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惜缘     
与春相识很偶然。那是在大一的暑假,我去一家单位勤工俭学,在那里我结识了这个文静且敏感的女孩。她并不漂亮,但笑容却很灿烂,颇有邻家小女之韵。我们很投缘,仅仅一个月时间,我们就成了朋友。回到学校后,尽管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可我们始终保持着书信来往。我们谈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同学、我们的爱好……几乎无话不谈,不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当我们谈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时候,我却想讲一讲关于姓名的故事,你会感到很奇怪吗?其实,姓名虽然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在我们中国,历来却包含着很深的学问呢。譬如,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候曾经给自己起一个名字叫“子任”  相似文献   

3.
《时代潮》2001,(11)
我以为我过了相信奇迹的年龄,但我却一直在等待奇迹。北京4月的一个下午,我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有点茫然。电话里的那个老板很和善,他让我在这个路口等他。然后,我看见一辆白色的本田缓缓地向路口开来,车窗匀速落下,露出一张年轻而生动的脸。他冲我笑了笑,笑容是那么单纯和灿烂。我坐在后排舒适的皮垫子上,感  相似文献   

4.
我在课堂上的巡视中发现坐在一起的两名男生都穿了拖鞋,而这种现象学校是禁止的。于是,我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并一直让其站着以示惩罚和告诫。两个同学一直站得笔直,其中一个男生一脸的严肃,而他的同桌却嬉笑于然。大约过了10分钟,我看见那个面带严肃的男生面露难受之状,并盯着我轻轻地摇头,于是我叫他们坐下。这个男生从来都是很勤奋、很认真的,平常也很注意个人卫生与仪表,今天怎么突然粗心大意起来了呢?其摇头是表示悔改吧?但那个摇头却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于是下课后我让他留步。他显然不想多搭理我,然后很委屈地说:“老师啊,你怎么…  相似文献   

5.
读者表达     
让孩子们得到健康、真实的快乐 贵刊第2期刊登的封面故事《让我们回味的儿时游戏》很生动,很有趣,让我看后感慨万千,把我带回了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我感觉确实如贵刊文章中说到的:“几代人的童年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一个时代确实有一个时代儿童娱乐的特点,我的童年是在80年代初期,那时候虽然物质贫乏,但孩子们的娱乐生活却丰富多彩,一张纸、一个玻璃弹球、一个沙包都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正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  相似文献   

7.
从1977年学校毕业分配到统战部,已有25个年头了。我也由当年的毛头小伙变成了周口统战部的“元老”。虽然有这么长的工龄,但我的简历却很简单,因为我只有这么一个单位——统战部。  相似文献   

8.
贺苒 《台声》2014,(12):86-86
一年两个月前,第二次来到台湾,以学生的身份在这里学习、生活。当初决定来台湾读书的理由其实很实际,考研落榜了,但选择来台湾对我来说却有很多原因。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户口簿籍贯栏却写着台湾桃园。虽然家中长辈从台湾来到大陆亦是太祖父辈们的往事,我父母这代甚至都所知甚少,但却让我对台湾,  相似文献   

9.
长大     
五六岁时,爱看小人书。因为识字少,常看不明白。每当割了满满一背篓草或者拾了一筐柴,作为奖赏,父亲便给我讲解。但一次只讲一本,讲完之后,我意犹未尽,满心希望破例再讲一本,父亲却再不管我,只顾点着煤油灯,忙乎自己的家务去了。读小学了。到了星期日,父亲早早便用粉笔在泥地上写一首唐诗,教给我们。我听讲很认真,但小弟不然。有时父亲正讲得起劲,一眼瞥见小弟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免不了顺手赏他一个耳光。于是,大嗓门的小弟,便在乡村宁静的清晨,哇哇大哭起来。不知为什么,文弱慈善的父亲,对学生很和蔼,而对我们姐弟,却…  相似文献   

