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九五四年五月,三十五岁的菲律宾国会议员马科斯向比他小十三岁的伊梅尔达求婚:“和我结婚吧。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一定让你做总统夫人。”这位刚被选为菲律宾小姐的佳丽对求婚者做出了允诺。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就结婚了,这实在是闪电般的速度。但求婚者并不是空口许诺。十一年后,马科斯就任菲律宾第六任总统,伊梅尔达也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林肯的传说中,经常提到他年轻时如何艰难困苦,其中很多故事是真实的,但同时也应当指出,他在相当年轻时就一举获得了成功。林肯28岁已成为伊利诺伊州众议院辉格党的领袖;37岁当选为国会众议员;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时,年仅51岁。在他之前的15任总统中,只有两位当选总统(区别于继任总统)当选时年龄比他小,  相似文献   

3.
1993年4月26日至5月1日,菲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参观了北京、上海和广州,并访问了即将回归中国的英国殖民地香港。行前,这次访问被称为“未来之旅”,在华期间拉莫斯说是“发现之航”。这是他第二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是1977年他当菲律宾警察总监时进行的。这次访华之所以被大事张扬,是菲律宾把这个庞大的邻邦看作是一个成功发展的典  相似文献   

4.
1992年6月,菲律宾原国防部长拉莫斯就任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上任伊始即强调,政府的首要问题是实现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并且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于政府合作,支持政府恢复经济的措施,使国家走出困境,到2000年改变其“亚洲病夫”的形象。拉莫斯执政一年来,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各种措施已初见成效。在政治上不断扩大执政  相似文献   

5.
1954年,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在就职典礼上谈到,作为亚洲的睦邻,菲律宾应该参与到各项地区事务中去,与邻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6.
菲华资金与菲律宾经济张素玉著黄滋生译自1993年4月间菲德尔·拉莫斯总统带着所谓六名“大班”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来,在发展菲律宾经济方面,华裔菲律宾人大企业的潜在作用备受重视。在北京,拉莫斯有针对性地宣布:他的随行人员中的六名最富有的华裔菲律宾人资本...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的东南亚研究规划是过去的和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作出努力的结果,要在菲律宾人中间把严重西方化的教育路线扭向亚洲一致性的发展上面去。 这一方面的努力是雷蒙·麦格赛赛总统于1954年在菲宾律大学创建了亚洲研究所的时候就开始的。麦格赛赛总统对研究所是这样解释的:“把亚洲的学者和学生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8.
杜特尔特从参选总统到开始施政,对他的争议就一直持续不断。本文从杜特尔特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人格特质入手,通过梳理杜特尔特处理国内事务的风格,包括在达沃市担任市长期间的治理模式、竞选过程中发动民众和执政后采取强硬手段整治社会秩序等,分析杜特尔特作为一个强人政治的代表,给菲律宾政治和社会所带来的变化。具体说来,杜特尔特以达沃市的执政经验为模板,以建立社会安全秩序为核心,以强化民众和军警支持为基础,通过积极手段开展禁毒和反恐活动,在菲律宾的历届总统中树立了重视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形象,并对菲律宾政治生态中传统的裙带关系形成了深刻的冲击。笔者认为,尽管菲律宾的政治体制对民主制度设置了广泛的保护措施,而裙带关系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但实质上无法抵抗政治强人的冲击。杜特尔特以政治强人的特质和引导民粹主义思潮的手段打破了传统裙带政治基因所具备的社会机能,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运作。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近期对外政策透视曹云华从1992年上台至今,拉莫斯担任菲律宾总统已有差不多4年的时间。这4年是菲律宾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4年时间里,拉莫斯政府对菲律宾的内外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通过这些调整,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在外交方...  相似文献   

