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如何是当代国际法理论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基本构成内核入手进行分析,认为个人享有了国际法上的权利,也承担了一定程度上的义务,提出了应当承认个人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实践上分析了个人在不同国际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对某些学者所持的个人国际法主体否定论进行反思,阐述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性,认为在一定国际领域中个人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有关个人国际法地位的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国际人权法的角度对构成国际法主体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个人通过国际人权公约享有国际上权利,承担国际法的义务和责任。并根据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拥有一定国际求偿能力,因此应该承认个人在国际法上具备了有限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二战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的发展表明:个人是有限的、部分的国际法主体。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主要体现在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领域。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关系 ,在地区性司法实践中开始直按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 ,从理论发展和客观实践而言 ,跨国公司已具备了国际法主体地位。跨国公司与以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法主体在具体权利义务上的差异不能否定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只能说明不同的国际法主体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前提下 ,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论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国际法主体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国际法理论 ,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现代国际法理论则认为 ,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只能是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长期以来 ,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一直被排除在国际法主体范围之外。但实践中 ,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特别是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已逐渐发展到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以国际法主体地位 ,这就对国际法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有关国际法地位的规定 ,应当被视为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菲德罗斯认为国际法现在本质上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但将发展为“人类的法律”,这表明了国际法从主权定向转为人权定向的观点.人权的兴起对国际法产生深远影响,带来了人权国际法分支、对一切的义务观和国际刑庭等新的变化,也在不使用武力、保护的责任、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等方面产生了与主权的博弈.主权导向的国际法仍将具有强大的力量,而人权定向则根植于现实的需求并将成为国际法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看,主权和人权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类的法律”是对“国家之间的法律”的发展和超越而非否定.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国际法到现代国际法,国际法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国家发展到国际组织、争取解放的民族、个人这样一个过程。在分析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对当代国际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这对于我们加深国际法的认识,提供了一条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非洲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当代国际法体系和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参与形式上看,非洲参与当代国际法体系主要是以区域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形式进行;从整体现状上判断,非洲目前势力仍然弱小,在国际法体系的建设中仍然不是主导者和推动者,而是近似一种政策参与者和国际秩序回归者的角色。同时,非洲在未来参与国际法体系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在理论界有着很大的争议,它不仅是学习国际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国际法学科中的根本性问题。两者间关系直接影响到国际法的性质、地位,渊源与效力根据等基本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对于国家是否能正确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