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2.
在华安县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60多座土楼。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两岸土楼情     
南靖是福建土楼的故里,共有大型土楼15000多座,主要分布在书洋镇、梅林镇等。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蔡戎  赖德成 《政协天地》2012,(Z1):44-46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09,(1):29-30
2008年7月7日,从太平洋彼岸的澳大利亚菲比特市传来福建土楼通过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定的特大喜讯,全县人民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为华安土楼走向世界而欢呼雀跃。作为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的华安土楼能顺利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申遗”历程凝聚着广大县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6.
“土楼真是太美、太神奇了!”7月20日,参加第四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西行的近200名台湾青年,来到南靖县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标志性建筑——田螺坑土楼群,面对如“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的土楼,来自台湾的青年们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7.
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永定建县500年,是著名的老区、侨区、矿区、土楼集中区、客家人聚居区。永定县位于闽粤两省边界线上,是福建西部进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的战略要冲,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福建土楼,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客家土楼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楼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0,(11):49-49
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10.
滕志朋  肖文欢 《前沿》2013,(1):186-189
福建土楼和围龙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杰出产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把“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都理解为生态性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土楼和围龙屋承受着旅游开发带给它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不利于保护传承它的方面更严重。保护传承土楼围屋,就必须保护其整体的生态性。因此,应测定旅游容量,严格限制游客人数;加强监管,禁止和消除目标群体损害土楼和围屋生态的行为;加强对土楼围屋蕴含的生态文化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以保护传承土楼和围屋。  相似文献   

11.
我生息于斯的闽西,不久前举行过一场盛典:庆贺“福建土楼”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金榜。 福建西部这片土地,不仅出产土楼这种外形特异的宏伟民居,它还怀拥曾经出没着华南虎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与武夷山同为丹霞地貌的冠豸山;  相似文献   

12.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形态独一无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努力为"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跫响东洋楼     
唐宝洪 《福建乡土》2012,(5):40+42-40,42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及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上述"六群四楼"因被加冕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招来四面八方的游客青睐时,地处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的东洋楼在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中淡泊而恬静地守望着跫音。东洋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前后历经98年之久才竣工,迄今有348年历史。此楼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内外两重方土楼组成,似鱼网形,俗名网形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卫星扫描到八闽大地崇山峻岭中依山傍水间的一堆堆圆形、不同组合形式的建筑物,成了美国科学家心中的疑团是什么军事基地、军事设施?到后来,才知道这是福建土楼。  相似文献   

15.
中华建筑奇葩:客家传统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文 《台声》2005,(7):74-75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同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一、坚固性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土楼     
孙燕娜 《中国减灾》2005,(12):F0003-F0003
土楼是用土夯建成的民居,主要集中在中国福建、广东和江西三省的交界地带。这些土楼用未经焙烧的砂质黏土和贴质砂土拌合,加之竹、木、树皮、茅草、泥土、石块夯筑而成,具有防御、居住等多重功能。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现存的客家土楼,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建筑。这些建筑现在还保存完好,是由它独特的施工技术决定的。客家土楼把中国传统的夯土施工技术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7.
土楼一夜     
傅翔  韦凌影 《福建乡土》2010,(4):8-10,38
到过永定多次,每次都要见那圆圆的土楼,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楼上楼下瞎转一圈,然后留下土楼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说孤单,是因为它作为民居太大了,太高了,而里面的人实在太少了。每次急匆匆走过,心里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次又到了土楼,有了一次货真价实的土楼之夜。  相似文献   

18.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专程到闽西考察后,认为“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乡村建筑模式”。当我们走进这古老的圆形土楼,发现楼中有楼,环环相套…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1日,是《福建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的日子。“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条例》的宣传工作,确实做到依法保护土楼,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让土楼的明天更美好,为子孙后代造福。”南靖县书洋镇人大主席陈毅勇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福建乡土》2010,(1):F0004-F0004
王福平,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已出版摄影载文集《土楼情怀》和《土楼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