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子元:1967年4月至1975年10月任江青专车司机采访者:郑仲兵、李宇锋参加者:阎长贵、杨银禄时间:2004年10月28日,2005年11月8日、12月13日成为江青的专车司机和最初看到的情况李宇锋(以下简称李):今天,我们想请您谈谈江青。您在江青身边工作八九年,在工作人员中是比较久的,应该了解不少情况。李子元(以下简称元):今天是我第一次接受采访,第一次向外界敞开心扉。回忆起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毛主席家里工作,直接为江青服务,在外界看来是最光荣、风光、幸福的事,工作环境优越,安全有保障,住地有警卫,受人尊重。可是我自己感受这段经历,并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最突出的有三次:一是1966年2月《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二是1966年11月江青在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文艺讲话》);三是1967年4月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为人民立新功》)。江青这些讲话和作品,经过毛泽东的修改,提高了质量,规范了文字,扩大了影响,一句话,增强了江青的声誉。了解一下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的情况,无疑对我们认识江青以及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4,(1):49-55
郑仲兵(简称郑):我也叫你程师傅Ⅱ巴。你在江青身边工作了十儿年,令大我们想请你谈谈关于江青的一止匕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江青处处特殊李宇锋(以下简称李):江青的这副"銮驾"可是够夸张的!恐怕一般的政治局委员抖不起这个威风。李子元(以下简称元):她的确是处处特殊,和一般的政治局委员可不一样。比如在北戴河。每年7月15日到8月15日,政治局委员们都要上北戴河避暑去。江青住的实际上是主席的房子,一号楼。出去是个下坡路,正好对着五浴场。有时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5,(6)
<正>主持人:郑仲兵、李宇锋参加者:杨银禄、阎长贵、赵柳恩、周淑英访谈对象:马晓先(江青最后一任保健护士)时间:2006年2月25日初到江青处李宇锋(简称:李):您是江青最后一位护士,在江青那里一直工作到她被隔离审查,还监看了她一段,从服务到监护,这种角色转换很有意思。现在就请你谈谈有关情况。马晓先(简称:马):我的工  相似文献   

6.
加强质量教育,遵守职业操守,生产高质量产品,既是每个企业应该认真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结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质量文化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以下简称党政室)有关负责人向廉政瞭望记者介绍:"党政室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日常监督,管好管住大多数干部;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党风政风问题,进行监督惩治。"日常监督,细节处见功夫严管即厚爱。对于大多数干部来说,犯小错时能及时提醒,红红脸、出出汗,就能避免出现更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在十年浩劫中,江青曾被某些人捧为文化革命的"旗手".她手中挥舞的一面大旗就是<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这个<纪要>曾作为中共中央文件下发全党.其实这个<纪要>的主要内容并非谈部队文艺工作的,也不是由与会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后形成的.它是一个典型的江氏"一言堂"的产物.是江青伙同陈伯达、张春桥共同炮制出来的.它也是江青登上政治舞台的"宣言书".在十年浩劫中,江青等人利用<纪要>疯狂迫害广大文艺工作者,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直到1 979年5月3日,中共中央批转解放军总政治部请示报告,正式决定撤销<纪要>,使它寿终正寝.那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出笼的呢?本文谨向读者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5,(1)
<正>毛远新,毛泽东的侄子,毛泽民烈士的儿子,1941年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大概从小学开始一直在毛泽东身边长大。我1967年1月开始给江青作机要秘书,和毛远新结识。"文革"中,毛远新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参加运动。他从哈尔滨回京时,往往也住在钓鱼台江青所住的11号楼。我们一起交谈,一起到大食堂吃饭,相处很好,成了很亲密的朋友。2001年,他从上海某汽车研究所退休后,来北京时,曾到我家做客,晤谈甚洽。10多年来,我们不断地通信、通电话,现在我把他谈话  相似文献   

10.
由于种种原因,江青这人令人真假难辨。我在写作《江青传》时不能不做许多辨伪工作,关于江青入党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江青的入党经过,有着各种说法。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其所著《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回忆江青在延安整风时曾对他说过的两句话:“那时,是个姓王的介绍我入党的,名字我忘记了。现在这个人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11.
正将"裸官""跑官""病官"彻底从干部选拔任用中剔除出去,这是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中释放出的明确信号。新《条例》明确提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是德才兼备,并且要以德为先,要突出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行为操守。官员品德突出考察政治品质德行操守  相似文献   

12.
江青给刘志坚定性:这个人在关键时刻靠不住刘志坚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这位历经战争磨难,在1955年获得中将军衔的高级指挥员,其为更多的人所知,则是因为“文革”期间那篇《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刘志坚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之职时,因分管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便与主管全国“文艺工作”的江青等人有了交往。当时江青经常往上海跑,还要做出关心主席生活的姿态。她又是个爱找茬儿的人,在一次座谈会上,她说,“毛主席在杭州的安全没有保障”。作为参加座谈会的解放军方面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1939年夏天的一个黄昏,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周恩来的右臂因坠马而受重伤。据当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李银桥披露。这件事和江青有直接关系。毛泽东曾为此严厉斥责过江青。7月10日这天,周恩来要到中央党校去作报告,先到毛泽东那里(当时住在杨家岭)请示一些问题,出来时。江青一定要送,并要和周恩来比赛骑马。可是在当年,一切为了前方,好马都送到作战部队去了,中央首长骑的都是老马或弱马,唯独江青骑的大  相似文献   

14.
一周要闻     
<正>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自2015年6月11日起施行。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党组,是我们党从国情出发创造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  相似文献   

15.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7,(12):43-47
正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指出:"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决议》没有提汪东兴的名字,但是大家都知道抓捕"四人帮"的任务是由汪东兴领导的八三四一部  相似文献   

16.
阎长贵 《党史博览》2008,(11):43-44
一 在“文革”期间,江青主要住在钓鱼台,有时也回到中南海丰泽园住几天。在丰泽园住的时候,有位名叫赵鸿安的服务人员(管理毛泽东衣服什么的),他是山东人,我们是老乡,年龄跟我差不多,待人很热情。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他告诉我,毛主席跟在江青身边工作的人员讲:“为江青服务,就是为我服务!”我听了这话,心里热乎乎的,心想:在数亿人口中,有几人能直接为毛泽东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党的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是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仲群 《党史文汇》2001,(11):34-36
第三节江青支持造反派彭勃挑战大后台 1号是解放后参军的大学生,原在中央警卫团(代号8341部队)担任文化教员.由于家庭出身和自己的表现等原因,被调到了下属农场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号参加支左,进入了八一厂.凭他的嗅觉,领会了江青对八一厂的三条结论和"重新组织阶级队伍"的意图,及时抓了厂里的所谓"反革命集团"、"8·16杀人黑会",大得江青赏识.他平步青云,抓起了北影、新影、洗印厂和八一厂四个单位的大权,以后又把中央乐团、京剧样板团、芭蕾舞团三个单位运动的领导权掌管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九大以后,我(作者曾任江青秘书,编者注)发现一个叫李云露的人经常给江青写信,告诉江青她的生活比较艰苦,江青每次看完信以后都置之不理。李云露是江青同父异母的亲姐姐,以前住在中南海,给江青做家务、带孩子,后来得罪了江青,被赶出了中  相似文献   

20.
经国务院审议批准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后,受到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欢迎,大家都在组织学习、贯彻。为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条例》的精神实质,日前我们带着大家在学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请教了参加《条例》起草工作的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同志。现将洪虎同志答本刊记者问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