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其中人才是关键。政府鼓励“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振兴,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新乡贤”作为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力量,通过长期定居、短期服务、项目投资、返乡创业等参与乡村振兴;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提升乡村服务水平等领域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地方政府通过为“新乡贤”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公信力的评价体系,挖掘“新乡贤”的潜力,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用人之道,在于“唯贤”。无论是群雄并争的古代历史,还是不见硝烟的现代商战,都在证明着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所谓“贤”,即道德高尚而才能出众的人,是人中之俊杰,国家之栋梁。任贤使能则事业兴,贬贤弃能则事业衰。“唯贤”作为选人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乡村振兴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新时期统战工作将新乡贤群体作为其工作对象,开拓了新的工作局面。近年来,上虞统战在凝聚引导新乡贤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上虞新乡贤统战工作的案例分析,得出基层统战部门推动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新乡贤工作和基层统战工作“互融共赢”,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官方与民间、传承与创新、“找出来”与“用起来”、制度与机制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任人唯“贤”某教育局长提拔了几个教师任文教助理和中小学校长。教师意见纷纷,认为领导任人唯亲。人事股长解释说:“我们这就是任人唯‘贤’嘛,提拔上去的不是局长的‘贤侄’、‘贤弟’,就是书记的‘贤妻’、‘贤媳’。’”任人唯“贤”...  相似文献   

5.
新乡贤作为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通过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公益慈善事业、基层建言献策等方式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意蕴,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助乡兴促共富的重要力量。温州新乡贤工作遵循“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通过“选举+协商”模式彰显出“乡贤型”村干部的鲜明特色,与乡村软治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相契合,形成丰富的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经验。由于新乡贤“局外人”身份标签,乡贤组织与村“两委”的职能定位模糊,在共富路上新乡贤作用发挥渠道有限。通过“搭建组织平台—拓展社会资本—长效保障机制”模式,化解新乡贤群体的身份界定和体制认同难题,为新乡贤深度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贤的产生、发展、异化与消逝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定位和功能的不断演化。新乡贤治理是新乡贤(组织)主导的基层(乡村)秩序生产范式,新乡贤治理的功能再生是强化国家——社会的连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贵州省D县春晖社组织化运行状况的考察,对春晖社的合法性、内部结构、生产与再生产模式、运作路线、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新乡贤治理应体现为激活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自治领域的内生能力,并具体表现在协助村务、经济带动、文化认同和自组织规章等实践运作上,同时通过一系列非正式制度运作,实现乡村资源整合与村民再组织;作为正式制度的新乡贤治理还应体现在体制性组织运作上,以建构秩序嵌入乡村。  相似文献   

7.
刘嘉伟 《前沿》2009,(4):164-166
廼贤是西域葛逻禄氏罕有的诗人,“其名少亚萨都刺”,在民族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以民族特质为中国诗史添加了新的精彩:诗中草原物象雄奇,边塞诗特色独具,并为中国叙事诗史增添了老妇的艺术形象。游牧民风沉淀为清雄劲拔、真率自然的诗风,为元代诗坛注入了活力。遁贤广泛学习汉族文学、艺术,在游记散文、书法等方面皆有造就,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其以诗交友,增强了多民族的学习交流,尊重理解,显现了各民族间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论先秦儒家构建等级秩序的宗法血缘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伟兵 《求索》2007,(1):150-152
宗法血缘关系是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的重要纽带,也是先秦儒家构建宗法等级秩序的伦理根基。先秦儒家认为,宗法血缘关系是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在基础,而“亲亲”、“尊尊”又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人伦准则和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韩非的重刑论——从法律文化学的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刑论是韩非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是韩非的人性论、社会论和历史论等思想的综合体现,也是他贯彻“垂法而治”的根本手段之一。在强调“亲亲”“尊尊”、讲求“仁义道德”、提倡“德主刑辅”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主流里,这个思想无疑是一朵奇葩。本文将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分析韩非的重刑论产生的渊源、内容、影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浦城县城东矗立着"匡山四贤"——一代名臣章溢、刘基、宋濂、叶琛的雕塑,神姿栩栩,仿佛向今人叙说匡山卧虎藏龙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通过新乡贤统战工作加以聚力,并逐渐呈现出全域性、综合性和地方性特点。新乡贤统战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追求、内在需求、实践主体方面有着紧密的契合性,因而做好新乡贤统战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要有效发挥新乡贤统战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搭建组织架构,创设系列行动,弘扬乡贤文化,建立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画出"最大同心圆"。  相似文献   

