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非典"事件呼唤加快体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这次“非典”事件再次暴露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说明现行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目前的体制弊端,我用四句话概括: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在这种体制下,一级政府遇到突发事件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某些部门的有效调控能力。而某些部门自我做大,它们将权力的行使与自身利益纠缠在一起;各个部门在处理方式上习惯于层层审批,总是等待着上级的意思,该负的责任谁也不清楚;行政审批的复杂化,又导致正常工作的效率低,遇到“非典”之类的特殊事件,更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处理。一遇到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必将推进我国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 ,推进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整个进程。此点令人兴奋与激动 ,但是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应该看到 ,实施行政许可法 ,肯定会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首先 ,某些“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是实施该法的最大“阻力”。我国现行的政府体制弊端可用四句话概括 --政府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获利途径审批 (行政许可 )化 ,审批方式复杂化。最终目的就是“收费”。国家权力被异化到某些“地方”、“部门”。由于行政许可法触及到深层利益格局的…  相似文献   

3.
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涉及计委、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中央企业工委和中央金融工委等多个原本掌控重要权力的大型部委,且均是大分大合的大手术。如计委拿走原属经贸委的技改投资职能;财政部失去原来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中央企业工委、中央金融工委更是面临解散、归并的前景。鉴于“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所造成的权力和利益的固化,改革过程中难免发生摩擦与阵痛。  相似文献   

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革自己的命",每减少一项审批就减少了一项权力。每一次改革都是权力格局的再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有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声音语丝     
《楚天主人》2013,(3):49-49
甘当"太平官",这种不作为,对事业造成的危害不比贪污腐败小。——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改革必须破除部门既得权力和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必须改变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政府部门"不能成为"部门政府"。——武汉市市长唐良智  相似文献   

6.
以大部门体制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实质是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权力规模与结构的重构,是政府规模适度化与政府结构合理化的逻辑选择。从政府职能、规模、结构的三维互动关系出发,作者认为,“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的“到位”、政府规模的精简、政府结构的合理,从而实现政府绩效的最大化。因此,必须以决定政府规模与结构组合的内在因素,即政府部门问的关系、政府职能的结构、政府权责的匹配作为“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抓手。  相似文献   

7.
王静 《今日海南》2014,(6):32-33
<正>2013年,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南省委提出了"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争创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的实践范例"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为打造规范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提供根本保障。转变政府职能,须善于拓宽服务渠道从现实上看,政府运作存在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大大连”建设的步伐,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做保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行政审批的规范高效,是我们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亟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近,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现有的620项审批项目,再削减1/3。行政审批改革难度很大,核心是涉及部门、部门工作人员权力和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问题。有的明改暗不改;有的巧立名目,分拆削减,应付上级;有的无中生有,欺上瞒下。再就是缺乏后续监管经验,放任不管;有的审批项目削减后,这件事咋办,由谁来办,无明确说法。一方面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9.
政府审批制度是“全能政府”的产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批事项过多过滥,“暗箱操作”,行政“许可”不规范,监管不力等。必须进行审批制度的改革。改革的原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政府政治责任,强化监督审批权力机制,依法审批,准确公平。改革的途径是解放思想,取消、调整有关审批事项,进行审批立法,严格规范审批程序,改进审批方式,增加审批透明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对审批权限的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 ,1999年起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 2 0 0 0年这一改革重点在省、市一级 ,随着 2 0 0 1年 2月全国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市县乡级机构改革拉开了序幕。根据此次会议的精神 ,市县乡级机构改革的重点有如下几项 :一是要坚决完成人员编制的精简任务 ,确保全国市县乡机关行政编制总的精简 2 0 %。二是要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清理现有行政性审批事项 ,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三是要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 ,鼓励和支持县乡政府建立精干统…  相似文献   

