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格决定命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在于刘兰芝刚强的性格.这种刚性广泛地体现于刘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与刚性紧密相连的是自尊,二者结合,便有了"自专由"的举动.这种性格、行为,即是造成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安娜作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她的悲剧如果只是单纯的当时社会制度使然,作者思想所致,那么,她的形象绝不会如此的魅力四射,耐人寻味.所以,从安娜的本身来追寻悲剧的根源,也许会更有超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安娜作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她的悲剧如果只是单纯的当时社会制度使然,作者思想所致,那么,她的形象绝不会如此的魅力四射,耐人寻味.所以,从安娜的本身来追寻悲剧的根源,也许会更有超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人生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剧的阴云,她与人通奸、谋杀亲夫,想要争取生活的幸福.潘金莲的悲剧人生有种种因素和社会推动力.我们对潘金莲口诛笔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封建礼教对女性权力的扼杀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后期,女性的性别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关注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演绎女性悲剧宿命轮回,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颠覆男权中心文化成为铁凝这一时期创作的焦点.这些在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试论史湘云性格及其婚姻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人物画廊中,史湘云的性格是多层面的。她既有才思敏捷、豪放不羁,佯狂傲世的一面,又有疏于思考、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一面。她表面上口无遮拦、风风火火、糊涂处世,但她也有守口如瓶、敏感多心、洞明世情的时候,正是这样的多重性格导致了她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7.
永恒的困境--论张爱玲小说中伦理悲剧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悲剧是指个人与普遍法则规范相冲突所导致的苦难、不幸甚至毁灭,它在张爱玲小说中有一定的反映.张爱玲通过她笔下的伦理悲剧,展示了个体生命的超越性本质以及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悲哀,人性的不可理喻,从而使其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历史层面而进入到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8.
悲剧在审美对象中有其重要的地位。苗族爱情悲剧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是作为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才经常成为审美对象而引起人们审美愉快的。在苗族的爱情悲剧中,美的东西总是与丑的东西在比较中存在,于斗争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历史就是悲剧相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不仅外国人开始注目中国的悲剧,中国学者也尝试引进西方观点用以研究中国的悲剧。王国维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他的悲剧理论开拓了中国近代悲剧美学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60年代以来,在文坛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收藏家》是他的成名作,作家用两个人的口吻讲述了一部悲剧性的故事。小说中的米兰达就是个悲剧的人物形象,她在一次出于好心去帮助人的时候,丧失了自由以至生命。本文分析《收藏家》中米兰达悲剧的根源,进而揭示女性生存环境之恶劣和阶级社会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刘鑫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9):211-212,218
时代背景和战争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悲剧与西方悲剧各自不同的生成背景、思想倾向、艺术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为"悲剧"找到一种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的悲剧构成表现为三个有机联系的层面 ,即命运悲剧、时代悲剧和道德悲剧。其中命运悲剧是最基本的方面 ,它直接促成了时代的和道德的悲剧。这三重悲剧构织了作品中浓重而惨烈的悲剧氛围 ,给人以悲怆沉仄、抑郁苍凉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4.
悲剧历来被视为艺术的高级形式甚至是顶峰形态,古希腊悲剧艺术也因其完美性和典范性而成为一个重大的美学课题.《俄狄浦斯王》被称作"十全十美的悲剧",古往今来皆是人们争相模仿的审美对象.该剧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悲剧的本质及彰显本质的相应形态,其本质主要体现为美的客观性、美的社会性和美的形象性,其形态具体呈现为人与自然之融合的自然美、人与生活之和谐的社会美及人性和艺术之统一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从阿瑟·密勒的悲剧观角度,来探析小说《收藏家》中男主人公克莱格的悲剧根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家庭的不幸和社会的等级差别是造成克莱格悲剧的外部根源,而其性格缺陷和男权思想,则成为其悲剧的内部根源。  相似文献   

16.
曹禺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对这些形象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无论她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努力,其命运最终都走向了悲剧.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集中反映了曹禺的以同情妇女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些女性形象也说明: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只能靠自己的独立,否则就会丧失自我,而走向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后期,女性的性别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关注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演绎女性悲剧宿命轮回,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颠覆男权中心文化成为铁凝这一时期创作的焦点。这些在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诗剧《浮士德》描述了悲剧人物浮士德不平凡的坎坷一生。不朽的浮士德既是作者歌德的艺术写照,同时它跨越时空界限成为整个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原型和象征,还折射出当时的张扬自由和个体意识的时代精神。通过对浮士德这个充满悲剧冲突的原型在生活实践和追求历程中人格和心理的分析,来探寻积淀在人类灵魂深处的终极旨归。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对女性生存状况和价值取向有着特殊的关注和感悟.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往往以悲剧结局,但面对不公的命运,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女性形象不甘沉沦、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使小说获得了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效果,不仅凸现了小说主题的深刻思想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潜在的悲剧意识,启示人们更多地关注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杰出剧作家亚瑟米勒的代表作,是一出典型的现代悲剧,它粉碎了美国社会的"人人可以成功"的神话,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普通美国人梦想的破灭,走头无路,走上自杀之路的悲剧故事。作者用完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和美国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也渴望发财,成功,飞黄腾达,而剧中的人物悲剧的结局,也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