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1984年,是中央银行体系形成的阶段在经济体制改革以“政企分开”为目标的大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则以金融体系的重组为特征。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分别从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体系的确立。至此,第一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银行垄断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的银行垄断   我国的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体制改革始于 1979年,在 1979— 1983年改革的初期阶段,扩大了银行信用范围,尤其,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情况开始出现。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专业银行陆续分离出来,“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开始松动。同年,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始建立。在第二阶段,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银行,而中国工商银行同时分离出来。 1989— 1993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调整与深化阶段,以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和发展金融市场为重点。在这一段时间,货币市场尤其资本市场都…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越发展,微观金融越搞活,越要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宏观金融能管到什么程度,微观金融才能放到什么程度,“管”与“放”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坚持按这个原则组织我们的经济和金融工作,才能真正克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弊端,在“管”与“放”中间求得动态的均衡。一、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必须构建分层次的全用宏观调控体系建国后的30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大一统的银行体制。1984年9月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权后,才出现了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为主体的二元金融结构。尽管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金融行为矫正的思考卢自民,闵新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革较早地向前迈出、大步:逐步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主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相应协调配合,曾较好地发挥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在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以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同时通过恢复或组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经营中国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相应领域的信贷与储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等为起点,中国的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和开放已经走过了23年里程。尽管到目前为止,市场化、现代化、规范化、开放性的金融体系还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任务仍然艰巨,甚至在配合近30年来的整体改革开放和支撑超过9%的年均高速经济增长中…  相似文献   

6.
深港金融衔接,就是深圳以香港为参照系,通过学习、借鉴香港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运作与管理经验,在金融体制、业务运作与管理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深港金融衔接包括金融组织体系、运行机制、金融市场、金融法规等方面的衔接。一、金融组织体系的衔接是深港金融衔接的基础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一国两制”的结合部,搞好两种金融制度的最优组合是深港金融衔接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深圳特区今后要鼓励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努力形成在特区中央银行领导与监管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民营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并存与有序竞争的多…  相似文献   

7.
1993年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以来,金融体制改革有了较大的进展,同时还有一些难点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不断解决。金融体制尽管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几乎与所有的经济改革都有关联,但金融体制无非是反映金融机构与政府、与企业以及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制度,金融体制改革主要也是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问题、商业银行问题、金融市场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三个核心问题,就抓住了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流。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介绍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难点。 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深圳特区追赶亚洲“四小龙”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深圳金融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转换和强化中央银行职能,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灵活有效的特区金融调控体系;健全金融运作机制,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进一步发展和规范直接融资,健全包括外汇、黄金、金融期货等子市场在内的特区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步伐,把深圳特区建设成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深圳金融产业发…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2,(44)
过去的13年,我国金融业 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巨 大成就: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有力 支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 有独资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改革为经 营货币的现代金融企业。陆续增设 和重组120多家股份制中小商业银 行。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服 务的主力军。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了 证券类和保险类金融机构。引进了 一批外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已 初步建立起由各类商业银行、证券 公司和保险公司组成的数量众多、 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到今年 6月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 已达24.4万亿元。 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社会 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稳步提高。货 币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到今年6  相似文献   

10.
彭涛 《瞭望》2003,(10)
系统整合金融资源 李扬高度评价了这一届政府完善银行体系的政策。他指出,五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银行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五年成功实现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分离,建立了专门职能政策性银行与具有良好资产负债表的商业银行并立的现代金融制度体系。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银行组织体系的成熟完善,也在产权制度上为建立现代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了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就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从北京复兴门那座元宝式的中国人民银行大楼里传出的信息证实:1994年中央银行对货币和信贷资金的管理转为主要控制货币总量和对金融机构营运状况的监管,在货币总量的调控中,逐步引入国际上通用的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权威人士称,公开市场业务是我国中央银行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市场经济中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董艳玲 《理论视野》2023,(10):38-43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国应着重围绕以下三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经济和金融共生共荣的关系要求二者必须良性循环,以货币政策目标为重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二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和衍生品供给,创建中国式“粉单市场”,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重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一项庞大且复杂、涉及多维关系的系统工程。金融改革的巨大成就,并不能掩盖专业银行自身所固有的伍拾,也同样不能轻而易举地突破其发展中的外部羁绊。继续深化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构造起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制过程中继续发展的突破机制。专业银行的变革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便产生出产权明晰的内源要求,要产权明晰化只有到现有的纵向总分行隶属系统中寻求突破并完成。我国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制过程及其成长过程,累积了自身产权变革的原动力。本文就我国专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方向、途径和…  相似文献   

14.
柴青山 《理论参考》2008,(11):18-20
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一方面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国际金融体系的合理性,重新审视一直让我们高山仰止的美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又宣告了四大经济金融模式的破产,宣告了西方经济学中一些金科玉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在对某市农村储蓄 网点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乡村储 蓄代办站设置状况异常混乱。 根据中央银行关于金融机构监 管的有关规定,农村储蓄代办站的 设置,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外, 其它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组织不 得在农村设置代办站,已设置的要  相似文献   

16.
银行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促成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设立。当前,商业性银行的发展壮大和经营机制的完善已成为继续深化金融改革的主导方向,招商银行成立以来,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创新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经营管理日臻完善,而招行东门支行更成为招行的一颗明珠。自1989年7月8日成立至今,这个原先名不见经传、仅有七人的营业部已发展成为拥有三个办事处,一个营业部,120名员工,本外币业务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并创下了突出的业绩:──资产总额直线上升,实现了八零到二十亿的飞跃,脐…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甘肃发展的金融支撑,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邀请中央金融机构选派干部到甘肃挂职。省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与中国人民银行等9家中央金融机构的负责同志,就甘肃与中央金融机构人才开展交流合作等事项达成共识。中央金融机构和中央在甘金融单位遴选出了一批工作骨干和有培养前途的挂职干部,首批为61名,已陆续到岗开始工作。挂职岗位涉及省政府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的40多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发生过多次波动。特别是自1984年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地位的增强、货币供应量的扩张—→紧缩—→再扩张—→,再紧缩的周期性波动也明显出现了短期化和频繁化的倾向,近六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基本上是以二、三  相似文献   

19.
在进入21世纪之际,构建适应首都经济需要的现代金融业,将是首都金融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现代金融业主要现代中央银行体系、现代金融市场银行业、现代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现代金融法律体系和现代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在继续深化首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首都金融业的优势与潜力,逐步完善首都金融业的宏调控控功能和金融功能。建立金融体系,是首都经济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也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是一国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而确定的组织与管理、调节与控制社会货币信用量的方针和策略。“九五”期间乃至下世纪前10年,要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奠定体制基础。一、不断强化和改进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按照国际惯例,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人行法)这一重要内容,需从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确保独立性。要切实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