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指纹性别信息就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捺印指纹数据库里的人员或现场指印数据库里的现场指印遗留人的性别情况即男女情况,目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还没有把数据库里的指纹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指纹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笔者在指纹查档破案实践中认为把数据库里指纹数据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捺印指纹或现场指印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可提高指纹查档效果。  相似文献   

2.
1案件简介 某年12月31日,某信用联社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投毒、爆炸的特大刑事案件,影响十分恶劣。现场勘查时,在一个已引爆未炸的包裹物上发现并提取到现场指纹一枚。由于某些原因现场指纹照片没有比例尺,想补拍却由于汽油挥发纹线遭破坏,无法将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询比对。针对这类情况,笔者采用"线数比例法"将该枚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分别编辑、查询比对,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石某。  相似文献   

3.
钟珂  罗兵  张雨 《刑事技术》2010,(5):57-58
指纹检验照相在整个指纹检验鉴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照相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拍摄难度较大的指纹痕迹,比如遗留在圆柱形拉丝金属把手表面的潜在汗液指纹。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指纹本身与客体的反差较弱,以及客体表面强烈的反光,拉丝纹理的干扰和弧型面所产生的景深,使得拍摄出的细目物证照片反差低,客体表面反光和拉丝纹理干扰大,  相似文献   

4.
某年5月3日,某小区发生一起人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提取指纹一枚(指纹编号:50010546040020100×x×××××)。该现场指纹入库一年半时间,先后有11个单位对该案指纹进行编辑、查询、比对,累计查询21人次,均未比中。次年11月9日,指纹管理中心对该指纹的方向进行调整后发送查询,比中犯罪嫌疑人且候选结果名次为第一名,查中概率为1009/6。此案成功比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由此对近年来指纹管理中心通过翻查比中的案件指纹,在录入、编辑、查询、比对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统计、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论证,笔者深受启发,其经验教训可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变形、残缺、变异指纹的查档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印是犯罪案件现场中较为常见的痕迹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所致,会引起现场手印产生变形、残缺、变异等,如果对这些变化不清楚或了解不深透,势必会影响手印的正确检验鉴定工作。本文就现场手印极易产生变形、残缺、变异的主要原因及常见的反映形式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能引起专业人员的共同重视。1现场指纹的变形指纹变形主要是因为人在接触各种客体时,由于用力大小、用力方向的不同,使乳突纹线挤压变形;或者由于在客体上滑动,导致指纹的移动和重叠。对于现场指纹来说,由于作案过程中某些动作的特定性,决定了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指纹有着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在指纹的查询中,显示出了快捷、准确的特点,为认定犯罪嫌疑人发挥了有效作用。然而对变异指纹的查询中仍需要对所查询的指纹进行细致分析,综合判断。在一次专项战役中,我们把近年来久侦未破的沉积案现场指纹重新入库,查询比对,破获了一批案件,其中两例变异指纹的查找、比对、认定,让我们在实际比对操作中得到了启示,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借鉴的作用,介绍如下:案例1 1997年9月15日,某市新文化街发生盗窃案,现场提取的一枚箕型纹指纹重新输机、编辑、对稳定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7.
在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证实 ,现场指纹的变形或模糊都会影响指纹的比中率。当前 ,人们认为在对现场指纹的检验中特征不能少于 12个。在工作中也有少数技术人员不愿对特征少的现场指纹进行查询 ,因为查中率低。因此 ,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变形、模糊的现场指纹根据指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 ,同样查中许多案件。如经常遇到变形较大、纹线较少、模糊不清的现场指纹 ,对于这样的现场指纹 ,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取得较好效果 :1 解决变形现场指纹出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指纹为举世公认的“物证之王”,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对已经确定是罪犯所留的指纹,如何利用其为案侦服务,却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利用得好,能使案侦很快缩小范围,甚至就在现场访问中迅速突出嫌疑对象和直接认定罪犯破案;利用不好,不但会使案侦走弯路,甚至还会使案件成为死案。笔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利用犯罪指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发案现场有无复案时遗留指纹的可能性所谓复案,是指现场主要危害结果发生前后,其他罪犯在案件尚未被发现前也到过现场的案件。1978年,沈某(女、63岁)被杀死在二楼租房内,被抢走现金、香烟等。…  相似文献   

9.
1案件简介2005年4月5日,某市卖淫女饶某(1962年出生)被人杀死。现场勘查巾,在被翻动过的存放珍珠粉包装盒光滑表面用磁性粉显现提取了可疑指纹和相关物证,由于案情复杂,案件久侦未破。2011年冉次对未破命案的现场指纹进行查询比对,在查询滚动指纹库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又在平面指纹库中多次发送查询,终于比中了犯罪嫌疑人孙某(男,1976年出生)的左手食指指纹。并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孙某。孙某交待了犯罪事实。7年前的命案积案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利用平面指纹破获(见图1~图3)。  相似文献   

10.
影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效益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全市已建成由市局中心库,10个并行处理器,19个远程工作站组成的指纹网络比对系统。建库和运行已形成“二级建库,三级查询”的模式。现已入库十指纹14万余份,现场指纹1.6万枚。系统效益十分明显,直接认定数由1998年的8起,2000年的600余起,猛增至2002年的1060起。但在运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称“系统”)充分发挥其总体效益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加强的对策和措施,讨论如下:1影响“系统”效益的主要问题(1)现场指纹在采集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人意。特别是现场指纹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指提取的现场指纹与犯罪的内在…  相似文献   