10.
某种意义而言,目前的记者,是一个被做滥了的职业,但我有一个朋友A君,记者做得却很特立独行。初次见面,估计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他是个记者——男性,矮个,长得不怎么样却还不爱拾掇自己,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村痞”,虽然进了城但永远改不掉的吊儿郎当劲儿……最为要命的是他口齿不清,一口贵州普通话难倒了无数操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英雄豪杰,在大家聚会时,总有人在他发表完宏篇大论或讲完一个段子自己狂笑不止之后问我:A君刚才讲的啥?就是这么一个从传统标准来衡量无论如何也不像记者的人,却在做着一个记者,并且因为某次批评性的采访获了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打拼多年的朋友突然决定回老家工作。问及原因,他说:"城市的高楼很美,但我时刻担心会有危险;马路挺宽,但暴雨后我却会被堵在路上。"很多城市虽然看上去很美好,却有些许弊端让人们不堪忍受。  相似文献   

12.
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为陶公。  相似文献   

13.
不是梦     
在烟台福山有个《萍萍发型设计中心》,这是一个面积不大,很普通,很平凡的美发店,这个店的主人便是我,一个19岁的女孩,而且脚有点跛。但见过我的人,都说我很成熟,很开朗,总是给人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一个春雨飘洒的夜晚,一次不期而遇的惊魂,却变成我心灵深处的幸福记忆。蒙蒙细雨,如烟如云,笼在黑魆魆的行道树上,洒在柏油路面上。我从苏果超市购回了一大堆明天春游的食品,兴冲冲地走在路上。本来我可以借着路灯光很轻松地回家去,但因为不少路灯坏了,黑洞洞的,仿佛鬼魅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沿海某市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保安中队长,从事保安工作已有六年了,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家里也很支持我从事保安这份职业。去年年底,我和相爱三年的女友结婚了,在老家办完婚事,我又踏上了归途,回到单位上班。我的妻子很贤淑,她在老家种地,打理家务,侍候公婆,里里外外一把手,从不让身在异乡的我为家里的事担忧,父母对她很满意,我也为找到这么好的妻子感到幸运。但最近我的心里却有些惆怅,因为周围和我同样情况的保安员特别多,他们中好多人都说离家在外久了,和妻子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平时一个月通上两三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1,(8):1-1
在北京打拼多年的朋友突然决定回老家工作。问及原因,他说:“城市的高楼很美,但我时刻担心会有危险;马路挺宽,但暴雨后我却会被堵在路上。”很多城市虽然看上去很美好,却有些许弊端让人们不堪忍受。城市,在现代化的美丽外表下,到底有一颗怎样的“心”?入汛以来的暴雨不断,让城市内涝频发,下水道工程的弊病再次显现。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队教育战线转行干民政,算来已有9个年头。9年时间,于人生长河,也许只算得弹指一挥间,但9年民政工作的甘甜苦乐,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记得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等等,一系列从未接触过的新名词一起涌进我的大脑,迫使我不得不日以继夜地通读那一年本《民政干部手册》和《民政工作文件汇编》等书籍。领导见我是学中文的,字也写得不算差,便安排我到办公室起草文件材料,干起了文秘工作.后来,又把我推上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一个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论级别,大不了一个科员。但工作担子却也不轻,整…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已经记不得《生活在别处》是谁写的了,但作者的忧伤和无奈,却清晰地烙在我的心里。此刻,我并非生活在别处,而是在我心灵的家园。多年前的一个看似随意的选择,成就了如今灵肉丰满的世界。试想想,世间有多少灵魂置身异处,远离自己的家,这样说来,我是幸运的。这是乌鲁木齐的一个普通的正午。太阳看似轻曼,却很灼热,它悄无声息地施展它的威力,连同戈壁、绿洲和绿  相似文献   

19.
佚名  章渔 《人民政坛》2014,(10):43-43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进城务工的人大代表,我很珍惜这一身份,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但有时说出来的话、提出来的建议却不尽如人意。我很想像那些优秀的代表一样,说出有建设性的发言、提出有质量的建议,在这方面能否给我一些指点?佚名2014年9月10日  相似文献   

20.
“快过年了,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很想你。”前两天在匆忙之中收到了同学洁的一条短信,当然没什么感觉,过后静下来再看时,才真正意识到年关将近,又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家,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的印象里,家不仅是距离北京两千多公里外的一个点,更是一个能让人停下匆忙的脚步,抛开所有的烦心事,静静的休憩一会儿的小窝。家,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个空间上很远很远的实体,更是一种心灵上很近很近的归属感。但是每次提到回家,我都没有别的同学那种急迫的想飞奔回去的感觉,反而常常是在回家前就想着不久就要离家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大学三年多来,每次回家时的情景已经很模糊了,但每次离家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