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1986,(1)
1925年,英国浪曼士公司出版了英国人G·E·哈威的《缅甸史》,此书集1925年前缅甸史研究之大成,数十年来一直受到许多东南亚史学者的推崇,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了姚楠先生的中译本(解放后经译者修订,在1957年和1973年两次再版)。 哈威的《缅甸史》自出版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了。六十年来,历史学已有了巨大的发展,缅甸史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由于迄今尚无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撰写的较为完善的缅甸史著作,哈威六十年前的旧作还是治东南亚史特别是缅甸史者常用的参考书,甚至仍  相似文献   

2.
缅甸红龙书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龙书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于缅甸社会生活舞台上的左翼进步文化出版团体,它存在的时间虽不长,却在缅甸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对于民主思想在缅甸传播和缅甸民族文化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马克思主义和各种进步思潮一起开始传播到缅甸。尽管当时英国殖民当局严厉地禁止宣传苏联情况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书籍进入缅甸,但是,人们还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苏联,了解马克思主义,追求革命真理。  相似文献   

3.
姜永仁 《东南亚》2003,(1):42-49
一、早期原始崇拜缅甸文化是在骠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在孟族文化的影响下变得丰富多彩的。它吸收了印度文化的部分内容 ,兼容了适应缅甸的成分 ,并使之形成了具有缅甸特色的文化。① 孟族源于华南 ,其祖先为我国百濮族群 ,大约于公元前 2 0 0 0年进入缅甸境内 ,是最早从我国南部进入缅甸的民族。② 骠族据认为也是源于我国氐羌部落 ,同缅族同源 ,大约于公元 1世纪前后进入缅甸境内。当印度文化尚未进入缅甸以前 ,孟族和骠族的先民信奉原始宗教。缅甸人以农业为主 ,农业种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因此 ,气候的好坏就显得特别重…  相似文献   

4.
富尼华是英国资产阶级研究东南亚问题的专家.他的「缅甸政治经济导论」(1931年出版,中译本为「缅甸社会经济史纲要」1944年商务出版)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系统阐述缅甸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在资产阶级学术界曾流传一时.本文是该书1957年版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他继续原来的观点对独立后缅甸的一些政治经济问题进行探讨.为了使更了解这位「专家」、「缅甸通」,我们把这篇序译出来,供缅甸问题的研究者参考.标题是译者加的.  相似文献   

5.
何平 《东南亚》2003,(2):44-52
掸邦位于缅甸联邦东北部 ,面积约 1 6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面积的 1 /4,是缅甸 1 4个省、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掸邦南北长约 50 0公里 ,东西宽 2 80— 4 50公里 ,从北向南与我国云南省有长约 1 0 0 0多公里的边境线。掸邦的主要居民是掸族。缅甸的掸族人口约 2 50万 ,绝大多数居住在掸邦。缅甸的掸族和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 ,缅甸的掸族自称也是傣 ,掸族是缅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对他们的称呼。从历史记载来看 ,傣掸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一度皆为中国的臣民 ,其居住的区域也均属中国的版图。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傣族和缅甸掸族这种跨国境分布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缅甸最强大的组织机构,缅甸军方在其国家事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1962年奈温建立军事政权以来,缅甸军方在主导缅甸政治进程的同时,借助国有化政策实现了“藏富于军”。20世纪90年代,缅甸军方通过出口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预算外收入,成功解除西方的经济围堵和政治封锁,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强大的军方经济体系对缅甸军政关系及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维护和强化了缅甸军事威权主义的韧性,为军方采取灵活策略、确保“有纪律的民主”提供了关键支持;二是市场化经济改革难以逾越军队利益固化藩篱;三是公民难以抵御国家的政治渗透,社会整体民主政治意识缺失。考察缅甸军方的经济行为,有助于刻画缅甸军事威权统治的全貌,深入理解缅甸军方在国家建构议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对缅甸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籍中涉及缅甸的有关著作,就不下一百四十种。近人也有不少有关缅甸的译著,如伊梓鉴著的《缅甸史略》、张诚孙的《中英滇缅边界问题》和姚枬先生译的《缅甸史》等。姚枬先生还写过多篇有关缅甸史的论文。但是总的说来,那时对缅甸的研究,还是零散的、非系统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对缅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三十五年间有发展也有停顿,但总的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发展,对缅甸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回顾一下新中国对缅甸研究的情况,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该是不无稗益的。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说全国共50多个民族,一说50多个民族中包括100多个支系。缅族是主体民族,除缅族外的几个较大民族有掸、克钦、钦、克伦、克耶和若开等民族。如按语系分类可分为五大语系,即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孟高棉语族和马来语族。缅甸民族大多属蒙古人种。缅甸人的起源,据多数中缅学者的考究,如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和缅甸著名考古专家吴坡腊先生认为,缅族的祖先来自中国甘肃省洮河一带地区,大约从公元2世纪开始向南迁移,约公元7世纪,经掸邦高原逐步迁入缅甸叫栖一带地区定居下来,后来又逐步流散到缅甸中部平…  相似文献   

