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花以其美德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与艺术家,古往今来赏识兰花而又擅画兰花的画家可谓多矣。其中,宋末元初的大画家郑思肖(1241-1318)别具一格,他画的无根兰将儒家的人格与剧烈动荡的时代揉成一体,其坚贞的操守、张扬的个性和以兰守志的行为,成了后代许多画家效仿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曾平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55(12):F0003-F0003
俗话说,画竹一天,画兰一世。意思是说画兰草的技巧非常难以掌握,更难以画好。古往今来画兰的人寥寥可数,当今画坛专攻兰草的画家就更少了。杜少光就是这样一个知难而进,以苦为乐,专攻兰草的业余画家。杜少光供职于唐山市政府,工作之余,练字习画,小有所成。朋友同事常常以得其诗画相赠为乐事。谈起他学画的经历,他说他本来是学中文的,书画只是业余爱好,每日写写画画只为自娱自乐,无师无门,属于草根一族。谈起画兰,他饶有兴趣地说:兰草和竹子一样,寄托了人们自尊自爱、脱尘拔俗、乐观向上、高洁不染的美好情感,画兰对自己也是一种情操上的陶冶…  相似文献   

3.
廖珍妹 《台声》2023,(2):64-65
<正>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曾出版《台湾养兰技艺》一书,书里介绍“台湾是中国兰花主要产区之一,野生兰花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早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兰花种植业就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成为出口创汇的一项产业。”台湾种植兰花的技术闻名遐迩,而在福建漳州市,也有一位台湾“养兰人”。“这是红色的兰花,也叫红草;这种叶子出现不同颜色,价格更贵;这个叫科技草,是不同品种杂交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兰花叶姿优雅,花色洁白,香气飘溢,具有“王者之香”的美称。我国人民素爱兰花,台湾省以优良的地理环境盛产兰花,闻名于世界。其中兰屿以出产”二花而得名,这里的产品最为名贵,埔里镇为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兰花培育基地、各样的品种都有。兰花的产地分为两个区域带:一个区域带分布在恒春、台东、绿岛和兰屿,另一个在小兰屿。兰花的品种有一百多个,其中有蝴蝶兰、石料兰、一叶兰、金钱兰、素心兰、报岁兰、龙华兰、松叶兰、四季兰、剑兰、春兰等等佳品。而蝴蝶又为佳品中的珍品,成为世界名花,在第三届国际花卉展览会上被评为“群…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野生兰花引种栽培研究初探■姜年俊张勤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古人云:“果之橄榄、书之骚、草之兰,可称三绝。”兰花素有“花之君子”、“空谷佳人”等美誉,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兰花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花草,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畅销...  相似文献   

6.
迪庆州的维西县是有名的兰花之乡,但现在提起兰花,有的维西老百姓却说“山上的兰花已经没有城里的多了”。近几年来,维西的兰花交易者大多为城镇居民,世居山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已很难觅到过去漫山遍野的野生兰了,这种状况实在让人痛心。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兰花市场行情看涨。由于维西兰花品质较好,资源丰富,加上老百姓缺乏对兰花潜在价值的认识,大量的外地兰商涌入维西,以购买野生兰花为主,然后销往外地或经人驯养以牟暴利。由于维西兰花资源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上山采寻较为容易,少数民族群众家庭驯养兰花者极少,都是直接从山…  相似文献   

7.
李永辉 《今日民族》2001,(12):27-29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有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养兰名家———李映龙。从1995年开始,他年年携兰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兰花博览会而成为国内获奖最多的个人。他精心营造的私家兰苑———碧龙兰苑,现已成为国内首家集兰花培植、观赏、兰文化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兰文化大观园。今年9月中旬,他到北京参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书画会、中国文联办公厅、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书画报社、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中国科学技术文化城筹委会共同主办,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承办的“伟大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展暨碧龙兰苑兰文…  相似文献   

8.
交流短波     
两岸举办兰花展 华东六省一市兰花展筹委会、建德市兰花协会和台湾省兰花协会于2月24日至28日,在杭州建德市共同举办新安讧千岛湖之眷兰花展览会。有19个省地市500多名兰友到会,其中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兰友近百人。兰展设7个展馆,1000余盆各种兰花精品参展。  相似文献   

9.
本刊点评     
<正>2017/10/24—2017/11/1 1 10月24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5年匿名捐赠30万元的"兰小草"去世,其真实身份系温州一名乡村医生。所捐善款已用于助学、助医、助困。本刊点评:扼腕叹息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兰小草"人如其名,让人们想起那首老歌—《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他既是小草又是兰花,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斯人已去,其志弥坚。  相似文献   

