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效果的好坏,执行案件结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生效的裁判文书能否得到执行,而且关系到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法制轨道正常运行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司法宣传工作情况面临新的突破和转型,各级法院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作为主动对外宣传窗口,如何以此为契机,利用好这个窗口和平台,主动发出法院的声音,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当前最迫切的一项工作。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官微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价值体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基层法院官方微博建设初期的成效,列举了在建设和维护进程中的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不足,从几方面分析了影响官微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要正确认识法院官微、建立运行管理规范、规范信息采编和发布、打造专业维护团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6,(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无疑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采取的方向。建设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是人民法院适应信息化时代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新期待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北辰区人民法院围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通过全面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实现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的公开透明,使三大平台  相似文献   

4.
司法裁判执行难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司法裁判执行难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法官权威的缺失,程序正义被忽视,既判力的弱化,执行权的失控。破解司法裁判执行难,需增强社会和公众的法律信仰,确立司法裁判活动的道德性,确保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确立司法裁判的终局性。  相似文献   

5.
屈辰 《瞭望》2016,(36):20-21
“现在找份裁判文书,可比我上学时候容易多了?”在8月30日下午召开的裁判文书公开二r: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感慨,几十年前,自己曾为查询裁判文书犯过难。如今实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不仅直接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还能倒逼法官全面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甚至检察官能透过有问题的裁判文书,找出徇私枉法的法官。”  相似文献   

6.
《廉政文化研究》2010,(2):94-95
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报道庭审的规则: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其他案件都应该公开审理。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求各级法院认真对待媒体反映的审判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媒体反映的法院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调查、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法院系统着力推进司法公开改革。然而,这轮改革所诉诸的策略与措施仍未摆脱传统司法公开的窠臼——在范围上仅限于审判公开;在理念上忽视激发公众的认知热情;在方式上过度依赖法院自身力量。针对上述缺陷与弊端,我国法院应当开始逐步推行司法公开改革的模式转型。英美法系各国方兴未艾的新型司法公开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法院司法政务管理工作与审判工作相比,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这就决定了司法政务工作必须遵循司法及行政管理学的规律.在政务管理活动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审判工作当好帮手、参谋.以服务职能定位的法院司法政务部门必须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提升司法为民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司法公开进入纵深阶段后遇到了一些困境,一些地方存在"拉抽屉,开一半留一半"的倾向。困境一:形式化。《2015年法治蓝皮书》指出,虽然有些司法部门在新媒体平台上四面开花,主动尝试着司法公开新途径。但在现有的法院微博、法院博客和法院微信中,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一些司法机关工作者告诉记者,考虑到不少案  相似文献   

10.
韩红俊 《理论探索》2004,(4):103-104
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能确保司法公正 ,树立司法权威 ,达到WTO协议的要求。我国的民事裁判文书虽然在形式公开方面有一定的改进 ,但在实质公开方面如判决理由的阐述、适用法律的分析以及判决结果的公开等方面 ,都需要逐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杨金志  兰天鸣 《瞭望》2020,(4):48-49
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对相似的案件做出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这一类案不类判的难题,怎么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探索的类案裁判方法总结工作机制,或将是一把密钥.类案裁判方法是司法领域的“临床学”,可以帮助法官在短时间内形成审理思路,掌握审理要点和明确审理难点,提升驾驭庭审、查清事实和正确裁判的能力,提升办案效率,传承优秀审判经验.  相似文献   

12.
《行政与法制》2003,(1):29-29
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阶段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将构成徇私枉法罪和枉法裁判罪。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发桂 《行政论坛》2009,16(2):49-52
网络环境下公民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对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公民通过网络形式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表现为:司法机关对网民的诉求缺乏有效的网络回应平台、公民无序化及非理性的参与、缺乏制度和程序保障的参与、忽视对司法程序关注的参与,将严重影响法院审判的独立自主性及造成司法裁判在吸纳民意时面临巨大困境.要解决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就必须强化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网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通过规范网民的参与形式、规范网络民意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加强司法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公民与司法机关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司法行政权的界说及其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行政权是以管理司法行政事务为主、兼容部分司法权性质的行政权,具有复合性、相对独立性、广泛性、服务性等特点。我国司法行政权的合理配置要着力强化审判权的权威,调整完善检察权;统一规范司法裁判的执行权;完善司法行政制度;并逐步实现司法行政与审判、检察等司法业务的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宪法实施采用广义的宪法实施内涵,有利于将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规范贯彻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是宪法实施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对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能够获得宪法实施的直观印象。借助于新兴的大数据技术,检索含有宪法援引内容的裁判文书,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形成关于宪法援引案件的系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运用宪法学原理对宪法援引进行解析,以主体为宪法援引的区分标准,将其分解为当事人宪法援引与法院宪法援引两种不同类型,便于深入考察司法实践中宪法援引的具体方式和实际效果,进一步印证宪法援引在推进宪法全面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承继以往,最高人民法院又推出第四轮法院改革纲要——《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2014—2018)(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涉及"司法管辖制度""审判中心的诉讼制度""法院内部职权配置""审判权力运行及保障机制""阳光司法机制""司法队伍建设"等重要内容。作为其中的基本范畴,《纲要》针对审判权独立运行设定了一系列改革坐标,颇具现代司法色彩,若能及早实现愿景,对中国司法的现代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对执行权性质的不同认识导致了执行权的归属、行使的混乱状况,严重影响了法制建设.执行权究其本质来说是行政权,应当由行政机关行使,因而应当将执行权从法院之中剥离出来,成立由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民事执行局,行使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法院判决、仲裁裁决和公证文书的执行职能,这样就现成了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集中执行法院刑事、民事判决和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的分权格局.  相似文献   

18.
张凤翔 《学理论》2008,(13):44-47
近年来,哈尔滨市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坚持“从严、求高、抓实”的治院方针,牢牢抓住审判、队伍建设这条主线,从完善制度和健全工作机制入手,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司法干警,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工作管理水平,重新塑造了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开创了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6,(9)
正在"互联网+"时代下,红桥区法院推出微博、微信、网站"两微一站"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让法院唱出了好声音,传出了正能量,也让百姓有了司法为民的切实感受。一是网上司法拍卖,拓展服务范围。利用淘宝网的平台优势,把  相似文献   

20.
易承志 《理论探索》2012,(5):120-124
优化审判管理是提升法院司法工作能力、法院法治推进能力和法院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当前法院审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判管理权力的行政化,审判管理模式的程式化,审判管理组织的分散化,审判管理流程的模糊化和审判管理方式的陈旧化等。优化法院审判管理,应重塑审判管理组织,完善审判绩效考评机制,再造审判管理流程,创新审判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