10.
经过激烈的竞选角逐,1998年6月30日,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的第13位总统。一位曾是电影演员、没读完大学,甚至曾沉溺于酒色的人,在菲律宾处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外忧及国内种种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等内忧困扰的情况下成为新总统,他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中,同菲律宾的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菲律宾市场对日本垄断公司具有高度的吸引力、菲律宾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两国统治集团的政治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趋于接近——这就是东京一向对菲律宾这个发展中国家予以重视的根由。 1983年5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到马尼拉作正式访问。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欢迎词中指出,菲日两国的关系是“维护亚洲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菲律宾面临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对战后时期日菲关系进行综合考察显得更为迫切。菲律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是菲律宾“二月革命” 的第二年。这是菲律宾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科·阿基诺总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不断排除困难前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科·阿基诺运用谋略,借“人民力量”这一武器,在关键时刻使各种力量跟她站在一起,终于在2月2日公民投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五年马科斯当选总统后已达十三年。并且,自从一九七二年以共产分子的颠覆政府活动为理由实施军事戒严令,确立“独裁体制”以来,也消逝了六年的岁月。马科斯同穿上喜爱的民族服装——巴伦塔加洛、以前曾被选为菲律宾小姐的闺秀的总统夫人伊梅尔达一起出现在人民之前,经常露出和颜悦色的笑容。可是,就在这时候,  相似文献   

14.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在局势十分紧张复杂的菲律宾全国总统竞选中战胜马科斯,出任菲律宾总统。由于科拉松原是一位素不涉足政坛,从未担任国家公职,缺乏政治经验的家庭主妇,一跃而成为执掌一个拥有5600多万人口、7000个岛屿的国家大权的总统,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及其戏剧性结局,自然引起全球的关心和瞩目,成为1986年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教育     
以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称号命名的菲律宾共和国,系由面积十一万五千七百零七平方哩、为数大约七千个岛屿所组成。一九七八年人口估计约为四千五百万人,在人类学上代表多样性的种族群体。菲律宾的天然资源富有潜力,但大部分尚未开发。目前,行政当局面对的一个关健性问题是国家教育条件的改进。一九七二年,菲律宾被置于戒严法之下,开始了马科斯总统所谓的“新社会”,试图改进包括教育在内的国家社会——经济地  相似文献   

16.
雅鲁泽尔斯基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在议会大选中失败后交出政权。但根据“圆桌会议”达成的协议,雅鲁泽尔斯基在1989.7—1990.11任波兰共和国总统。下面是他被接受波兰《政治周刊》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摘译。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就任已十三年,实施军事戒严令也进入第七年。在这期间,总统一家及其亲信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益的集中是惊人的。总统为了达到消灭长达四百年之久的殖民地时代残余的目标而进行的宏伟事业,即“新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有权任免、控制和监督行政官员,但这种行政领导模式并不是理所当然地从美国宪法中产生的。美国宪法第二条有关总统行政权的规定简约,为建国初期对行政领导模式的解释与建构提供了两种可能性。华盛顿总统相信他应当对整个行政机构行使全面和直接的领导权,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却试图建立行政部门首长的独立领导权。作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用行动明确了美国宪法第二条的文本含义,演绎了它的制度内涵,从而奠定了总统行政领导权的基础。华盛顿的行政领导方式被后世美国总统确立为宪法先例。  相似文献   

19.
1993年2月15日,在斯洛伐克议会第二次总统选举中,原执政党“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副主席米哈尔·科瓦奇以超过3/5多数的106票的法定票数,当选为斯洛伐克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对内将实行民族和解政策和发展经济的方针,要把斯洛伐克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和法制的国家”,外交上,将举行“独立自主和全方位开放”的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庆祝他68岁生日的演讲中,说到他重视的两个问题是经济危机和共产党人的活动。菲律宾共产党的活动,甚至已使东南亚诸国感到担忧。 但这并不等于说其他问题已没有必要受到马科斯总统的注意。对前参议员阿基诺的枪杀,已成为人民从消极的态度变为积极对政府政策进行抗议的重要标志。这一系列的抗议已由于上层和中层社会受牵连而变得更为广泛。他们与所谓“中产阶级革命”,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