10.
陈忱生于1966年,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这场革命的一个内容是摧毁一切封、资、修的东西,传统中国文化被归入封建主义,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绘画连同那些活着和死去的画家都被当作封建残余遭到革命。而这一年出生的陈忱,却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记录者和挖掘者。他记录的重点是画家和中国的绘画艺术,包括三部分:一是美术史上具有开宗立派地位的已故名家,比如以画虾著称的齐白石,以画马著称的徐悲鸿等;二是当代久负盛名的书画名家;三是当今最具实力的画坛后起之秀。这好像是一种轮回,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兰溪“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江两岸盛植兰花,兰香盈盈,遍地滴翠。山水、人文处处透兰香,时时溢清芬。兰溪曾留下“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兰溪人有一种爱兰、养兰、种兰的“兰荫情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闺阁画家"与"妓女画家"这两个绘画群体来透析明清时期的女性绘画史.主要从题材表现上论述了闺阁与妓女画家的不同,指出妓女画家多寄兴于兰、竹,而闺阁画家则在较广泛的题材领域从事创作.进而,又论述了她们在绘画旨趣上的差异,认为闺阁画家是以画自娱的,而妓女画家则以画遣怀;这样的旨趣又影响到她们的画风,一个是工致的,一个是偏于写意的.最后指出了闺阁与妓女绘画的共性:它们既未能在绘画题材上有所开拓,又在表现技法上追逐于男性绘画,而这其实是古代女性对于男性依从关系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著名的抽象画家康德斯基,曾经有一段时期因画不出理想的画作而十分苦恼。他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画出佳作的能力.一度自暴自弃,甚至想过要放弃继续作画。  相似文献   

14.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15.
去年初,福建漳州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从会上传来消息说,台商刘景荣先生的“墨兰水晶”获得国兰一等奖,“白花红心卡特兰”获得洋兰一等奖。这次获得一等奖的兰花一共只有4盆,而刘先生一人就占了一半。这消息让人叹服他“玩”兰的功夫,更让人对这位养兰人产生好奇心,于是我们走访了他的兰花培养场。车子开到厦门杏林区东孚镇洪塘村地界,拐到旁边一条蜿蜒的土路上,没几分钟就停在了景堂兰花培养场内。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如果不是有人指路,很难寻找到这幽深所在。眼前是10亩左右的大棚,大棚下盆盆碧叶修长的兰花齐…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画坛,活跃着一位以画牡丹而闻名海内外的女画家。她笔下的中国画牡丹图别具特色,自成一派,充满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她精心创作的“牡丹图”无偿捐赠给了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等,享誉海内外;她以笔下饱蘸心血...  相似文献   

17.
到西藏,意味着一次非凡的出行。这也是眼下的一种时尚。 很多年前,我遇到一个熟识的画家。闲下来聊聊,他激动地告诉我,西藏让他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觉得以前的画都是没有意思的,风情的,甜腻的。从西藏回来,他决定抛弃从前的画风,不再画版纳啊,大理啊,丛林啊,女子啊这一类“没劲”的东西。画家的画确实让我刮目相看,因为那些画充满了西藏美丽简单的线条,充满了荒凉的地平线的空阔,枯死的野牛头,写满经文的玛尼石;苍凉的经幡在画幅里飘动的样子让我敬畏,而匍匐长叩的信仰者让我感到灵魂的惊动。画家让我听一组国外来的音乐,…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绘画史,文人画历经唐、宋、元而追至明清,蔚为大观,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峰。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的艺术精神,因为只有品德才学极高的文人才能成为优秀的画家,中国画蕴涵着文人的全部气质。画家画到最后是在画思想、画学识、画修养、画人生。  相似文献   

19.
大象无形     
两画家比画。一日,一画家邀请另一画家上家里看画。拉开画帘,画的鲜花活灵活现突显出来,画室瞬间觉得春意盎然,引来窗外蜜蜂采蜜。可见画家手法之高明,足以乱真,连蜜蜂也给瞒了。隔日,另一画家邀请画鲜花的画家来家赏画。画家把客人带到画帘前,客人略有不屑地用手去掀画帘,想看对手究竟画的是什么。手一碰画帘,立即面露惭愧相,说我输了。原来画的就是画帘。你能把蜜蜂给瞒过,我能把你画家都给瞒了,真是一个比一个高。  相似文献   

20.
本色春华     
好画家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画家,画前先要思索,强调画面的布局、章法,通过思考落在纸上。还有一种画家是感性的,看到的物体以形象来思索,引发情感顺手画出来了,画面清新灵动。作为画家,杨春华无疑属于后者,按照艺术评论家李小山的讲法,就是“手比脑走在前面”的那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