12.
李雪 《中国民政》2023,(1):33-34
<正>上海市奉贤区以贤美为魂、创新为要、惠民为本、共治为纲,凝心聚力,积极谱写海派婚俗新篇章。贤美为魂,内涵孕育贤城婚俗新气象。一是深耕“修身美育”工程。把婚俗新风尚建设纳入“美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圆梦行动”、沪浙“慈善孝贤”五地平行论坛、“贤风家韵”等活动以及“最美家庭”等评选,发挥234个齐贤修身示范阵地作用,吸引289万人次参与。  相似文献   

13.
王以兴  杜贵晨 《求索》2014,(4):169-173
“外史”最早为周朝史官之一,执掌书写天子帝令和整理历史文献;春秋鲁国以至汉唐诸朝,间有“外史”之设,职责教变;唐以后则彻底退出史职,而逐渐演为私人撰述之“野史”与备体文学尤其是小说作者与作品之称。“外史”之称影响中外,迄今流行不衰。“外史”名义从政治到史学、文学领域的这种跨越,体现出中国史官文化对普通文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对“外史”的热衷则叉是文人史官情结的清晰表征。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私营企业目前正引进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私企用人正从“用亲型”向“用贤型”转变。 近日,长春市企业调查队对长春市28家私营企业集团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私营企业集团不断吸收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政府规划建设的乡村文化礼堂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它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同时,亦引发形成非政府预期的社会效应.新乡贤全面参与了文化礼堂建设,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调控型公共空间.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从现实意义看,调控型公共空间发展虽然还不充分,但它是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一肩挑"的乡村正式治理体系下,它可能起到某些辅助作用.在理论意义上,这有助于淡化当代主流公共领域理论的悲观弱点.  相似文献   

16.
“选任唯贤”比“任人唯贤”更好管怀伦党的干部路线是党和国家干部建设总的指导纲领,它规定干部标准,决定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方针,对现实的干部制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和前瞻性。正因为此,对干部路线的理论表述形式要科学、准确,否则,在理论上容易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7.
“县”“乡”说略冯铁金先说"县"。在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中,再没有比"县"列稳定的了。无论何朝何代,直至今日,都有"县"的设置。"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种,最早始于春秋初期,当时设置在边地。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从秦朝后,对县的设置数量就...  相似文献   

18.
“但得一士贤,可以收群才”──从康熙《黄金台怀古》诗说开去卢白木清代康熙大帝曾写过一首《黄金台怀古》的诗:"昭王礼贤士,筑馆黄金台;矫矫昌国君,奋袂起尘埃。下齐七十城,声振沧海隈。……但得一士贤,可以收群才。"读罢,引发我对历史上"黄金台"故事的联想...  相似文献   

19.
《雷锋日记》是雷锋向道德顶峰和人生高度攀登的记录,是他坦露心灵的窗口。我们不妨重新读读雷锋和他的El记,这时,稍稍用心,静静地倾听,就会隐隐地听到先哲们的应和。雷锋说,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里的弱苗”“要在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Et子里度过一生。”耳边就响起了老子的“自强者强”;雷锋说:“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耳边就响起了先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尊尊,幼者教而老者养”的咏唱。有人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雷锋精神能影响几代人,从大的方面讲,除却政治的需要,更多的也许是雷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暗合——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亲亲相隐”,有学者认为要弘扬,也有人认为其为中国几千年腐败与王朝兴衰的根源.鲜有学者对“亲亲相隐”在我国历史中能长期存续的内在原因进行探讨.“亲亲相隐”原则能否在刑事法上得以确立,实质是国家本位观与个人本位观博弈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