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政治心理学为研究视角,探讨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直接要素、间接要素和相关要素与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系,揭示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形成机理,并将网络调查民意置于选人用人形成机理中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选任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方举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目前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然也要多方举措,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既体现了被选拔任用干部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的认可程度,也标志着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新形势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要坚持走  相似文献   

4.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消除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需要,是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凝聚力,影响力和作用力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高低事关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事关企业发展改革稳定大局。影响公信度的主要因素是选人用人导向的认可度、机制的科学度、操作的透明度、选拔任用主体的公正度、选拔任用对象的优秀度、监督的有效度和干部群众的认知度。要提升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须适应新常态,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应着力于健全选人用人导向机制、公开机制、民主机制、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林学启 《理论前沿》2008,(16):27-28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实要求。因此,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为落实好这一重大任务,经省委研究同意,今年在全省集中开展“深入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专项治理行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当前干部选用公信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产生的深刻原因,并建议从“坚持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选人用人公信度,既是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结果的认可度问题,又是对干部选任工作过程的认可度问题,是衡量干部选任工作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新的形势下,如何认真贯彻选人用人标准,提高公信度和满意度是检验民主政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在干部工作中必须审视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实践证明,增强民主推荐的科学性、真实性,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环节。但在现阶段实现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以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为突破口,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干部队伍,是云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宜都市委在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层次、范围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在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区的全覆盖,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强调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党外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党外干部应具备的信念和能力,最后详细探讨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问题,包括抓住"选人、育人、用人"这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周贵荣 《人事天地》2010,(22):62-62
本刊讯(周贵荣)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和公信度,匡正用人不正之风,深化广大干警对“四项监督制度”的认知与理解,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阳新县在乡镇换届中,实行“两推一述”方式,公开选任了7名乡镇党委书记,有效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7.
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增强干部工作公信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为此,我们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8.
曹征海 《理论前沿》2008,(13):32-34
初始提名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至关重要。呼伦贝尔市以初始提名为核心,规范干部选任工作程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其制度体系,还有待于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武汉市洪山区围绕“和谐洪山,创新洪山”的建设目标,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提升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奏响了干部工作创新实践“三步曲”,着力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20.
考察指标与考察方法,共同决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考察的效果。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增强选人用人科学性,必须同时加强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对当前选拔考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就建立选拔考察指标体系、构建新的选拔考察方法流程进行了论证,初步建立了副省级城市正、副区(局)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考察指标体系.明确了各自重点指标,同时提出了更具开放性、竞争性的选拔考察方法流程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