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体验式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者的感官反应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习者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把体验式教学方法贯穿于党校教学培训当中,有利于提高党校教学培训的时效性,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政治经济学课程成为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题,也一度成为高校教师教学中的难点。以自身的经历通过在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实际,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课程设置的时间出发来探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的做法,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贵希 《学理论》2009,(11):166-167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近年来备受教育界重视。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促进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常姗姗 《学理论》2013,(8):229-230,241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也有很多问题和争议。其中,对外汉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化教学中,包含文化因素的词汇是讲解的重点,而基本的颜色词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通过对颜色词的分析研究,说明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在教师素质方面,应当在保证其具备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调动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刘丹凤 《学理论》2009,(8):122-123
如何解决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脱节问题,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在反思性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学行动研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法,教师参与教学行动研究并反思行动研究,是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有着必然的联系,反思与行动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过程,把二者有机结合对促进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迁移理论,论述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音的作用。并且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体差异,尽量克服负迁移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正视母语的迁移作用,减少或避免负迁移,以便于学习者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流利准确的语音。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把学生自身的努力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强调学习者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从课堂教学活动来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国际金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专业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教师是这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剖析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轻视专业英语的教学、语言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并且在选择教材上存在着主观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英语教师的态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专业教师应该克服个人因素、重视自身能力的发展,通过不断总结、分析、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首先明确了词汇例句教学在语言课堂中的重要价值,后从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将学习者姓名有效地嵌入在词汇例句设计中的教学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这一课堂教学行为的看法,并对笔者在过去一年中实施这一教学过程的行为进行反思。据此,我们在例句的呈现内容和形式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韵 《学理论》2012,(28):203-204
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形成。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提升势不可挡,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条件。科研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教师幸福感一般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感不但与教育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就必须研究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国外对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得出许多结果,近期的比如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学校氛围、创造力、教师领导等方面的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12.
教育目标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成是教学目标的过程性特征,强调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情境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等多方面发展,对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表现了应有的尊重。在探索生成性目标形成方式中,分析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目标设置、师生关系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影响生成性目标形成的因素,进而提出培养教师生成意识和能力、制定弹性教学目标、建构师生互动平台以及转变评价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生成性目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曾长时间思考过以下问题: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会有怎样的影响?自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结合自身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经验,从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出发,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的对策建议,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情绪,以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全身心投入教学;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避开不良情绪的泥潭;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实现师生情绪的良性互动;掌握一些可操作、有效的方法,保持健康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注的重点侧重于教材中节选自各种题材或体裁的文本内容,较少涉及英美文学作品本身。而文学经典因其涵盖的丰富内容,在学生语言技能的构建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结合应用学习者自我决定论和合作学习策略,阐释了教师可以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得重构文学经典的助学地位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我修正是口语特征之一,它是说话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监控到话语错误或语流中断所采取的纠正行为。自我修正与外语教学研究有很大的相关性,既可以揭示语言学习中意识和注意研究的新方面,又清楚地显示出言语产出的自动化过程。这给外语教学和未来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我修正,强化学习者的自我修正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的自我修正,了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我修正能力,从而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法理学课程中访谈式教学实施的反馈,显示这种教学方式认可度高。访谈式教学强调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实现学习者为中心的对话式课堂、支持学习者知识主动建构的整合学习、形成合作学习促进教学相长,更有效地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访谈式教学的设计、实施还要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把控能力、教师与嘉宾进行充分集体备课、确保学生前一层级学习的效果、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龙奇玉 《学理论》2010,(29):306-307
在"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理念下,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角色趋于多元化,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然而,无论我们如何重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我指导及自律作用,如果没有对教师的科学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无从谈起。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结合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阐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而提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冀盈 《学理论》2011,(24):213-214
新课程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个前提应该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就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