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洋海权之争--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中印三角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全球地缘政治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印度洋成为世界海权的"心脏",二是中国和印度崛起为欧亚大陆上新的地缘权势中心.由此,美、中、印三国的安全战略都聚焦印度洋,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围绕印度洋海权之争,三国在印度洋极力缔造均势,并为自己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2.
肖晞 《理论视野》2011,(6):51-54
优化国家安全战略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议题。随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的调整,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议题迅速扩展,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和挑战趋于复杂,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受到更多制约和挑战。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化,应以国内安全为基石,持续夯实国家实力基础,并力争将国家实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力,致力于成为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印度开始实施其中亚战略。从实施的内容来看,印度的中亚战略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即建设南北走廊、租用恰巴哈尔港和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印度中亚战略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借力大国的中亚战略、以伊朗和塔吉克斯坦为战略支点。在印度中亚战略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逻辑在于地缘政治大国和地缘经济文化两方面。印度之所以积极推行其中亚战略,其利益考量在于实现大国梦、维护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保障能源供给。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家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信息领域里防止计算机病毒、黑客和网络恐怖主义的袭击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国际问题。应以全球化视野中的信息安全为出发点,控制和防范影响国家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加强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吴楚克 《党政论坛》2012,(20):20-21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激发了周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参与到遏制链条当中,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地缘安全挑战。我们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突破美国的遏制战略,构筑中国的新地缘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2)
在中国崛起之际,如何缓解西太安全困境一直困扰着中国。中国可以通过"围魏救赵"的方式,来缓解西太安全困境,即借以在一地施压以缓解在另一地区所受压力。印度洋虽与我国远隔千山万水,但却与我国息息相关,也与相关国家息息相关,中国正好可以利用印度洋来缓解西太安全困境。这就需要中国重新审视并重视印度洋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5,(8)
<正>当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战略空间上看,在三个方向上受制:东北方向,日本地缘形状如同一个"长靴子";西南方向,印度如同一个"短靴子";中间地带,面临美国两处军事重镇(太平洋关岛和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可以纵横的海洋区域,形同一把"利剑"。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两个战略性问题:一是如何进行空间战略布局;二是如何找到民族复兴的战略突破点。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和当前面临的地缘战略上的挑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华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和以色列的安全合作迈上了新台阶。莫迪高度重视与以色列的合作,成为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在印以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相互支持下,双方军事贸易规模愈趋增大,在海军、空军、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印以安全合作的主要驱动力有两国相互借重的战略需求、打击恐怖主义及预阻极端思潮蔓延、维护印度洋权益、美国助推印以合作等。印度的“西联”外交使其对外政策更加平衡,但其与美以等国在安全领域的深度“捆绑”对中国的中东政策顺利推进提出了挑战。在强化与以色列合作基础上,印度推出了新的互联互通计划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同时印以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印度在南亚的实力地位,可能刺激印度采取更为冒险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9.
安全与发展是国家两大基本战略目标,是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一块整钢",要谋求社会安全和稳定,必须立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安全和发展难题,决定了中华民族复兴有一条必须长期坚守、不能触动的底线,必须确立既符合大国崛起一般规律和世界发展大势,又能反映本国安全和发展特殊要求的富国强军目标,我们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战略意境深远、内容宏大丰富的富国强军目标群,必须大幅提升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尤其是冷战时期的苏联海洋安全战略的发展,俄罗斯海洋安全战略的特点在早期以夺取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出海口为主要目标,强调国家海上力量整体运用,突出海军在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利益中的主导作用。但控制海洋的能力与控制海洋的目标始终存在差距;海上核力量是国家海上力量的重中之重;海上力量建设脱离国家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各国在面对传统国家安全因素威胁的同时,又将面临包括科技与信息、石油、生态与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挑战。如何制定正确的应对之策以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地理位置、资源的占有和民族、宗教文化等地理要素来分析地理环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洞悉我国地理环境对国家安全乃至安全战略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战略重心的东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加速、印度洋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概念正逐步被接受。在"印太"语境下,近年来的印日防务合作日益密切,两国高层官员互访频繁、联合军演规模不断升级、日本对印度的军售逐渐成为现实、反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持续走强,其原因包括两国有意进行战略目标对接、相互借重实现各自的大国抱负,牵制中国,以及美国的助推等。印日防务合作既在双边层面也在地区层面产生战略影响,中国需密切关注,未雨绸缪,防止印日合作损及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2005年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建立的第一个地区合作组织,在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个月后,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接受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为观察员国,即准成员国。印度如果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必将在安全、政治以及经贸等各方面对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安全国际战略面临的问题后,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提出以下对策:⑴促进能源供应的多元化;⑵建立石油战略贮备体系;⑶保障海外能源运输的安全;⑷建立较为稳固的国际能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其产业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状况。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随之而来的产业安全问题也尤为凸显。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安全隐患表现为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力的国际竞争与博弈愈演愈烈,需要从强化产业安全意识、积聚产业安全要素、营造产业安全环境等方面入手,确保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印度谋求成为世界大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 家,也是南亚首屈一指的政 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印度独立后,从尼赫鲁为首的第一代执政者开始,就把“富国强兵”、称雄南亚,确立印度的支配国地位,尔后利用印度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和资源丰富的优势,挺进印度洋,跻身世界大国之列作为印度的长远战略目标。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出现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印度认为这一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形势是印度实现其世界大国战略目标的难得机会。印度政府总体上奉行以发展高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力争在21世纪初继续…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是突破中国发展面临的发展困境,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战略途径是渐进式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战略手段是多力井举提升发展效应.改革开放战略的经验在于: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坚持自主性与特色性相统一.在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应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实现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及世界安全形势的变化,中国国家安全不断面临全新的挑战。以此为背景,党中央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由此形成了站在国家全局高度,统筹把握国内外综合因素、兼顾各领域安全形势来审视国家安全而形成的战略方针。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的构建,是应对国家面临安全新形势作出的战略调整,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安全理论的超越。一、设立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取胜的关键在于人才。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战越演越烈,高技术人才流失已威胁到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安全。因此,无论是美国、日木等发达国家,还是印度等发展中罔家,以及俄罗斯等转型国家,都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新加坡李光耀曾说过,治国的成功之道就是栽培优秀的人才,罗致更多的人才,提高政府的素质和生活的素质。世界各国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3,(16):53-53
一些西方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空军进口苏-35多用途战斗机体现了中国全新的战略意图,在本来已经打破的东亚军事战略平衡之上,使海空力量的对比朝中国方面更加倾斜。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各国将首次面临中国空军在技术上的优势。这种情况是冷战结束以后从未出现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