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和谐社会视角论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特征来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与和谐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构建小康社会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低、社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是我们构建小康社会结构的现实选择.政府应在制度安排及政策导向方面全盘考虑,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为更多的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拓展通道.  相似文献   

3.
中等收入者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收入分层序列中处于中等状态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它不是一个阶层,也不是某个阶层或某些阶层的代名词。不能把中等收入者与所谓的“中产阶级”混为一谈。中等收入者在某些社会阶层中可能相对集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今后我们要努力形成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根本和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展教育,增强低收入者自我致富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严格税收调节,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从现实的角度考量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现状,应该说还处于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与其对应的社会阶层结构亦应从"金字塔型"结构趋向"橄榄型"结构。但问题在于迄至目前,该缩小的中低收入阶层没有小,该扩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没有大。这种结构性失调的后果意味着社会结构不稳定,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究其成因,有政策缺位、城市化滞后以及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多重因素。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在认知中等收入阶层社会功能具有辩证性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制度设计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并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十六大以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成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体思想已经提出,即人们熟知的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其中前三者被简要地称为提低,扩中,调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提低和调高都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手段,但扩中则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手段  相似文献   

7.
方欣 《理论导刊》2004,(1):19-2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型,要构筑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新格局,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不能用基尼系数或收入五等分法来确定。近期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标准应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至4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是在发展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  相似文献   

8.
当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选择,是各国发展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应着力从宏观调控政策、分配原则、加强农业地位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从东亚经验看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收入阶层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使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以大众阶层为主体的新发展时期,并带来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伴随产业升级和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多元化,中等收入阶层在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发展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和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戴艳军、马连鹏: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一个新提法。“中等收入者”是指以从事脑  相似文献   

11.
物价敏感人群由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阶层扩展,影响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扩大。原本属于社会稳定器的中等收入人群生活质量下降,不安全感加重。这一轮物价上涨,联合利华涨价、出租车费涨价、可乐涨价,很多快餐店、西餐店都跟着涨价,而这些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消费,现在顿时让城市小白领们压力陡然增加。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2,(12):10-11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平衡现象日益显著,为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11月份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改善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住房市场泡沫化的深层次矛盾在于供给模式的单一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失衡。住房需求是多层次的,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住房、中等收入阶层的改善性住房以及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都有各自的住房需求定位,  相似文献   

15.
政府对中等收入者的住房责任,锁定"帮助"后仍问号多多对于中等收入者是否也要纳入政府的住房保障范围,近年来各方意见不一。支持者认为中等收入阶层处于住房"夹心层",特别是在一些房价飞涨的大城市,政府必须介入;反对者则认为政府的财力和行政能力不足以解决中等收入者住房问题。按照通常的测算,我国的富裕阶层占人口的20%,中等收入阶层占人口的60%,低收入者占人口的20%,若保障性住房涵盖中等收入者,则意味着政府需  相似文献   

16.
“中等收入”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结构指标,既有地域的差异,又有相互的可比性。造成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偏低的原因很多,后果严重。提高中等收入水平和人群比重,既要注重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强调政府在再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柳建坤  赖世文  张云亮 《青年研究》2023,(5):56-68+95-96
体育锻炼是有益于青年发展的生活方式,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不平等会造成健康不平等。利用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八期相关数据,刻画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轨迹,进而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明显的阶层分化特征,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强化体育锻炼的阶层不平等;在国家政策干预的作用下,青年体育锻炼行为出现阶层“平等化”的趋势,特别是扩大公共资源投入可以降低体育锻炼的阶层不平等程度。建议在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过程中,着力提升青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下一步仍然具有重大的增长潜力,这具体体现在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上。一是城镇化,中国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空间,二是产业升级.如果中国达到日本和美国目前的水平.中国工业增加值率就有30%-70%的提升空间,三是消费升级。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到2020年比重将有可能上升到45%左右。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的潜力也还是相当大,创新的潜力更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严重的分配不公应该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要改变严重的分配不公状况必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政府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既要重视第二次分配,更要重视第一次分配;政府既要确保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又要重视调节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2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能够促进当前经济转型软着陆,而且也是在最后三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以及筑牢实现中国梦的和谐基础。当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破局困境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