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巍 《岭南学刊》2009,(2):82-86
如何寻求和拓展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来源一直是行政学界孜孜不倦研究的重要课题。伴随整个社会发展,基于工具理性的官僚制行政范式正在走向民主的对立面。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研究思潮认为,公共行政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合法性建设要从主体理性向制度理性转型。场域理论,话语政治,交往理性,协商民主应该逐步接替科层制、二分法、专业效率对公共行政的统驭。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审视、评判和重塑公共行政精神,有利于引导整个行政体系作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本质要求的系统变革,增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基础.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本质要求相适应,公共行政精神应当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者互动关系的全新视角来重新加以建塑.就中国的特殊行政生态而言,应着力催生具有民主取向、法理取向、服务取向、多元治理取向、公平取向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3.
有关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合法性危机,过往研究往往集中于讨论不同学派的对立与争鸣,其中暗涵了合法性危机的产生源于多学派对立而不能形成统一学科范式的逻辑预设。事实上,公共行政学作为与现实行政紧密相连的实践学科,其合法性危机由政府合法性、学科合法性、以及知识对实践指导的合法性三部分的危机所组成。合法性危机的形成并不在于学科内部内纷繁复杂的学派,而在于没有任何一个学派可以自洽地解释行政行为并对行政实践提出具有规范意义的指导,从而使公民满意。公共行政学中的管理主义、宪政主义以及公民参与理论对于提高公共行政学合法性进行了不同尝试,但都存在逻辑悖论。在思想和实践层面建构公共共同体,是提高公共行政学合法性的可行路径,而这也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范围内 ,建立在韦伯官僚制度下的传统公共行政出现了合法性危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表现为以官僚体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行为成本高而透明度低、公共行政目标缺少战略思维、公共行政产出无标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产生这些危机的根源主要由于公共行政思想在本土化、行政体制的形成和改革过程中的偏差而引发的。治理我国公共行政的危机主要包括完善官僚体制、推进政府“合法化”和推行“法治之治”等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行政学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新公共行政学是行政学发展的一次范式转换,它突破传统行政学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思维局限,以社会公平为核心价值观,以民主行政为学术识别系统。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应从中得到启示,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公共行政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分别进行了一场具有"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行政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突破性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的延续与发展。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其沿袭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路径进行的政策修正与社会改良方法。最后,本文从路径依赖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逐步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发生着全面的变革。在社会治理领域,工业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将逐渐被后工业社会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所取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也将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演变。服务行政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其服务导向、公正导向、公民本位、充分的开放性、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基本构成因素将充分地反映出这一领域后工业社会总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公共行政人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格扭曲。道德经济人型公共行政人格是契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最理想的行政人格,其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为互利性、规则性和主体性。而要塑造道德经济人型公共行政人格,必须要通过立法、监督、激励等行政伦理的他律与行政道德理性、行政道德自主性、行政道德修养等行政伦理的自律相结合,达到完全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政范式的变迁,公共行政的价值导向发生变化。公共行政应该坚持哪些价值以及如何坚持这些价值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公共行政价值的划分不能简单采取公平—效率二分法,而应该从更为广义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市场价值和公共价值。从转型期的中国行政实践来看,两类价值不会自动走向融合,需要公共价值管理这一新的行政范式予以调解和引导,从而最终实现公共行政价值的强效整合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公平和效率是公共行政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效率导向下的公共行政把自身看作一门技术、一种科学、一种无异于私营部门管理的管理;公平导向下的公共行政则更为关注公平价值,并将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参与性、民主性视为公共行政合法性的基础。正是这两种取向的矛盾与博弈,推动着公共行政学说的发展和演变,并将公共行政学分为两大流派:效率取向下的公共行政学和公平取向下的公共行政学。事实上,公共行政体系应是公平与效率价值的整合统一,这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三维视角中的公共行政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的概念在三重关系中获得了原则性的规定。首先,公共行政是在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中得到定位的,所要解决的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应当基于科学理念还是基于伦理观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公共行政生成时期的学者们基本上主张依据科学的理念去进行政府体系建构,开展社会治理活动。第二,公共行政是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中获得相对独立性的,是在政治与行政的分化中通过赋予政治价值中立的特性而使行政具有了形式上的公共性。第三,是在私人性与公共性的区分中界定了公共行政,指认公共行政是公共部门的管理,以求区别于私人部门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公共行政人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格扭曲."道德经济人"型公共行政人格是契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最理想的行政人格,其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为互利性、规则性和主体性.而要塑造"道德经济人"型公共行政人格.必须要通过立法、监督、激励等行政伦理的他律与行政道德理性、行政道德自主性、行政道德修养等行政伦理的自律相结合,达到完全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伦理:普遍价值与中国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伦理因其对公共性的共同诉求而拥有了普遍性的特征,更因其对现代政治价值的依赖而使得这种普遍性特点尤显突出。然而,各国的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公共行政伦理也会因应这些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和诉求。我国独特的行政价值传统及整个行政生态必然对我国的行政伦理发生重要影响,这使得分别探讨和论证公共行政伦理之普遍价值与中国特色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共行政学建构路径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学中国化”是中国公共行政学建构路径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重心是从中国公共问题的原生性背景中解读公共性,应当体现出一种对公共性的中国关怀。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公共行政学将是“行政学中国化”可预期的学科成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设置及其改革方面经验的分析和总结 ,为做好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推动行政改革 ,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亚洲行政改革的背景要准确透视亚洲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的驱动力量及其作用方式是困难的 ,但从总体上透过 2 0年来全球公共行政改革的表面态势 ,我们仍能捕捉到其背后隐含的动力主线———全球化、信息化、政府规模过大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失灵。   1.全球化。全球化是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外在压力之一 ,通常以非直接的方式影响各国的政治家 ,再依靠政治力量推动着公共行政改革的进行。全球化涉及政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无论从政治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公共行政的根本宗旨应该是为公众服务。在以政府为本位的行政体制下 ,政府难以满足公众多方面的需求 ,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实现由权力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必须做到 :树立现代民主管理理念 ,强化公共行政责任意识 ,实行社会满意服务原则 ,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人类文化学、行政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对武则天皇权在其性别角色、皇权和公共行政等方面的合法性进行论述,以此展示女性公共行政的魅力以及在人类文化和公共行政领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仕中  黄英良 《求索》2007,(5):206-208
本文对近代中国房地产行业组织的合法性,包括其社会合法性、法律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进行了探究,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房地产行业组织管理以及与政府关系上的特点。并据此对我国现阶段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行业组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将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公共行政必须把政治哲学层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其运作机制和运作过程之中。为此,公共行政改革必须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要强化与其宗旨和职权相对应的责任意识,以树立“责任政府”的形象;二是推进行政民主,以达到公共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和谐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对公共行政的参与:价值、形式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民主渗透到行政领域,集中表现为公民对公共行政的直接参与,它有效弥补了自由主义民主建制合法性的流失。公民参与公共行政大致有四种实现形式,而实现的程度有赖于组织、精神、环境等因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