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振英对中共创建做出的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翻译列宁阐述民族问题的重要文献《民族自决》,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努力;主编《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介绍了十月革命及其后的俄国国情;为《共产党》等刊物撰写相关文章,介绍世界范围内共产党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是一个艰辛过程,如果说创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广东建党开始的话,在中经"广东共产党"之后,"广州共产党"的成立即完成了创建工作,改建为"中共广东支部",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也将党的活动范围从仅限于广州一隅扩展到全省范围。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有其自身特点:是广东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同广东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晶,是从1920年8月建团开始的,是与无政府主义者先合作后决裂中完成的,骨干成员是本地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创建之初就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之初,结合广东革命斗争的实际,积极开展了发展党员、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3.
袁振英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广东省东尧籍袁振英,曾追随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做了许多有益的丁作。对此,他评价自己为“共产主义马前卒”。~①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些事迹长期以来鲜为人知或被人忽视。本文试图对袁振英在党创建时期的作用作些探讨。 一、加入中由共产党发起组 袁振英,别名震瀛,1894年7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芜县温塘乡(现称为东莞市东城区温塘村),其家族是明朝末年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后代。在广东省文史馆保存的袁振英个人档案中,他亲笔填写着:“‘民九’(1920)参加上海和广州共产党小组”。~②…  相似文献   

4.
1、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继上海、北京等地之后,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冬至1921年春酝酿并成立。不久,成立中共广东支部。1922年上半年,成立中共广东区委。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随后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中共上海、北京、湖北、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党组织在中共一大前就已建立,至今已近90年。为深入探讨党的创建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革命理论、进行组织建设、开展群众运动等方面的历史功绩,促进中共早期历史研究的深人,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定于2010年8月中旬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回顾党的创立时写道:"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这"五十多个党员"究竟是"五十几个"呢?2013年12月,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认定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共有58人,即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以下简称"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14人,北京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16人,长沙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6人,武汉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8人,济南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3人,广州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4人,旅法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5人,旅日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为2人。2016年6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采纳了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7.
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同共产国际使者、陈独秀来粤有密切的关系。1920年秋,共产国际派米诺尔、别斯林来到广州,在他们的策划并亲自参加之下,广州"组织了共产党",其成员多数是无政府主义者。1920年12月,陈独秀来粤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并指导广州建党工作。由于信仰不同,无政府主义者退出广州共产党组织。陈独秀遂以《广东群报》的编者为骨干,于1921年春改组了广州共产党组织。  相似文献   

8.
彭湃在日本留学时,施存统发展他加入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写信告诉陈独秀。彭湃回国后到广州找陈独秀,由于彭湃已经远离日本小组和上海小组,从党员属地管理出发,陈独秀让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人谭平山吸收彭湃加入广东小组,时间是中共"一大"召开前的6月中旬,所以,彭湃是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谭平山对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是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他积极在广东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广州共产主义青年团,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共广东组织,在领导广东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扩大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等方面不遗余力,使"共产党广东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群众基础较好,坚强而有战斗力的一个地方党组织"。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16,(4):57
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深入研究广东南路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史,宣传创党前后的革命历史,由广东海洋大学南路革命研究所主办,拟于2016年6月下旬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南路的传播与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学术研讨会。即日起面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公开征文。  相似文献   

11.
谭平山是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谭平山在北大接受马克思主义,创办《新潮》《政衡》《广东群报》等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广东建党奠定思想基础。陈独秀、谭平山等创立了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谭平山先后担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广东区委书记。谭平山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主任,在广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广东建党奠定阶级基础。在谭平山等努力下,广东成为全国大革命中心地区。中共早期党史上的"南谭、北李、中陈"的说法把谭平山和陈独秀、李大钊相提并论,反映出谭平山在建党时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山西很早就有共产党的活动和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北方地区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1920年,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共产党首批党员之一的高君宇,回到家乡山西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于1921年春,受北京共产党组织负责人李大钊的派遣到山西,筹建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李继锋、郭彬、陈立平著的《袁振英传》,已于2009年7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的公开出版,使早已被尘封的袁振英史迹得以重现于世,为我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出版的党史书籍,基本上都是说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即广东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秋天或年底,其宣传刊物是《劳动者》周刊,成员是谁、有哪些活动不清楚。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苏联转来一批俄文资料,其中有1921年《广东共产党的报告》,报告称两名俄国人与广州的7名无政府主义者共9人于1920年底建立了广东共产党。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陈独秀的指导和组织下建立的,他支持创办《广东群报》,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坚决斗争,组建广东党组织并指派代表出席党的一大,通过一系列建党活动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陈独秀在广州时间不长,但由于其独特身份和影响,更由于其积极组织和努力,使广东成为全国建党活动最活跃,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有组织、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3):F0002-F0002
<正>包惠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湖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中共湖北党组织的领导者、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建国后孜孜不倦地撰写了许多回忆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史料,为中共党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深化中共创建史研究,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于2014年9月18日(周四,暂定)举办"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研究学术座谈会",诚邀诸位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7.
陈俊凤 《广东党史》2010,(10):28-30
<正>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组织,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推动,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后,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和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的指导和参与之下,经过长期努力而创建起来的。广东党的组织,经历了广东"共产党"、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共广东支部几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刘涛 《党史文苑》2012,(18):23-25,38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在中共建党前后,他曾在欧洲奋斗将近三年。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筹建了中共旅欧支部,用行动支援了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合理要求,筹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理论的《少年》期刊,并为中共组织吸收了周恩来、朱德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旅欧期间积极探索党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对中共理论建设值得借鉴的思想。他在旅欧期间的积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发出《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的通知》。《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简明而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从创建地方组  相似文献   

20.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在中共建党前后,他曾在欧洲奋斗将近三年.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筹建了中共旅欧支部,用行动支援了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合理要求,筹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理论的《少年》期刊,并为中共组织吸收了周恩来、朱德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旅欧期间积极探索党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对中共理论建设值得借鉴的思想.他在旅欧期间的积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