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凡的工作中有着不平凡的成绩。一个人不论在哪里,只要你是一滴水,就有广博的海洋将你拥入怀中;只要你是一棵小草,就有孕育你成长的富饶土地。”这是河东区嵩山道小学校长赵育梅18年工作经历的深刻体会,也是她对同事常说的一句话。当我们走近她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为这位连任两届区人大代表、天津市科研先进个人、区级“十五”立功奖章、优秀领导干部的事迹所感动。  相似文献   

2.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3.
《战国策》上记载着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贤良的美名。一次,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后,当即告诉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根本不信,她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片刻,有一人又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着布.不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  相似文献   

4.
井,这个古老的象形文字,构架了人类存在的部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泉眼,正如每一棵草都有滋润它的一滴水珠,人们对泉眼或珍爱,或贪婪,于是,“井文化”出现。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认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是不足取的,那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就是值得提倡的么?如果有人倾向于认为这个社会的“谎言”是没有底线的,那么“什么都不信”的底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43元就能让你永远告别鼻炎,快活一生”;“20天还你一个健康的肾”;“3个疗程治好风湿、类风湿”;“抗癌产品——×××,为肿瘤患者告别病痛,重获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我院采用专利产品治疗肝炎,药物可直达肝细胞内,直接杀灭肝内的病毒……”假如你是一名久病未愈的患者,看到这些发布在国家正规新闻媒体上的医药广告,肯定会欣喜不已。可当你得知这些医药广告都是非法的,还能高兴起来吗?  相似文献   

7.
你信不信,一个小小的医用耵聍钩就毁掉了两个局长的政治前途。甚至可以把多人送进监狱。不信?但这个小小的耵聍钩在河北省成安县的的确确发生了神奇的“魔力”。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有人找你一位正在巡视果园的农民,在一棵苹果树上发现一个偷苹果的小男孩。“好小子!”他喊了起来,“你瞧着,我去叫你爸爸来。”小男孩抬头看着树上说:“爸爸,有一位先生要找你说话。”年轻的乞丐一个年轻的乞丐常在街上行乞。一天,一位贵夫人走过去对他说:“你这...  相似文献   

9.
1995年的一个下午,在首都机场,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烁的老人从意大利米兰——北京的飞机上走下弦梯,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领导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老人的手,激动地说:“祝贺你在国际肿瘤大会上的发言,你给中医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最近,笔者有幸采访了刚从海外讲学归来的著名肿瘤专家马宏发主任医师。马主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中医肿瘤著名老中医,长期担任中国肿瘤研究室主任、世界中医抗癌协会理事、中国中医协会理事。马老对我说:‘世界的真谛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世界。”走进马老…  相似文献   

10.
羽田在短信里解释说,“没有人会在日本的公车上大声说话的,不信你看看。”  相似文献   

11.
朱景敏 《今日广西》2007,(16):13-13
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妈,对不起,我没考好,让你失望。”“傻儿子,你尽了力啦,问心无愧。”“我真的很难过。”“一次失败,不等于一生失败,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差那么3分吗?明年再考!或者……”“或者我就去读高职。”“那也很好呀,我支持,我会说服你爸的。”“那我不就成了一棵草了吗?”  相似文献   

12.
有谁会相信俺是一个农民?可能基本上是没有一个人这么认为,现在农民这个称谓,不再是职业的一种,而是专业骂人术语了吧?诸如,你也太农民了,连这个都不懂!很可惜,俺就是一个农民。不信?不信俺可以让你看我的户口本,农业户口,四个大字鲜明得很。俺至今在河北昌黎的某个小村庄里,还  相似文献   

13.
王立常 《创造》2001,(1):47
“吕氏春秋”上有则故事说,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奇鬼就装成这个老人的儿子的形状,一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了,责备他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的嘛,哪一点对你不慈爱啊 ?我喝醉了,你一路上那么捉弄我,是什么道理 ?”儿子急得哭着跪在地上说:“作孽啊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昨天我到东边村子收债去了,不信可以问东村的人啊 !”他父亲相信了他的话,怀疑是奇鬼折磨他,准备“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剌杀之”。第二天,老人到市上去喝…  相似文献   

14.
军营里成长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真正标准的男子汉,应在军营里成长,不信你看世界伟人,他们大多扛过枪。”本人除了老爸给取的名字有点“世界伟人”的妄想外,其实连“真正的男子汉”也挂靠不上。但自己军营里10年的成长经历,却是终身难忘,部队给人的磨砺和锻炼,也是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同舟共进》2014,(11):64-68
鲁迅:“莲子转向,丁玲还活着” 作家书屋是个神秘的地方,不信你交到那里一份文稿,而三五日后再亲自去拿回,你就必定不认为我说谎了,  相似文献   

16.
便衣警察     
村里绝大多数人姓牛,论辈份牛二也比较高,加上他长得老相,人们大多称呼他牛二爷。牛二爷说他儿子是警察,村里人都不信,有人甚至还以嘲笑的口气问他:“你说你儿子是警察,咋从没见他穿过警服?”十二爷一听这话就气,反问:“你说不是警察,那是什么?难道他还会骗人?”因为警察吃香,社会上也确有冒充警察行骗的人。但十二爷相信儿子阿兵不是那种人。阿兵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好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品学兼优,留在了京城。参加工作五年了,也只回过两次家,都是匆匆忙忙的。阿兵说是…  相似文献   

17.
“从近年来世界对肿瘤临床和实验的研究进展看,不久的将来,对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彻底根治,必然有重大提高.”这是中国肿瘤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吴桓兴教授最近对记者说的话. 吴桓兴教授虽然年逾古稀,但是身体很好,记忆力甚强.他风趣地说,很多人“谈癌色变”,其实,大可不必.癌症是可以认识的,对它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逐年都有改进,有多种癌症已基本得到了控制.例如皮肤癌等表浅肿瘤,宫颈、胃、直肠等一些  相似文献   

18.
易靖茗 《台声》2013,(5):90-92
他对她说,“你虽不是我第一个牵于的人,不是我第一个拥抱的人,不是我第一个亲吻的人……但接下来的时光,我希望可以成为你遇到痛苦第一个想倾诉的人,遇到挫折第一个想依靠的人,成为你今后人生能够一直相伴的人,成为你心中唯一的第一的人……”这是台湾女婿古东隆给大陆新娘胡铁虹的美好承诺,之所以要说这段肺腑之言,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9.
胡劲松 《现代领导》2008,(12):42-42
肿瘤的早期诊断 癌症的“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专家们经过大量病例的观察归纳,总结出了称之为“癌的报警征兆”的7种情况。它们为:  相似文献   

20.
最信任的人     
最信任的人万学干当你第一次来到一个都市,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路线,你该怎么办7到哪儿找一个你信任的人?“你千万别问人。”有一位在报社当编辑的朋友告诉我。“不,问问人还是可以的,当作参考,但千万不要让人当向导.尤其对女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