11.
我市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自建成以来 ,查破了一大批刑事案件 ,实践证明 :只有灵活掌握和运用查询技巧 ,才能充分发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破案功能。笔者仅就 5个方面谈一下掌握和运用查询技巧的做法和体会。1 认真分析现场指纹 ,把好编辑关对每枚现场指纹都要认真分析每个细节特征点 ,并根据现场指纹图像的强弱反差调整扫描仪的设置 ,使存储到机器中的指纹图像达到最佳效果。也有些现场指纹多次扫描后效果仍然不佳 ,这需要我们对现场指纹细节特征进行标画时 ,不要单独的对机器内的现场指纹细节特征进行标画 ,而是要结合实物或照片进行标画 ,…  相似文献   

12.
周秀玲 《刑事技术》2002,(Z1):10-11
应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后 ,很多显现效果好、直接拍成照片而没有比例尺的现场指纹照片 ,就面临着系统的按 1∶1比例输入的问题。不解决比例问题 ,这类现场指纹就无法输入检索 ,经反复试验与实践 ,笔者成功探索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对一批无比例尺的现场指纹照片输入系统进行比对 ,破获了一批积案。现将我们的方法报告如下 :1 类比修正比例法首先判断照片上指纹指位是拇指、食指、中指、环指或小指 ,再按照片上指纹的大小 ,进行同型的类比修正。例如判断现场指纹是拇指的话 ,则按照照片上指纹的型态 ,操作员用自己的拇指在白纸上…  相似文献   

13.
刘艳丽 《刑事技术》2002,(Z1):44-45
20 0 2年 4月 ,我市使用COGENT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目前库容量已近 3万份 ,并已投入使用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 操作简单 ,方便实用在系统录入时 ,只要将指纹卡放入扫描仪 ,点击扫描、保存即可 ,前后时间只用一分钟左右 ,指纹特征点的编辑直接由系统自动完成 ,节省了工作时间。在现场指纹的编辑查询中 ,系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服务 ,如果现场照片上纹线以白线为准 ,在系统中只要选择“反象”即可 ;如果需要将纹线反过来看 ,只要选择“镜象”即可 ;如果现场指纹不是原物大 ,只要有比例尺 ,就可选择“变尺寸”项 ,再通过“据给定比例…  相似文献   

14.
在指纹查询比对工作中,由于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系自动对十指指纹进行特征提取,检案人员应在把握系统特征比对算法基础上,根据已录入系统案件相关信息,如提取部位、提取方法、乳突线颜色等相对应的现场指纹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高指纹比中率。笔者结合_T作实践,就如何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防止指纹漏检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科 《刑事技术》2002,(Z1):47-47
我市于 2 0 0 1年 5月购买了Cafis指纹自动识别查询系统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经常遇到下属各县、市局和分局刑事技术三级点的同志 ,在基层辖区勘查完刑事案件现场后 ,将在现场提取的现场指纹 ,驱车送来市局查询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侦察破案的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尝试了将数码指纹图像输入系统进行查询比对 ,成功地在局域网内利用网络传送数码指纹图像至指纹系统 ,进行异地数码指纹图像查询 ,这样就解决了基层单位一时配置不了指纹远程查询工作站 ,又急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现实问题 ,由于传统的光学相机要对拍…  相似文献   

16.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尤亮 《刑事技术》2009,(1):69-69
在杀人强奸现场勘验中,受害人皮肤上往往会遗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汗潜或血潜手印。如何对皮肤上的手印进行发现与处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指印将会对案件的侦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用四甲基联苯胺成功显现出皮肤上血潜指纹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嫌疑人指纹200余例.通过对查中的案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影响查破案件排名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 样本指纹的捺印质量样本指纹捺印质量的好坏,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时也是查破案件影响排名的最重要因素.从目前我市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直接查中的18起案件来看,出现在第1枚的有9起,占50%,且大部分没有经过人工干预,认定的样本指纹捺印质量普遍比较好,即捺印完整,纹线清晰,以至于计算机自动提取的特征比较准确.如我市查破的一起盗窃案件,经检索,第1枚即为犯罪分子指纹,虽然该案现场指纹条件一般,但认定的样本指纹捺印清晰完整,而另一份样本指纹重卡,由于捺印质量较差,编编纹线模糊不全,结果排名在50名之后.从这起案件的查破过程,说明样本指纹捺印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检索破案排名的先后顺序.如果样本指纹捺印质量较差,还会引起漏案的可能.这就要求在指纹样本资料的采集、扫描建库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经常会在现场上碰到背景比较复杂的客体(如胶带、包装纸、彩色杂志、瓷砖等)上的指纹需要提取和处理。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紫外照相或用超长焦小景深拍摄法来处理,紫外照相需要在暗室里进行操作,采用特殊的光源和照相器材,通过反复的实验,既耗时又耗材,同时曝光量不好掌握,该方法最终处理效果有时也不很理想。照相方法是一种无损检验技术,往往作为检验鉴定的首选方法。既使经过传统方法提取后拍摄的指纹,只要后期图像处理工作做实,检验过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省时省力省心。处理过程大体如下:先将需要处理的现场指纹用数码照相机拍照后直接输入电脑,或将现场彩色指纹照片用扫描仪输入,由于调整过程中像素可能有小部分损失,分辨率要保证在600d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