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2009年12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世界城市”一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所决定的。在世界城市视野下,首都环境建设如何定位?如何推进?《世界城市视野下首都环境建设的基本定位》提出,世界城市视野下首都环境建设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世界水准的环境建设、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大历史尺度的环境建设、大格局综合的环境建设。《首都环境建设的战略构想与实施保障研究》、《构建首都公共空间环境运行长效机制的建议》两篇文章则是从其他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综合定位远见卓识的服务型政网领袖政网概况北京是全国最早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其电子政务进程中.给广大公众带来实质性影响的.是”首都之窗”的建设和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首都之窗“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北京市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绩效。“首都之窗”是北京市国家机关在因特网上统一建立的中心网站,从1998年7月1日“首都之窗”正式开通至今,已经有五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7,(10):31-31,34
今年以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住筹办奥运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重点。大力实施“五大文明行动”,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营造一流的人文奥运环境.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升,较好地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了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陶云桥 《中国发展》2011,11(1):87-89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指出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和宜居城市,这四个定位是并列的,没有区分层次。"总体规划"虽然给出了北京政治、资源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定位,但是没有明确最核心的总体定位。2009年12月底,"世界城市"一词首次出现在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的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北京要“瞄准建设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5.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更高的标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指出:“经过新中国60多年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北京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这既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好首都职责的需要,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良好文化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弘扬北京精神,推进首都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次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1,(6):31-31
2011年,首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区县、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工作水平,为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0,(7):29-29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之年,做好首都的军(警)民共建工作,对于创造首都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首都文明程度,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动世界城市建设和首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014年12月14日在平谷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时指出:"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不断完善思路、探索规律、形成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大型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来。"在这里,郭书记强调了"北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大型首都城市"的城市性质。北京的城市管理要适应这一城市的定位要求。北京应当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和优越性的城市。北京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城市,是真正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以这一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中心引领思想道德风尚的旗帜和标杆作用,以培育、弘扬、践行“北京精神”为重点,以公民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十项工程,教育和激励全市人民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北北京浅山区”作为城市后花园、山区门面,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晴雨表、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目前,全市大力推动浅山区生态涵养保护工作,建议将此项工作提档升级为“北京湾生态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绿色北京”是基于“绿色”的涵义,将“绿色”的要求与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提出的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绿色北京”是基于“绿色”的涵义,将“绿色”的要求与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提出的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7)
<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过程中,北京将要打出“疏解”与“承接”的“组合拳”,而冲刺2020,北京还须插上“高精尖”的翅膀在城市里,森林不仅会“连线成片”,还有可能“日益繁茂”?这并不仅仅是梦想。2017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城乡结合部,曾经大规模聚集的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1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北京作为首都,贯彻实施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首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赋予北京的重大历史使命。20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中央对首都工作的总体部署,更是北京“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任务。其中,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和保护古都传统而开展的建设行政副中心,解决“大城市病”等一系列举措,对北京古城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旧城重组要确定五项目标制定占用文物的搬迁目标,在解决占用文物建筑的腾退工作取得明显效果。首先要解决王府的腾退工作。北京的十几座明清王府,都处在城市的显要位置,但都被社会占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八五”期间,北京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9.
张正  赵胜文 《中国保安》2012,(19):41-43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保定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开放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入选了2008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在这片热土上.保定市保安服务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月,贾庆林市长在北京市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首都经济这一概念,明确指出“首都经济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北京城市性质和功能,充分发挥首都比较优势,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