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 邓小平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特别是与新时期党的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今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的行动指南。《党建研究》杂志从1989年第2期到第6期止,发表了邓小平建党思想系列讲座十讲。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干部学习领会邓小平建党思想的精神实质,将该讲座的内容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贡献侯振新一、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重要发展和伟大贡献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和伟大贡献突出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党的思想建设。他首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创新.判断任何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创新,从来都是以这个理论所体现出来的本质特征、精神实质、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为标尺的.研究"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创新,也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学习列宁民主集中制理论和实践徐善广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党的状况,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它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刻领会《决定》第二部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实质,提高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伟大纲领。当前,如何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切实搞懂“为什么要代表”和“怎样代表”的问题,抓住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重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这一理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此作出了高度概括。本文拟就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特点,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第一个特点。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行党的建设,是党历来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精神实质高新民邓小平党建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改革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精神实质,是新时期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王孔容 《传承》2009,(4):30-31
1939年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明确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确立党的建设目标;开始了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重心向巩固中求发展转移;突出了从思想上建党,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为建设一个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完成党的夺取抗战胜利历史使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建中 《前进》2001,(9):20-21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根本上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党组织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取决于思想上认识上的团结统一;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取决于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在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基本特点探讨杨耀,陈和平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事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备起来的,它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  相似文献   

11.
于海平 《桂海论丛》2006,22(6):8-10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从党的宗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和内涵体现,从物质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等方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哲学总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的哲学思考是时代精华的华美篇章。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握时代的历史方位和脉搏,结合国情,采取边缘化的革命理论、边缘化的革命策略和方式实现了现代性国家建构与民族独立,彻底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视域下建构的一个异域"他者"形象,从而逐渐走向富强。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判断,彰显出丰富的理论性、时代性、现实性与价值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学性与独特的价值性的统一。需要充分认识和深入思考新时代"因何而立""从何出发""向何处走"等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继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思想到实践、从共性到个性的三层转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三次结合;改革开放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成果;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和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认识;贯彻了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真正了解实际情况与把真正弄懂的理论和真正了解的实际相结合的三项要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三点特色。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的论断,为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将共同富裕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论证使其由空想走向科学。前苏联未能准确领会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精神实质,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走错了路。中国探索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邓小平在吸取毛泽东探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共同富裕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视野当中,形成了逻辑严密,现实可行的理论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共同富裕理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实践基点、实践内涵和实践理念等方面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归宿。  相似文献   

16.
社院学报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乃至学院总体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院教学科研的重要窗口,是反映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社院学报要立足社院,立足统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社院学报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全国社院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抓住机遇谋发展,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为爱国统一战线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监狱学理论研究成果是监狱文化建设的精神产品,是监狱工作实践的总结与升华,是集法律学、刑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以法理性与应用性为建构的理论品质,具有前瞻性、指导性、交流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对监狱学理论之研究,既要注重其监狱学的理论研究。还应从应用认知机制的完善,从应用管理机制的建立,从应用激励机制的制定,从应用注意事项的把握,来切实推进监狱学理论研究成果在监狱改造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三代领导集体与“三个代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代领导集体党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三个代表”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他们的表述不尽一致 ,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三代领导集体党建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层面的本质研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层面本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社会成员精神层面的最高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质的规定性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功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属性属于社会信仰。这一精神层面的本质的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出,把人们对信仰选择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大众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秦越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33-139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表达了侗族人民的群体性观念认知和集体文化意识。在侗族历史上,鼓楼以其强大的精神涵化力量,在族群内部实施着政治、经济、教育、公共娱乐等社会职能。新时期,多媒体环境赋予鼓楼新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侗族的文化符号,鼓楼凭借其自身的媒介特质,发挥着对整个文化系统的传播功能。当今新经济形式下,民族地区旅游地文化重构、文化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文化价值的保存增值等,无不需要鼓楼符号的价值外显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