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又一批腐败分子原形毕露中箭落马,留下了一幅幅丑态百出的贪官脸谱。纵观贪官堕落的历程,不难发现:在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面前,抑制不住膨胀的私欲,不能及时防微杜渐,轻易被贪婪和欲望扭曲了灵魂,是其陷入罪恶的泥潭难以自拔的主要原因。贪官最终被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贪官不仅因其恶行遗臭历史,其“告白”也留下千古笑柄,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和利 《党课》2010,(11):74-76
在反腐败过程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许多贪污腐败案件并非由纪检部门或其他反腐败部门查出来的,而是意外“露馅”的。有人做过—个统计:有60%-70%的贪官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处的,而群众之所以能够发现贪官的蛛丝马迹,不少竟然是贪官自我曝光的,如二奶反目、小偷被抓、奸商败露等都成了导致贪官“露馅”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据说朱元璋是一位反腐败最坚决的皇帝。他不仅发明了“剥皮揎草”的酷刑来惩治贪官.还推出“四菜一汤”模式来教化官员。  相似文献   

4.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之二、贪官官职越高潜伏期越长,小官的潜伏期则相应较短。官位越高,腐败手法越高明,背景越强大,查处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杞人 《廉政瞭望》2008,(3):49-49
近年来,中央在惩治腐败上下了很大功夫,反腐败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不仅查处了一批贪官,而且也要了一些贪官的脑袋。贪官贪的时候好像不怕杀头,真要杀头,他们腿就软了,纷纷要求活命。这说明,贪官虽然可怕可恨,但国家也有治他罪的办法,法网恢恢,终有一报。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贪官为了伪装自己贪婪的本来面目,逃避党纪国法的制裁,竟也学起演员的“表演术”。与演员相比,他们的表演技巧并不逊色,可谓五花八门,奇招迭出,几乎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但假的真不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这些善于“表演”的贪官们的基本特征,尽管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能欺骗一些人,但终归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认真解读时下一些贪官的“表演术”,撕开他们的画皮,防止被其“表演术”欺骗,是当前我们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课题。贪官的“表演术”知多少?演员表演什么样的角色,主要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确定,而贪官的表演则着眼…  相似文献   

7.
夫子有一句传世名言:治民难,而治吏尤难。孔子 一语道破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周期率:宽于治吏则官贪,官贵则令废,令废则政弛,政弛则国危。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中国历史上贪官如蚁、朝代迭替的基本动因。 对吏治腐败的历史考察 中国的贪官出现甚早。据史家考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尧舜时期,即有贪官行世。尧时制定了“五刑”,对当时的上层建筑和公共秩序进行规范。夏朝建立以后。“夏有乱政而作《高刑》”,皋陶即是当时的法官,他是历史上最早的监督百官的反腐败官员。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随着杜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贪官…  相似文献   

8.
二○○一年统计,四千多贪官携五十多亿公款在逃——如今这一数字却成为『黑数』外逃贪官在国外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但心里决不会有『世外桃源』的感觉《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定腐败行为九宗罪,罩住了就跑不了缉拿外国贪官、归还脏款成为各缔约国『必须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山公 《共产党人》2004,(10):40-41
查处贪官手不软,反腐败进入强势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的贪官刘青山,张子善.到2003年被执行死刑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日渐激烈。2003年.省部级官员违纪违法个案上升到两位数。由此表明,中国反腐败斗争依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高级党政官员因腐败不断被查处,群众在受到反腐败成果鼓舞的同时,又痛心疾首。政府官员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有账可算.但腐败分子造成的政治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10.
李欣 《党课》2008,(6):70-7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挖出来。纵观众多贪官的落马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贪官们在台上虽然骄横一时,但其内心非常虚弱,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到底都怕谁呢?  相似文献   

11.
张雨生 《唯实》2005,(3):63-64
标题所示,涉及到对反腐败形势的估计。我并非否定反腐败的成就,说贪官都顺利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反腐败的成就再大,总会有漏网的。漏是避免不了的。今年抓出来的,许多是去年以前漏掉的。明年抓出来的,许多又是今年以前漏掉的。这里分析的仅是漏掉的那部分贪官的状况。漏掉的贪官现状如何?一言蔽之:一些人经过多年疯狂敛财,已经基本完成原始积累。其资本有  相似文献   

12.
水风 《廉政瞭望》2014,(23):1-1
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  相似文献   

13.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为官要善比     
近日读了一些贪官的落马史,发现他们落马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往上比,喜欢往歪处比。其结果越比心理越失衡,越比心胸越狭窄,最后孤注一掷,走向犯罪的深渊,身陷高墙之内才知道悔之晚矣。这些贪官的攀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升迁速度。这样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拼命地跑官、要官、买官,一旦得逞,就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搜刮民财,疯狂捞本增值。二是比台上威风。这些人一旦当了什么官,便马上把自己与普通干部群众区分开来,认为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结果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三是比情人小蜜。贪官们往往一边捞取钱…  相似文献   

15.
贪官“撞倒了枪口上”,似乎是出于偶然。但辩证唯物主任认为:“偶然的东西同时是必然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切腐败分子,只要进行着腐败的罪恶勾当,最终的结局都必然会落入法网,请看近年来,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十分激烈,不少案件的侦破、处理...  相似文献   

16.
反腐深入--抓大不放小 主持人:贪官最怕什么?怕纪委.最近一个消息可能会使一些贪官特别是基层的贪官害怕,就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位县一级纪委书记要到北京集中培训.这是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史上的第一次.这么多县级纪委书记到北京集中培训,对于反腐败特别是基层反腐败工作有怎样的特殊义?  相似文献   

17.
新建成的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我要举报》专栏,'就是让大家举报更方便快捷'。'以前也有逢年过节禁止送礼的规定,但这次和以往的最大区别在于惩罚机制跟上去了。'老百姓关注的是抓了多少贪官,但反腐败的核心不是抓贪官。'一位纪委干部认为,'改善全党风气是更实际的工作,现在纪委的重心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孟伟 《党风建设》2003,(1):14-15
翻开一个个被查处的贪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贪官是苦出身或从小吃过不少苦,靠个人努力,靠党和国家培养成才,并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为什么他们手中有了权就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走上腐败的不归路?让我们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看看这些“苦孩子”是怎样由红变黑,由廉变腐的。  相似文献   

19.
贪官怕什么?     
前不久,有人在媒体上倡导对贪官取消死刑判决的讨论,引起舆论哗然,赞成者少有之,绝大多人持反对态度。反腐败反了这么多年,“力度”不断在加大,也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但在某些地方腐败还有其生命力有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读罢《水浒》,无不为梁山英雄杀贪官、除恶霸、仗义疏财、济民于难,所成就的轰轰烈烈的梁山大业所鼓舞,又无不为声势日益壮大、对宋王朝构成严重威胁、足以和宋王朝抗衡的梁山英雄主动接受招安,走上英雄末路而惋借。这是农民革命史上的一出大悲剧。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当然和历史上的任何农民起义一样,由于历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