9.
以幽默老辣的短文赢得了许多读者的陈四益先生,近来出版的随笔集《臆说前辈》,收录的都是回忆文章,其中大约有一半篇幅是对他曾经求学并工作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学者们的回忆,几乎写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复旦中文系任教的所有知名学者,并兼及多位复旦名人。其中,既有朱东润、刘大杰、赵景深、王运熙这些名满天下的教授,也有陈传纲、公今度等在当时的复旦人而言自是十分稔熟,于外人却不甚了然的人士。作者在自序中说,写下这些回忆,不仅因为感动于他们的嘉言懿行、道德文章,更因这些人物大起大落的坎坷命运,可以让人们看到一代知识分子的…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1月5日,是缅甸著名作家比莫宁先生(1883—1940)诞生100周年纪念日。缅甸文学界为之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缅甸当代许多有声望的作家纷纷著文缅怀比莫宁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活动,赞誉他对祖国文学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缅甸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圣达 《东南亚》2002,(3):59-64
尽管中国有关缅甸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缅甸研究 ,却是进入 2 0世纪后才开始的。长期以来 ,对缅甸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缅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领域包括了缅甸历史、文化、民族、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目前 ,中国学者正在加强对当代缅甸经济和政治、民族问题以及毒品问题的研究 ,并努力加强与国外缅甸研究同行的学术联系。本文拟对中国的缅甸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限于篇幅 ,囿于所见 ,难以论述得全面周到 ,尤其是在提及研究成果方面难免遗珠之憾。一、中国缅甸研究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12.
正吴志实先生早年以杂文见长。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杂文在读者中影响非常大。近十多年来,由于工作的调整,他杂文少了一些,写的更多的是思想随笔和抒情散文。虽然行文间有意弱化了一些冲击力,思想中也有意弱化了一些犀利,却自觉地多了不少沉思与感悟,以更为宽厚平实的姿态来参与社会文化,来影响社会,大大提升了思想的品质。这个期间,他的写作量相当大。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有《那个年代》《寻常岁月》《记忆的旅  相似文献   

13.
经济短讯     
1、从 2 0 0 2年 3月 1日起 ,缅甸中止外国贸易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驻缅甸的外国贸易公司若想继续运作就必须与缅甸公司成立合资公司。2、 2 0 0 1年缅甸吸引的外资协议金额为 5 74 3万美元 ,比 2 0 0 0年减少 6 9 15 % ,外资来自泰国和中国等 9个国家和地区 ,共 13个项目 ,投向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石油与天然气以及矿业 5个领域。3、 2 0 0 1年缅甸的对外贸易总额为 5 0 77亿美元 ,比 2 0 0 0年增长了 2 4 7% ,其中进口2 7 89亿美元 ,出口 2 2 88亿美元 ,逆差 5 0 1亿美元。与东盟成员国的贸易额达 2 2 2 7亿美元 ,占缅甸对外贸…  相似文献   