11.
报载 ,某地市、区两级动物检疫站为了争夺对某农贸市场的动物产品的检疫权 ,双方执法人员竟身着制服、手持棍棒当街聚众斗殴 ,致使16人受伤 ,在当地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执法部门所存在的“权力部门化”和“部门利益化”的问题。所谓“权力部门化”是指一些执法部门极力扩张自身执法权 ,而扩张权力是为部门谋取利益 ,部门利益成为执法的重要因素甚至首要因素 ,这就是“部门利益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权力部门化”是部门利益的产物 ,同时也是一些部门产生腐败的根源。行政执法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老百…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民共享改革成果”,这一理念被一些学者和媒体表述为“共享式改革”。“共享式改革”的特征就是全民参与,并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享改革成果。从20多年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全民主导改革,而是由权力部门主导改革,社会精英影响改革。“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这次地方机构改革中 ,能否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 ,如期实现改革目标 ,是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所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因此 ,在机构改革中要谨防“五种病” :一防“慢性病”。这次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已持续了三年之久 ,这为地方政府统一思想 ,做好改革方案的论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 ,因拖延时间过长 ,在一些地方出现了队伍混乱、人心涣散的负面效应 ,给机构改革平添了障碍。有的为使自己部门在机构改革中保住位置 ,增强部门“抗撤并”能力 ,一味地强调本部门的重要 ,纷纷地向上级要求升级别、扩职能、争编制 ;有的机关干部生怕本部门…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3,(5):70-72
拆分铁道部,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重组国家海洋、能源管理机构……从年初开始,一系列举措拉开新一轮机构改革大幕。随后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指出,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政府自我革命,最终指向“放权、分权、限权、用好权”,要防止“越权”和“侵权”,建设“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如何划定政府权力边界?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 ,大力减少审批事项 ,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突破口 ,也是对部门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审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与社会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通过审批实现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以审批管理为主的一种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不同 ,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对经济与社会全面干预的管理方式 ,政府的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应该大大收缩 ,审批标准和审批方式也应适当调整。实践证明 ,在很多方面 ,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今日新语     
《今日浙江》2014,(4):7
正权力清单让改革有的放矢刘白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接受社会监督。据统计,已有47个部门公布了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总量达1031项。这一份审批项目清单,让"权力"二字不再抽象,一目了然。高度集中且事无巨细的行政审批权力,是标准的计划经济符号,与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生态互为因果,不但导致了社会自治能力的萎缩,也给公共管理改革带来很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富阳 率先实施县级政苻权力清单制度改革 富阳是全省权力清单制度唯一的试点市,在全国第一个公布了县级权力清单,对现有政府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清权、减权、限权,形成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和一张权力运行图,推进了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了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明显提高了审批效能,确保了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程、实时、多方监控,有效遏制了权力扩张冲动,明确了部门职责边界,健全了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增强了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后审批时代的政府改革既有迈向服务行政的冲动,又有回到管理行政的欲望;行政权力既无所不能,又力不从心。虽然后审批时代的政府改革存在不确定性,但其核心仍然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设定、运行和监督,只要抓住行政权力这个核心,就可以掌握后审批时代政府改革的本质规律,从而规范和促进后审批时代政府管理步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最终走向服务行政。  相似文献   

19.
新视点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当务之急 目前在北京结束的“国有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提出,在即将入世的形势下,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及管理体制创新是当前迫切的问题。 高尚全认为,到现在为止,在审批经济的改革上还很滞后,而这恰恰不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他认为行政性审批改革滞后的原因有二:一是对行政性审批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审批经济办事效率低下的危害性;第二,改革到了现在攻坚的阶段,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调整,掌握权力和利益的行政部门往往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两会”上,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几位全国人大代表、掰着手指头,数出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近10个“婆婆”: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商业、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婆婆”虽多,近年因食品安全引起的触目惊心案件却仍接二连三。十个“婆婆”为何管不好百姓一顿饭?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权力部门存在“两化”,即利益部门化、权力利益化。一是利益部门化,就是权力部门只要有利可图,就积极去做,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十个“婆婆”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利益被分割了,就如一块面包被硬生生地扯成十来片。至于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