前“黄家富贵”风格的一面,但同样他的作品中也继承了许多前人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价值判断等等。所以本文希望以崔白为载体,通过对其创作中“变”与“不变”(变是相对于黄筌父子富贵妍媸的绘画风格,不变是指其身上所承载的宋人重理的哲学精神)的分析,来观看支撑着宋朝工笔花乌绘画发展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只是这么一幅小小的画,竞画了25个神态各异的蔗农,那是仙游画家张清岩先生在1965年创作的工笔年画《丰收》,入选全国美展,并收藏于国家美术馆。之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包括书、画、印,在国内外发表作品两千余件,也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大师风范     
《中国统一战线》2014,(4):F0003-F0003
龚文桢,当代工笔花鸟画领军人物。1945年生于北京,师承著名画家田世光,李苦禅等。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对外友协画院名誉院长。龚文桢以工笔花鸟为主攻方向,既和他的老师有同功之妙,也有异曲之貌。所追求的艺术形象有他自己的天地,突出荒树野花的面貌,强化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用笔用色处处务实,一笔不苟,实中有虚,在浓厚中见清淡。严谨中见灵活,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吕松霞 《春秋》2009,(4):60-60
徐孟海的姥爷是一位画家。7岁起,他跟姥爷学画画,一画就是40多年。他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题材的花鸟画,从严谨细腻的工笔,到工笔写意结合,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创作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徐孟海的日常工作是烟台艺术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1980年,莱阳师范美术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烟台旅游学校当美术教师。他教学很认真。  相似文献   

7.
杨挺 《政协天地》2008,(12):66-66
~~杨挺工笔山水画艺术@杨挺$福建省政协$福建省画院$《画院·画家》!美术主编~~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就其主要表现手法来看,不外工笔和写意两大类。自元明以后,写意画名家辈出。在工笔画方面,虽有仇英、唐宣、吕纪等名家,但就总体来说,已不复有唐、五代、宋辉煌灿烂的风貌。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时代的要求,工笔重彩画重新振兴,走向繁荣。这里不但有老一辈名家的倡导与作出范例,更有有志于继承和发扬工笔画优秀传统的一批青年画家,他们潜心于研究、继承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更有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的精神。青年画家李树宝就是其中的姣姣者。作为一名年轻的画家,李树宝首先致力于继承优秀传统,然后在观透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成员,我国著名工笔画家朱朴存老先生的第二本画集,近日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该画集收集了他创作的54幅花鸟和西南游踪10幅写生作品,这些作品融铸南北、宗法造化、汇合百家笔尽意化,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墨法精绝,高妙入神,...  相似文献   

10.
会画画是农家子弟盛成香的一技之长。多年来,他勤学苦练,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深得画中三昧。为了更上一层楼,1977年盛成香到上海东方艺术学校国画班深造,拜画家于长寿为师;1979年又进武汉黄鹤楼书画社国画研究班学习,被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鲁光纳为弟子。此后,盛成香追随鲁光教授不仅学工笔菊,还画其它花鸟草虫,既悟到了先生墨韵淋漓、秀美细腻之手法,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兼工带写的风格。从1982年的个人画展开始,盛成香在本职工作之余办了一个又一个画展,画作也不断流往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地。1985年,36岁的盛…  相似文献   

11.
曾经走遍八百里秦川沟沟壑壑的画家李百战,受长安画派著名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一批大师的画风的影响与浸淫,使他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秦腔一般的粗犷与豪放,题材颇为广泛,用墨不拘一格;既有精细的的花鸟,也有挥洒的山水写意,而且还擅长工笔人物,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北  相似文献   

12.
自成一派的写意虎唐书中国人画虎历来以工笔居多,牛德光恐怕算得上是当代画家中较早尝试用大写意笔法画虎的了。他从60年代开始与虎为伴,研究虎的形态、骨骼、神情、习性,探索画虎传神的技法和决窍,到80年代初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大写意虎画派,人称“牛派虎”。百...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2)
<正>在亚创联文化中心群里,认识了一位画家。他画的荷花,让我突然眼前一亮,觉得意境高雅、笔墨不俗。他是山东济南画家宋盛明,通过艺术交流,看到他更多的作品。我觉得有必要,应该把这样一位画家的国画作品,介绍给大家。让美的艺术,展现给大家共享。宋盛明,出生于一九六二年,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他擅长工笔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政协常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教授,作为一位在当前中国画坛较为活跃的人物画家之一,在写意人物画领域成绩斐然。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觅到了表现自我情感的艺术语言,既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内涵,又给传统中国画赋予了新的语言,创作出前人未有、笔墨意趣相结合的作品。郑军里早年主攻工笔人物画,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专心研究写意人物画,并创作出了120幅优秀的历史人物画。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国论坛》2009,(2):178-179
陈良敏,1951年生于福建。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办公厅书画创作室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笔画院副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几年,应邀为有关部门创作巨幅画作,其中:北京人民大会堂——《日月争辉》、《百花争艳》全国政协——十八学士登瀛洲、《蟠桃会》、《高逸图》、《瀛洲雅集图》  相似文献   

16.
林玉 《春秋》2016,(1):48-49
细读1988年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书画》第二十三辑,看到刊登在这一辑上郑小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阿妈》《秋收》和《苗岭赶秋图》(局部),给人的感觉就格外不同,在不觉为之一震的同时,一股南衷的感慨禁不住从心底油然而生。工笔重彩人物画历史悠久,是中国画很古老的一个画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和花的世界。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青年画家刘怡涛的工笔花鸟画也是这样一个生机盎然、情韵融融的世界。刘怡涛一九五五年出生于云南名镇普洱,家乡的奇山秀水、绿色田园使他自幼即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4)
正首次来到著名工笔画画家万京民老师的藏画阁,不管是诗意盎然的小品国画,还是气势磅礴的水墨,其画面都满溢空灵之气,简逸奔放、明快温馨的格调让笔者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万京民老师的工笔人物绢画,人物极具神韵,服饰华丽飘逸,衬景宛如仙境,色调鲜活清雅,画工俊巧细腻,都让人为之折服。万京民被称作当代工笔人物绢画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走进画家宝松的画室,就仿佛走进了一座奇妙的绘画艺术馆:色彩斑斓的油画、气势恢宏的工笔重彩、潇洒不羁的大写意以及中西合璧的创新中国绘画作品……宝松以独到的视角、极具个人特色的画风以及精湛深厚的功力讲述着华夏文明的璀璨和中国绘画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肖巩 《今日上海》2009,(9):46-47
世界著名拍卖行苏富比,贯以注重艺术品质量闻名,对当代画家作品,尤其看重其实力和潜力,上海画家乐震文是他们力推的画家之一,足以见乐震文艺术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