14.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陈毅同志这首中缅友谊的颂诗,牵系了两国人民古往今来无比深厚的胞波情谊。中缅两国人民很久以来就在为本国的振兴、发展和世界和平而努力,不断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互相提供真诚的支援与帮助,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歌。 90年代第一春,由中国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研究缅甸的学者、专家撰著的缅甸小百科全书——《缅甸概览》问世,这是30多年来由中国学者撰著的第一部研究缅甸的专著。它包括缅甸的自然地理、历史、国家政治、国民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宗教、文学  相似文献   

15.
经济短波     
建民 《东南亚》2004,(3):30-30
● 2 0 0 4年 9月 3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同缅甸能源部下属的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了开发缅甸D区块陆上石油气的产品分成合同。这是继 2 0 0 1年中国石油在缅甸参与石油开采后的我国企业投资的第二个石油气开采项目。● 2 0 0 4年 7月底 ,缅甸与印度签署协议 ,印度将向缅甸提供贷款 ,帮助修建铁路和建立两国直拨电话网。印度进出口银行将向缅甸提供 5 60 0万美元贷款 ,用于仰光和曼德勒之间铁路线的改造。同时印度还将提供 70 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建两国直拨电话网 ,在仰光和曼德勒安装新的电信设备 ,在缅印边界的Ta…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国内连续有 3本研究巴西现代化的著作问世 :一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洪英女士写的《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时事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出版 ) ;二是湖北大学教授周世秀先生主编的《巴西历史和现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出版 ) ;三是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张宝宇先生写的《巴西现代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 )。这 3本著作各有特点 ,以不同的体例和框架 ,从不同的角度对巴西现代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将国内的巴西现代化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巴西历史和现代化》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0年 1 1月出版的一本书。该书作者是菲德尔·卡斯特罗。全书共 444页 ,34.9万字。《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一书是卡斯特罗的演讲集 ,其文字简练、明快 ,思想朴实、明确 ,充分体现了卡斯特罗作为一名演说家的风范。书中涉及当今世界上存在的诸如贫困化、移民、生态、环保、疾病、战争、霸权主义、外债、跨国公司、资本扩张、经济危机、消费模式、全球化、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一体化等几乎所有问题。2 0世纪 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引起世界范围的思想大混乱…  相似文献   

18.
正石太有先生的文集《夕拾集》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收到寄来样书,抚之感慨不已。承他之前送来清样让我提意见,我很惭愧,因为是外行,只有可喜可贺的心情逾于言表。太有先生年长于我,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法制报》任总编辑。我于1984年调入参与创刊。他是我的老领导,耳濡目染和具体指教,使我获益至今。做为记者和编辑的基础就是在那段时光打下的。说太有先生是我新闻事业的启蒙者,很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李铁映院长 ,尊敬的罗高寿大使 ,女士们 ,先生们 ,朋友们 :在中俄双方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翻译和出版的《普京文集》一书终于正式与读者见面了。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本书撰写序言 ,普京总统专门就本书的出版致信中国读者。这是中俄学术界的喜事 ,也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谨向为本书问世付出辛勤劳动的两国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 !将普京总统的重要文章和讲话结集出版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提出的一个极富创意的倡议 ,得到了李铁映院长的大力支持和中俄各有关单位、知名…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东南亚史研究与编纂》是一本论文集,其中包括八篇文章。苏联科学出版杜东方书籍编辑部1977年于莫斯科主编出版,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负责组织与审查稿件,责任编辑是Б·Г·盖弗洛夫。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苏联东方学者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太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历史的研究成果,对了解苏联东南亚研究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极力吹嘘苏联东方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实际上苏联的东方学也早已沦为替新沙皇扩张主义政策辩护的御用工具。现将该书的编者前言译出,以便读者了解全书概要以及苏联的东南亚研究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