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生产方式的转型,更需要"人"的参与和"人"的变革。生态问题源自于"人",也必将求解于"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出发,通过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人格的生态化和人的需要的生态化转型,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变革,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同时对马克思"人本"思想,以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满足人;解放人、发展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作为切入点来审视和考察"现实的人",而不再是从"抽象的人"或"理性的人"出发解读"人的本质",这就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变革。生产力、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两个基本而独特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基本的层面和形式上对"现实的人",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无产阶级的现实处境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进而深刻地揭示"人的解放"的根本动力、社会条件、未来状态等等,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人的解放"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6)
马克思的"现实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现实人"在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这些现实的关系决定了"现实人"是多维立体的总体存在,是自然维度、自由维度、社会维度、劳动维度和历史维度的辩证统一。多维统一的人才是"现实人",多维统一确证人的现实存在;"现实人"必定是多维统一的,人通过多维统一表现自身的现实存在。说人是现实的,是说人是有条件的,是相对存在,多维统一是"现实人"的存在条件。"现实人"是多维总体,是不可分割的,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对人的逻辑分析代替人的现实存在。正确解读马克思"现实人",必须划清与各种形式的抽象人性论的哲学界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入分析了人的发展问题。在马克思的视域内,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实践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解读人的发展问题要由"现实的人"着手。本文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着眼点,解读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5,(12)
马克思扬弃了旧哲学人的本质观,科学阐述了"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人学思想从超越抽象的人本主义转向到实践唯物主义;从"类本质"到"现实的人",再到"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向,马克思不仅从哲学上关注和回答了人的现实问题,而且在人学思想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对我们消解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原子化"趋势,确立"类意识"的价值吁求,促进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类生活"是马克思既区别于黑格尔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理念,在马克思看来,真实的人固然是现实的、个体的、自然的人,然而,如果人离开了所生活的"类",离开了社会,人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种孤立的从而也必然是抽象的存在。马克思的"类生活"虽然具有费尔巴哈的话语色彩,但却超越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所承认的"类"存在物只是针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即自然的人本身,而没有真正触及到社会中的人即人的"类生活"。因此,我们说马克思的"类生活"之所以高于费尔巴哈,就在于马克思已经看到人的真正本质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六个观点,只有依据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才能得到合乎逻辑的阐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是马克思从人本身理解人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一原则能够得出包括"类特性"与"需要本性"的人的双重生命一般属性;在现实性上,能够通过包括人的共同体、人的社会联系在内的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把握个人的具体本质。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中"人"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志高 《理论学刊》2005,4(1):26-29
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有的干部群众包括理论工作者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牵涉到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人"具有丰富的内涵,认为"人"是自然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政治人"、"经济人"和"文化人"的统一体,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统一.其中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并且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哲学界"人学"研究异常火热,透视希腊哲学视野中的"人",挖掘和寻找西方哲学史中早期哲学家对于"人"的定义、属性和特点的相关观点及其思想渊源,是"人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为已成为显学的"人学"研究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背景性研究材料。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要求,以"人的发现—人的幸福—人的消解"为思想脉络,梳理和总结希腊哲学时期众多哲学家关于"人"的观点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  相似文献   

13.
正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关键在人,首要靠才。近年来,寿光市始终秉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省"泰山学者"6人,"鸢都学者"和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人,与企业合作的"两院"院士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抓好县域人才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县级处在招才引智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是"人的尊严"的坚定倡导者与捍卫者。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的毕生价值追求,马克思始终主张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扬弃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矛盾的状况,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性化即"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其为人"。马克思主义是维护"人的尊严"的重要"思想资源"与"理论遗产",激活这一"思想资源"和继承并合理使用这一"理论遗产"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通过对传统抽象人学的批判,与"抽象的人"的教育理念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教育思想立足"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旨在通过无产阶级教育活动将"人"从资产阶级统治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马克思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新时代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价值取向,坚持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宗教、政治和市民社会的直接批判,隐喻了"现实的人"的信仰被宗教、法哲学和金钱所异化的状态,并由此将"现实的人"的信仰异化归结为三种形式,即宗教形式、金钱形式和法哲学形式。然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现实的人"的价值取向背离于"人的现实"而造成的信仰异化。一方面表现为"外在性的压迫"造成人对现实的无奈;另一方面表现为"内在性的束缚"造成人的心灵的空寂,这种心灵的空寂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贬谪。最后,信仰主体——"现实的人"的祛魅,要在批判中超越人的自我意识的贬抑。  相似文献   

17.
正3月上旬,佳木斯市委组织部从全省"双百"示范工程和全市"521"示范工程示范点的基层党组织中,优选村党组织书记30人、社区党组织书记25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25人,县(市)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市直有关党工委领导12人,共92人,采取市委党校课堂教学、苏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力量     
正读书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态度。有人在阅读中超越自我,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思考改变。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贡献之一,就在于"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既紧密联系又相对区分。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政治解放"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首要问题是享有公民权和人权;人的解放的任务则是使人从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物化、物役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的类本质,进而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把人变成孤立的且相互敌对的利己主义个人,消解"人对物的依赖",从"我"走向"我们"。  相似文献   

20.
营造和谐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谐"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所关注."和谐"的本义,拆开来看,"和"即和睦、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之意;"谐"即相合,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